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89760826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4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7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7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7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7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30种)1、山海经全译推荐版本:袁珂(19162001)译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年10 月版山海经,顾名思义是以山为经、以海为纬来记述上古社会 的一部古籍。“山海”囊括了名山棋布的海内华夏和四海之外的广 大世界,而“经”意为经历、经过,换言之,山海经是上古先民对自己经行世界的一次记录。它并非作于一人一时,而是经由漫 长的时间不断增益成书。今本山海经共 18卷,3万余字,大致 可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书中除了有俯拾皆是的神话 传说外,还涉及地理、天文、历史、气象、动物、植物、矿藏、医药、宗教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上古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所荐当代中国神话

2、学大师袁珂译注的山海经全译,征引详博,注重作品本身的内证和文物出土的学术成果,并有全 文的白话翻译,既富有学术性和资料性,又浅显易读。名家推介:其所举人物,实多有其人,其所载事迹,亦间与经传相合。何也?盖此书多载神话,而其所谓神话者, 实多以事实为据,非由虚构也。吕思勉读山海经偶记它特别有意思,你详细分析每一个字的时候,中国人的文化思维都在山海经里,中国对外部世界 形成的观念是怎么来的?其实是从山海经里来的。贾平凹2、荀子集解(战国)荀子(约前313前238)荀集解推荐版本:(清)王先谦(18421917)撰,沈啸寰、王星贤整理, 中华书局2012年3月版荀子,名况,又称荀卿或孙卿,思想家、教

3、育家,战国后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据史记荀卿列传记载,荀子晚年“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他的著作后经西汉刘向的整理,定为32篇,即荀子。全书体制宏伟、结构绵密,内容 涉及哲学、政治、道德等各方面。在天人观上,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应“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在人性论与认识论上,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性恶论,以及“形具而神生”的形神观等;在政治思想上, 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 治、法治相结合。该书在写作上擅于运用对偶、排比、比喻之手法,读来雄健有力、具有音 律之美,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的成熟与定型。所荐荀子集

4、解出自晚清学者王先谦之手, 他汇采众说、列举清晰,间或发挥己见、作出论断,读之可同时了解两千年来“荀学”的发 展脉络。名家推介:荀子与孟子同时,其才俱美,其文更雄杰,其用之更通达而不迂。(明)归有光藏书卷三二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3、黄帝内经推荐版本:姚春鹏译注,中华书局 2010年6月版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成 书时间约在春秋战国至两汉之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今本内经并非出自一人手笔,而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众 多医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该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体系的基 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

5、则和学术思想,其兼具科学性与实 践性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医家之宗” 同时,内经还是一部古代百科全书,它“上极天文,下穷地理, 中奚人事”,内容繁复,其中有相当多的篇幅深刻地阐发了当时哲学 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所荐姚春鹏译注本,参采众本,核校原文,并将内经置于中国文 化的大背景中,注释时多引证诸子之言,兼有译文和题解,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名家推介:素问一书词古义精,理微事著,得天和于未病,续人命于既危,彝伦益敦,王化兹盛,实医 家之宗祖,犹吾儒之有五经也。故曰:医人不读素问,犹士人不治本经,其以是欤。(明)周木素问纠略序中国古代医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 内经,它的贡献不仅在于

6、提供了治疗的方法,还在于建立了具有素朴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观点的医学理论,这种理论保证了中国古代医学从世界观上和唯心主义的巫术、迷 信截然分开。任继愈从内经看中医的理论基础4、礼记译注(汉)戴圣(生卒年不详)编推荐版本:杨天宇(19432011)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年 11月版戴圣,西汉经学家,世称小戴。据传,孔子曾以“六艺”一一 诗、书、礼、乐、易、春秋教授学生,后被奉为“六经”,其中的礼 经即仪礼。其后的礼学家对仪礼进行了不同的解释、发挥 和阐述,兼有自撰礼文、礼说等,皆谓之记。戴圣的叔叔戴德抄辑记文85篇,谓之大戴礼记。戴圣抄辑49篇,谓之小戴 礼记,即今本礼记。该书内容庞杂、体

7、例不一,主要记载了自古以来的礼乐理论和礼仪制度,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 宣扬了儒家的礼治主义。 该书自汉代已被列入 “五经”,南宋朱熹又把其中的 大学中庸 两篇单列出来,与论语孟子并列而为“四书”,足见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价值。书中有诸多关于学习、教育、生活、修养身心和为人处世的道理,精辟深刻,对今人仍有教 益。名家推介:夫礼者,经天纬地,本之则大一之初;原始要终,体之乃人情之欲。(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欲知儒家根本思想及其蜕变之迹,则除论语孟子荀子外,最要者实为两礼记。而礼记方面较多,故足供研究资料者亦较广。梁启超(宋)叶适5、三国志(晋)陈寿(233297)

8、图推荐版本:(南朝宋)裴松之(372451)注,中华书局2011年1 月版三国志l陈寿,字承祚,魏晋时期史学家。他所著三国志是一部记述上起魏文帝黄初元年(220),下讫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 蜀、吴三国鼎立时期60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是“二十四史”中较 a特殊的一部。其书名为“志”,实并无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亦无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三国志尊魏 为正统,但三国各自成书, 含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 20卷,共65卷。魏书有本纪、列传,蜀书吴书则只有列传。该书行文简洁、取 材精审,虽在涉及汉魏关系、魏晋易代等敏感问题以及当权人物曹操、司马懿时,有曲笔与

9、回护之处,但除此之外的部分仍属真实可信,不失为一部高水平的历史著作。所荐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注本,重在事实的增补和考订,注释规模甚于陈寿本书数倍, 从而保存了许多三 国志中失载的历史事实,读之可丰富对三国历史的认知。名家推介:及魏代三雄,纪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张(指荀勖、张华,均为西晋作家)比之于迁、固(指司马迁、班固),非妄誉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陈寿笔高处逼司马迁;方之班固,但少文义缘饰尔,要终胜固也6、陶渊明集(晋)陶渊明(约365427)推荐版本:逮钦立(19101973)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5月版陶渊明,名潜

10、,字元亮,魏晋时期诗人、辞赋家,田园诗派创 始人。他的诗从题材与内容上大体可分为田园诗、咏怀诗、哲理诗 三类。田园诗数量虽少,却是中国田园诗的奠基石;咏怀诗占主导 地位,真实地反映了他“金刚怒目”式的豪情抱负;哲理诗蕴藏着 诗人丰富的感情,以其浓郁的情趣和深刻的哲理在诗史上大放光彩。 陶渊明的辞赋和散文在当时亦首屈一指,他继承了汉代辞赋结构恢 弘、气势磅礴与魏晋辞赋短小精悍、纤丽严密的优点,走上清新自然、朴素平淡的道路,流传至今的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所 荐逮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以元初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十卷本为底本,删订前人掺 杂伪作,含诗50余首及赋辞、纪传赘述、疏祭文数篇

11、,注解参酌诸家,并附有陶渊明事 迹诗文系年。名家推介: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渊明之诗,春之兰,秋之菊,松上之风,涧下之水也。(宋)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7、文选(南朝梁)萧统(501531)编: 文推荐版本:(唐)李善(630689)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版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死后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他召集当世著名文人学士于东宫共同

12、二商榷编定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又称昭明文选。从编选初成千卷到集其精英而成的30卷,选编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该书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选录先秦到梁 800-Kv -余年间的诗文752篇,分为赋、诗、骚、诏、册、令等37类,大致可以概括为诗歌、辞赋、杂文 3大类;所选作家,除无名氏外,共 129人,其中不乏屈原、 宋玉、陶渊明等文学大家。该书有意识地将文学作品与经、史、子等学术著作及疏奏应用之 文等区分开来,凸显了文学自身的独立性与自觉性,影响了中国文学观念的发展以及文学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甚至推动了 “文选学”的形成。名家推介: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方其盛时,士子

13、至为之语曰:文选烂,秀才半(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李太白始终学选诗歌,所以好。杜子美诗好者亦多是效选诗(宋)朱熹朱子语类8、颜氏家训集解(南北朝)颜之推(531约591)推荐版本:王利器(1912 1998)撰,中华书局2014年9月版颜之推,字介,南北朝文学家、教育家。所著颜氏家训是憾氏猊训理解他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是汉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全书 共7卷、20篇,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以“明人伦”为宗旨的“诚意、离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教育思想,主要讲述治尊 家、育子、做人、为学之道,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张

14、,具有“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的现世精神。历代学者对其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 该书亦是一部散文杂论集,文章 风格“质而明,详而要,平而不诡”,内容“兼论字画音训,并考正典故,品第文艺” 。所荐 今人王利器的颜氏家训集解收集了历代对颜氏家训所作之注释,并附有各本序跋、颜之推传及相关佚文,较为完备。名家推介: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清)王钺读书丛残余观颜氏家训廿篇,可谓度越数贤者矣。其谊正,其意备。其为言也,近而不俚,切而不激。自 比于傅婢寡妻,而心苦言甘,足令顽秀并遵,贤愚共晓9、大唐西域记瑞大唐西域记(唐)玄奘(602664)、(唐)辩机(619-649)推荐版本:董志翘译注,中华书局 2012年1月版玄奘,唐代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中国佛教法相宗创始人,后世俗称“唐僧”。贞观三年(629, 一说贞观元年,627),玄奘西行求法,游学天竺各地,后于贞观十九年(645)回到长安,徒步行程共五万余里。在唐太宗的勉励敦促下,玄奘将西行之所见所闻撰成大唐西域记,经弟子辩机编次润色,于贞观二十年(646)进上。全书共12卷、10余万字,以行程先后为序,追记玄奘所亲历的110个及传闻得之的28个国家、地区、城邦。该书内容丰富、文 字流畅、叙事翔实,记述了公元 7世纪中亚、南亚等国的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