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89750322 上传时间:2021-08-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濮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濮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濮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濮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濮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濮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濮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濮阳市2021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现代化与工业文明行进的脚步,极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经济全球化就成为人类挥之不去的话语

2、。人类开启了被马克思称之为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普遍性的交往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强调,在这种普遍交往中,资本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经济全球化图景日益清晰。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人类的一种生活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坚持文化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一个民族经过长期历史发展所沉淀形成的精神观念、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彰显了其独特的民族性追求。秉持共同发展的理念,必须有民族文化间的理解沟通,才能有效达成民族间的文化价值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珍惜。”只有懂得尊

3、重与珍惜,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才真正成为可能。 首先,在文化心态上,必须摒弃文化偏见与文化歧视,妥善解决世界文化交往中的不对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与离散时空状态下的前现代文明不同,人类开启了同步时空的发展节奏,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图景,而且文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加快推进。事实表明,在此背景下,文化偏见如果不予以坚决纠正,就会导致文化歧视,导致民族间文化交往中的不对等。而文化歧视的蔓延会危及人类文化生态的平衡,进而给世界的和谐发展造成持久伤害。平等对待其他文化既是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自信心的价值呈现。 其次,在文化实践层面,文明交融的世界需要自觉坚守文化多样性

4、,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正是经济全球化催生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使人类文化保持了活力。面对新的世界发展格局,每个国家和民族都要展现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同时也应看到,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本性,必会滋生出文化霸权主义。对此,我们予以坚决反对。今天,我们要注意维护世界各民族文化个性和平等发展的权利,积极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对话和自由创造,致力于文化的和谐繁荣。 再次,文明交融的文化世界需要双向互动,彼此借鉴,相互欣赏。纵观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传播、彼此融汇一直是主旋律。世界各地的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发展的,例如远古时期世界各地的彩陶在造型

5、、质地、丈饰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今天,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联系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每个国家民族作为独立、平等的文明主体,要尝试进行有效的文化和文明对话,在学习借鉴中丰富完善自身文化。 最后,要以文化创新为驱动力,积极参与当今世界的文明交融。文化既需要“守正”即维护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更需要“创新”。以文化创新来驱动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这是时代的选择,也只有如此才能有机会主动参与世界文明交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贡献文明智慧。因此,我们要自觉树立文化使命感,用全球视野来看待本民族文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肩负起文化创新的历史责任。 (摘编自邹广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交融)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

6、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从被马克思、恩格斯发现,到如今已成为人类的一种生活环境。 B各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各民族文化间的理解沟通。 C维护各民族文化个性与经济全球化有天然矛盾,也正因此人类文化活力得以保持。 D用全球视野观照本民族文化,从而自觉树立文化使命感,促进当今世界文明交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经济全球化谈起,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交融这一论题设置了宏大背景。 B文章引用习总书记的话论证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精神观念、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 C文章第三段结合同步时空下文化交流的状态,论述文化偏见和文化歧

7、视的危害,论证有力。 D文章逻辑严谨,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又直指文化霸权主义等问题,有着现实指导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和平发展理念,要求国家和民族之间尊重彼此文化,交流互鉴。 B如果在世界发展新格局下,仍持有盲目的自我文化优越情结,会导致文化误判与误读。 C各个国家和民族要进行文化和文明对话,通过学习交流能使自身文化不断丰富、完善。 D各个国家和民族只有维护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才能够获得主动参与文明交融的机遇。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些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

8、要举措,粮食仓储环节损失明显降低,但我国粮食产后损失依然严重,减损任务艰巨。目前,粮食浪费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不过,相比“舌尖上的浪费”,我国粮食从生产到加工链条上的损失却鲜为人知,但同样触目惊心。目前,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等环节,每年损失量达700亿斤。 有关研究表明,产后损失中收获环节的损失仅次于消费环节。武拉平团队在全国28个省(市、区)对近5000个农户的粮食收获环节损失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小麦的人工收获损失率为587,高于联合机械化收获的损失率(428),水稻的人工收获损失率(284)略低于联合机械化收获的损失率(384)。这些损失的粮食,实际上有一部分是可以避免的。根据主要农作

9、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指导意见,水稻联合收割机损失率应小于或等于3;小麦联合收割机损失率应小于或等于2(黄淮海地区小于等于3)。目前水稻和小麦的机械化收获环节损失率均超过3。此外,现在大部分种植户不进行粮食的捡拾,仅有3045的农户进行捡拾。 (摘编自马爱平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等于建设无形良田) 材料二: 据抽样调查,全国农户储粮损失率平均为8左右,东北地区平均为102。为改变这种情况,吉林省全面推广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农户科学储粮仓具有通风、降水、防霉、防鼠、防雨水等功能,损失损耗率降到2以内,损失损耗率降低8个百分点,以此计算每年粮食减损至少86亿斤。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膳食观念

10、逐步从原来的“温饱型”向“营养型、健康型和多样化”转变,推广绿色储粮技术的应用,确保储粮品质,为百姓提供安全营养的粮食成为行业共识。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食储备库,粮仓的房顶上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采用横向通风的新技术,并安装了基于云技术的粮情监测系统和智能控温除虫系统,这四项新技术的运用可让粮食一个周期的损耗从原来的07左右下降到02左右,仅单仓就能节粮18吨。 2017年,宁夏青铜峡市建立了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他们建立了粮食银行模式,利用企业自身仓储设施和技术优势,建成的先进水稻低温烘干生产线,为农民提供代储代烘干代加工等社会化服务,仅烘干一项使农民每户增收120元以上。防止粮食因贮藏条件不达标而

11、生霉、腐烂以及遭遇鼠害,避免了人工晾晒所带来的二次污染,提高了稻谷品质。 粮食加工,不要片面追求“精细白”。过去我国粮食过度加工较为普遍,不仅会造成粮食数量的损失,还会导致营养成分的流失。作为粮食种植和加工大省,山东在粮食加工过程中,通过技术革新,实行精细配比,让每一粒粮食实现最大化利用。在山东潍坊昌邑金浩面业生产车间,35个面粉精配仓引人关注,这些面粉精配仓通过精准配比提高小麦的出粉率。以往面粉加工出粉率在75,60作为民用,15用于饲料粉。现在经过精配加工,从15的饲料粉当中又提取了10作为民用,这样一吨小麦我们就多出了300斤面粉。按照目前企业年加工小麦15万吨计算,仅精细配比这一项每年

12、就可以多生产面粉2万吨。 (摘编自李慧节粮减损,将粮食最大化利用) 材料三: 节约粮食与粮食生产同等重要。实际上,节粮减损是比提高粮食产量更为有效的措施。相比于增产,节约粮食相当于开发“无形良田”,实现“无地增产”,不仅节省了耕地和水资源,投入相对较小,保护生态环境,更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当下,要减少粮食浪费,必须全民行动起来。要大力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全民参与、社会协调推进的节粮减损新机制,努力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科学健康的粮食流通方式和消费模式。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我国餐饮环节浪费惊人,每年浪费的粮食大概

13、就有500亿公斤,接近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人们虽然更重视“舌尖上的浪费”,但要做好并不容易,需要树立合理的饮食观念,改变社会上存在的讲面子、讲排场的陋习,要从我做起,从一粥一饭省起,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文化。 (摘编自刘慧弘扬节俭美德 杜绝粮食浪费)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粮食产后损失主要是指粮食在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浪费,这种浪费造成的粮食损失,与大家熟知的餐桌上的浪费相比,更容易被忽视。 B农户储粮模式对粮食损失损耗率有一定的影响,吉林省在通风、降水、防霉、防鼠、防雨水等方面下功夫,推行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粮食减

14、损效果明显。 C在粮食加工环节,由于存在过分追求“精细白”的消费误区,一些粮食加工企业便进行粮食的精细配比加工,造成粮食的巨大浪费。 D据统计,我国每年在餐饮环节浪费的粮食数量巨大,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可谓触目惊心,需要每个人都能自觉自律,从点滴做起。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有关调查,水稻人工收获损失率低于联合机械化,但即使是损失率低的人工收获,也没达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指导意见规定标准。 B储粮环节粮食损失明显,吉林省推广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大大降低了储粮的损失损耗率,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食储备库应用新技术,既节粮又保质。 C宁夏青铜峡市建立了粮食银行模式,为农民提供代储代烘干等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民增收,且避免了人工晾晒所带来的二次污染,提高了粮食品质。 D节粮减损,一定程度上是开发“无形良田”,实现“无地增产”,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6在粮食产后环节应怎样节粮减损?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寻访万年稻源赵丽宏 一颗小小的黑色稻米,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一颗完整的米粒,米粒上精致的细纹清晰可见,可是它已经炭化,已经穿越了万年时光。在人类的博物馆中,这也许是一件最不起眼的展品,但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