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屈原简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9680067 上传时间:2021-08-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屈原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年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屈原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年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屈原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屈原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屈原简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来源:来自本人网络整理!祝您工作顺利!2021年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屈原简介 屈原是中国古代有名辞赋家、诗人、政治家,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之一。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具体理解下吧。 屈原人物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2-公元前278),本名屈平,别称正那么,死后谥名曰原,是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屈原是中国古代有名辞赋家、诗人、政治家,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以及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屈原出身楚国贵族,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主见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斥,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国再次攻楚,屈原重返郢都的盼望彻底破

2、灭,投汩罗江而死,终年62岁。屈原创始了诗歌从集体唱歌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中国第一位宏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人物生平 少年才俊 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日,屈原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到来年的正月初七日,屈原一周岁,居乐平里。 周显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屈原居乐平里。屈原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石洞读书与巴山野老授经当在这一年的前后。 周显王四十年,(公元前329年),居乐平里。屈原虽出身贵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响,故而非常怜悯贫困的百姓,从这时起,小小年纪便做了很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博得了众口

3、一词的赞誉。 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屈原出七里峡,游香溪与长江,读书于昭府,与昭碧霞相爱。 周显王四十七年(公元前322年),回家乡乐平里,与昭碧霞定亲。 初露才华 周显王四十八年(公元前321年),秦军犯境,屈原组织乐平里的青年奋力抗击,他一方面居高临下地对青年们进展思想训练,一方面巧用各种战术,机灵果敢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展其非凡才华。 周慎靓王元年(公元前320年),仲春三月,屈原应怀王之召出山进京,这一年他在鄂渚为县丞。 周慎靓王二年(公元前319年),升任楚怀王左徒。这一年的深秋,屈原首次使齐。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忙于楚之内政外交工作。五国联兵攻秦,屈原随

4、军而前。 变法改革 周慎靓王四年(公元前317年),忙于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连续进展变法改革,与旧贵族和一切顽固权力进展斗争。 周慎靓王六年(公元前315年),深化进展变法改革,民心沸腾;楚之形势大变,旧贵族面临着覆灭的命运。 谗而见疏 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屈缘由上官大夫之谗而见疏,被罢黜左徒之官,任三闾大夫之职。 周赧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贿赂楚国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假如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情愿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屈原竭力劝谏,但是屈原不听,楚怀王听信张仪的

5、.,就把相印授予 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怀王以为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结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承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广袤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王,怀王大怒,先后两次兴师伐秦,结果都被秦战胜,丢失八万军队,大将军屈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汉中郡陷落。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楚屈匄攻秦,秦大败之于丹阳,俘屈潚等将领七十余人,取楚之汉中。楚悉发兵还击,在蓝田(今湖北钟祥西北)大败。韩、魏袭楚至邓(今襄樊北),楚兵惧,自秦归。韩宣王死,在位二十

6、一年。子襄王仓立。孟轲约于周赧王三年离齐。孟轲主性善,劝齐宣王行仁政,劝滕文公行井田,均以迂阔难行,不受接受。怀王复起用屈原以使于齐,齐楚复交。 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取楚召陵。惠文王愿分汉中之半给楚,与楚结盟。楚怀王愿得张仪,不愿得地。仪赴楚,因厚赂靳尚,并得怀王宠姬郑袖进言,得释归。秦惠文王死,在位共二十七年。子武王荡立。屈原使齐,顾反,张仪已去,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弗及。 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秦武王元年。张仪素为武王所不满,离秦赴魏。屈原仍事怀王为三闾大夫。怀王悟为张仪所欺,起用屈原为齐使,盖一时权宜之计,故使齐返而仍被疏。 周赧王六

7、年(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齐宣王欲为纵长,恶楚之与秦合,遣使遗楚王书,怀王迟疑不决,昭睢力谏,遂不合秦而合齐以善韩。屈原不能参加朝政,极可能通过昭睢等大臣敦怀王合齐。 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秦武王三年,甘茂取韩宜阳。居郢都,设坛教学。 初次流放 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屈原漂泊汉北。秦楚复合,与屈原谋划相反,而奸人必有谗言害之,避地汉北,当有不得已之情在,故抽思有欲归不得之意。 周赧王十三年(公元前302年),齐、魏、韩三国联军攻打楚国,楚怀王派太子横到秦国为人质,恳求秦出兵援救。秦王命客卿通率兵救楚,击退了三国联军。次年,秦国一大夫

8、与太子横因私事争斗被杀死。太子横惧怕秦昭王怪罪,私自逃回楚国。此事使秦、楚两国关系恶化,导致了此后秦国对楚国的频繁攻击。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行信,不如无行。可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结果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拘留,劫往咸阳,要胁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楚怀王被劫往咸阳,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不愿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取十六城。 二次流放 周赧王十九年(

9、公元前296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绝交。屈原于周赧王十九年年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放逐江南。他从郢都动身,先到鄂渚,然后入洞庭。 周赧王二十年(公元前295年),屈原到达长沙,在这楚先王始封之地遍览山川形势,甚起宗国之情。 周赧王二十一年到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94年到公元前279年),屈原其次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流放的路途,按哀郢分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动身,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分开了夏浦(湖北汉口),最终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时间长达18年

10、,在这之间并写下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九章悲回风。 自投汨罗 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秦国再次攻楚,占据郢都,楚顷襄王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消息传来,屈原重返郢都的盼望彻底破灭,于是作诗篇怀沙,再次抒发忠贞爱国的情怀和授命不迁的崇高志节,倾诉了郁积于心头的苦闷,然后投汩罗江而死。终年62岁。 屈原的故事 屈原取名 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那么,字灵均。关于自己名字的来历,屈原在离骚中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那么兮,字余曰灵均。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代,我的父亲叫伯庸。我降生在寅卯年孟春月

11、的庚寅日,父亲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正那么,字叫做灵均。这八句话是自叙身世。从原始祖先说到父亲,说到自己的生日,与父为之命名、又为之起字。高阳,是楚人传奇中的始祖,又称颛顼,可能是某个图腾的专名。屈原的父亲伯庸很有学识,伯庸为儿子取名平,又起名正那么,正那么是平的引申义,所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屈原者名平之说取字原又用字灵均这一对名和字相结合的含意是言正平可法那么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而高平曰原这里正含有了屈原的一对名和字,其中名正那么与平相结合,那么意法天,字灵均与原相结合,那么意法地。法天和法地。屈原的生辰名字被说明为符合史记中所说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

12、 宋玉悼词 屈原死后,当时社会不少人都不认可他,就像司马迁说的不容于世,直到宋玉,他是第一个为屈原写悼词的人。夫君子之心也,修乎已不病乎人,晦其用不曜於众,时来那么应,物来那么济。应时而不谋己,济物而不务功,是以惠无所归,怨无所集从悼词中宋玉表达了对屈原的理解和可惜。宋玉在辞赋上学习屈原,并且在屈原的根底上对楚辞进展了进展,所以在当时人们将宋玉称作是继屈原以后最宏大的辞赋家。 屈原投江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

13、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江以死。 屈原的诗 屈原的作品,依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疑心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假设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假设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

14、魂各一篇。 屈原故里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凤凰山景区定名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规划占地面积500亩,建筑内容包括以屈原祠和屈原文化广场为主的屈原纪念景区,以巨型屈原雕塑为主的主题雕塑景区,屈原文化艺术中心,同时建立以三峡民居集锦园、三峡濒危植物园、滨水景观带等。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传奇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样,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被鱼龙虾蟹吃,人们纷纷往江里扔饭团、倒雄黄酒。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纪念屈原说在全部民间传奇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谭绍兵学者对这一说法进展了一系列论证。 黄榴丹也认为虽说法众多,但纪念屈原说仍占主流地位。 历史评价 荀子: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投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 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表达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其后,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这些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春秋同日而语。他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班固评论屈原辞赋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