2019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89761589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 含答案 )转眼间, 开学已经两个月了, 还有几天就要期中考试了。这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次大型考试。一提到期中考试,不少同学十分紧张, 看看书本, 学了不少知识, 但所剩时间不多。下文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供大家练习。一、积累运用 ( 共 20 分)( 一 ) 积累 ( 共 8 分 )1. 把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写在指定方格内。 (2 分)雾气缓缓消散,好像被吸进了地里。梨树、枣树从迷茫中渐然清x i (儿 露生肥硕()的绿梨和青枣,好像是雾让树 ydn(A)育了梨枣。村里没有一瓦一砖,房子和道路全用石 条石板造就。青石瓦片在雨后如砚台般细腻,含蕴花纹

2、。一棵榔树直立云xi ao(儿树龄超越千载(八大人也无法合抱。 ? ( 鲍尔吉夜宿太行 )汉字 ?注音2. 默写。 (6 分)我寄愁心与明月, ? 。其间千二百里, ? ,不以疾也。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还有各种花的香, ?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 ,好像日本看护妇。“因材施教” “温故知新”,孔子的这些教育思想至今都在启示着后人,请再写出两句 ( 连续的 ) 表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句子:?得分?评卷人?( 二 ) 名著阅读 ( 共 2 分)3. 选出对名著男生贾里全传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 (2分)?【? 】A. 班委会决定选派头脑发达的陈应达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智力大奖赛, 而他却以正

3、专攻英语没有时间为由拒绝了, 最终,还是贾里请教外语的祁老师打电话说服他参加了比赛。B. 校学生会主席选举,鲁艳青最终未能当选,原因是:初一年级某班虽投了她的票,却在“选举理由”一栏里,写着:因为她弟弟请我们吃巧克力。C. 鲁智胜和贾里为了听左戈拉演唱会,提前混票进场被发现,他俩提出愿意用为戏院打扫厕所的方式来换取经理同意他们观看演出。D. 体育节拔河比赛,贾里的同学们为了战胜邱士力所在的 (2)班,纷纷在身上藏铁饼铁块来增加重量,却因鲁智胜露出的铁尾巴而被人看出破绽,从而取消了他们成绩。得分?评卷人?(三)运用 (共 10分)4. 简述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教育现象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分)5

4、. 下面是某同学的作文片断,请按要求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4 分)(1) 换用号: ? (2) 增补号: ? (3) 删除号: ? (4)调位号:梧桐树是很壮观的。它们肩并肩,根须相触在地下 ! 它们面对面,枝丫在空中相握。长到 2 米多高,梧桐被剪去正枝,其余枝桠充满着激情,向四方尽情地成长,在宽敞的街道上心不在焉地形成一道拱形的凉蓬。烈日下,那是一把巨大无比的巨伞,把灸热挡在上空,把浓阴洒在路面,只有星星点点的光斑随风羞羞涩涩地摇摆。这种树被法国人带入中国,又因叶子与中国梧桐相似,所以被称作“法国梧桐”。要求:删除与语段中心意思不一致的一个句子。另选三至四处毛病加以修改。6.

5、近来, 学校体育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 根据以下几则材料,请你谈谈造成“取消长跑风”这种现象的原因。 (3 分)材料一:依照深圳市学生体育联合会下发的竞赛规程通知,今年深圳市、区两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均取消了长跑项目。 2019 年 11 月,武汉、西安、南京等多所高校运动会中取消了女子3000 米和男子 5000 米项目。材料二: 2019 年 11 月 18 日,在广州马拉松10 公里跑比赛中, 21 岁的体育爱好者大三学生陈杰在奋力冲过终点线后晕倒,送医不治身亡。 2019 年 11 月 27 日,上海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内,一名大三男生在跑完 1000 米体质测试后突然晕倒,经急救无效,不幸

6、离世。二、阅读理解 ( 共 40 分)(一)阅读宇宙里有些什么选段,完成 710题。(共13分)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穷无尽的宇宙。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

7、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它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的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大( 太阳的密度是水的的一点四倍) ,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摄氏度。恒星有各种各样的,但是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从这颗星星到那颗星星的距离,每秒钟能飞十六点七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可是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里,这些恒星不过像大海里的水滴,也许还要小。还有难于计算的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星云,浮游在星星和星星之间,浮游在宇宙空间里,阻碍星光的通过。这些星云有的厚到几万亿

8、公里,本身并不发光,如果在附近有恒星,它就反射出光亮,叫做亮星云。否则它就是黑暗的,叫做暗星云。( 节选自郑文光宇宙里有些什么 ,有删改 )7. 用简要的语言概述选文的主要内容。 (3 分)8. 为了将恒星介绍清楚,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结合选文内容,举一例说明。 (4 分)9. 下列加点的词语删除后对句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2分)?【? 】A.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B. 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C. 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D. 尽管恒星都很大,差不多每一颗都能装下几百万个地球。10 .下列材料中巴金先生所谈到的“繁星”,即

9、选文至段中介绍的“恒星”,同样是写恒星,但两文在写作特色与写作目的上均有所不同,说说你的理解。 (4 分 )我躺在舱面上,仰望深蓝色的天空。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 选自巴金繁星 ,有删改)(二)阅读杨一枫的转过几棵树,完成1114题。(共14分)下雨了,雨细而密,在风中斜织着,我撑着伞走了由去。沿路往东百米,有一苗圃,苗圃周围是铁丝网圈着的,还密种着一排树,

10、让人看不清里面的景致。在它的西北角有一个缺口,我便从这个“缝隙”钻了进去。转过几棵树,眼前豁然开朗起来,中间是一条小路,右手是连绵向前的一片松林,左手便是各种绿植的低矮幼苗了,每一种树苗都是一小片,而每一小片互相都紧挨着,而每一种又有着不同的颜色,就这样, 【甲】放眼望去,一层叠着一层,就在这雨丝里漫了开去,我心中的静意也随着这叠递不穷的各种颜色漫了开去。【乙】工业时代的五彩斑斓,电子时代的光怪陆离,丰富的内容似乎让我们的生活既方便又充实,可人们总是能找到不同的机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绿色的渴望,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回归”的憧憬。回归?我们将归向哪里?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刀耕火种,战天斗地,

11、他们凭着双 手和生命在大自然的天地里争得一席之地,在他们的眼里,狼虫虎豹、悬崖峭壁、风霜雨雪等,都曾给人类带来过无穷的苦难和恐惧。我想,在他们眼里,大自然的美妙恐怕少于大自然的威严生产力发展了,人类进步了。人们开始耕种,圈养家畜开始建立城镇,书写文明 ; 开始骑马远游,张帆出海,甚至直飞蓝天;开始开拓眼界,关注内心和思想,而对于个体,随着生活的逐步富足,其它的困惑、不如意 等比生存更为复杂的东西便挤到生活中来。复杂的社会关系便把人们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把人们互相防备的思想变得更加复杂,于是便有了社会生活给人的压力,于是便有了“归隐文化”。是啊,谁不喜欢空山月明、微雨黄昏,谁不愿踏雪寻梅、 横舟

12、独钓不用说陶渊明,也不用说倡导简单生活的梭罗 和爱默生,就是此时的我,在这微雨中,走在这酷似乡间的小路上,两旁的松林和“旱地芦苇”,竟能让我的心如此宁静,宁静到喜不自胜其实真正的归隐是有相当多的麻烦的,那不方便的生活,“遥远的卫生间”,成群的蚊子且不用说,就说我们在城市里最恐惧的孤独感在那深山老林里也会变本加厉。由于城市压力而产生的向往田园生活的美感,在真正长期消磨在田间地头的时候也会变得了无踪影。在我而言,一个普通人是没有也无须拿出那么大的勇气来远离人世,去成就绝对的归隐,而心灵深处保有一块“归隐的田园”用来感受偶然得来的宁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我脚下的这条土路,走起来韵味十足:时不时地

13、从路边蹿出的野兔,在眼前一闪,倏忽不见; 这里听不见人声、车声,只有雨点打在松枝上、伞上的妙声; 远处一层层的红黄绿在雨里静滞着,让我想象由阳光下、大雪中这田野的妙影( 摘自人民日报 )11 . 下列是对选文的内容和写作特色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 选文借在宁静的苗圃观览来表达作者对生活中困惑的追问与思考。B. 作者在城市的喧闹中游览苗圃,被其自然、宁静所吸引,表达了归隐的强烈愿望。C.第段末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困惑,更引生对自然的深入思考,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D. 第段表现作者思索有了答案之后的愉悦心情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照应了开头。12.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划线的甲乙

14、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4 分 )【甲】【乙】13. 请谈谈对第段中划线句句义的理解。 (3 分 )14. 联系全文, 简析文题“转过几棵树”的丰富内涵。 (4 分 ) 得分?评卷人?(三)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518题。(共13 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 (1)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2)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 狼选段)1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或短语。 (4 分)缀行甚远? (? )? 并驱如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