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在土建工程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89575810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国在土建工程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我国在土建工程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我国在土建工程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我国在土建工程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我国在土建工程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国在土建工程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我国在土建工程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科技的进步发展,使得现代建筑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并且土建工程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保障现代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简述了现代建筑常见的土建工程技术,对土建工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关键词:现代建筑;土建工程技术;问题;对策一、现代建筑常见的土建工程技术分析1. 桩基施工技术。桩基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平整场地并清理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确定桩基施工范围,其次要保证桩基施工现场的排水;根据先期的勘探情况确定桩位后,进行桩基试验,试验时要记录,根据实验结构再确定桩基施工顺序,在群桩施工的复杂情况下,

2、要依据桩的规格.长短与密度确定打桩顺序,避免对施工现场周围建筑物的破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表面泌水现象普遍存在,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要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泌水。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要点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疑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温度应力时的抗裂能力。混凝土浇筑后4至6小时内可能在表面上出现塑性裂缝,可采取二次浇灌层处理。二、土建工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混凝土施工贯穿了土建施工的整个过程。目前多数施工单位在土建施

3、工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都是直接放置钢筋,而没有在放置预制垫块保护。少数单位会在下面铺上小石子作为保护层,但因为小石子不稳定,容易走位,而且可能造成保护层厚薄不一。在浇筑混凝土时,有些施工单位为了保证混凝土保护层,会将钢筋骨架或者楼板的钢筋网片向上提一提这种做法既不能达到混凝土保护层的要求,又会使钢筋骨架或钢筋网移位,甚至产生弯曲变形,降低施工质量。按照规定,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至少要28天以后才能进行,但在目前的土建施工过程中还经常会有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在楼板梁的混凝土刚浇筑后几天,就开始在楼板上堆放钢筋、砖块等一些物件,使其过早的承受过重的载荷。虽然在外观上看不出对楼板混凝土有什么实质性的破坏

4、,但过早的集中载荷会使得楼板混凝土结构达不到应有的设计强度。2、深基坑施工技术问题。深基坑施工技术作为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地下室开挖、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城市建筑的高度和地下室的层数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基坑的深度不断增加,传统的深基坑施工技术在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也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深基坑支护技术,深基坑是整个施工项目的基础,深基坑支护是保证基础稳定牢靠的有力保障。我国的深基坑技术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实践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掌握了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规律和结构理论。但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设计和施工

5、方法仍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我国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一直沿用着理论的计算模型,但理论与实际的施工过程会存在这很大的差别,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环境、天气、土质的不同,支护结构也不应该一层不变。但目前,由于我国对深基坑支护结构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是一个阶段性的工程,是一个辅助性的作用,导致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省资本,赶工期,对深基坑支护十分不重视,这也造成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3、变形缝处理技术问题。变形缝施工技术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也是施工中的一大难点,变形缝处理的不好很容易导致渗水、漏水等现象,对后期建筑工程的装修以

6、及使用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影响建筑的美观和舒适性,使其不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的要求。在现在,由于人们在美学和艺术上的追求,建筑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这也就使得变形缝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对变形缝的处理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传统的变形缝施工过程中,一般是把伸缩缝铝板做防水弯折来处理变形缝,但目前随着建筑的多样性和变形缝的复杂性,在单纯的沿用传统方法很难达到完美处理变形缝的要求。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对变形缝处理技术进行探索和创新。三、土建工程技术问题的对策分析1、规范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楼板梁刚浇筑没几天就堆放重物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差,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对整个建筑的损害,还有

7、就是项目的前期施工平面布置不到位。所以要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首先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让其意识到施工过程中规范性操作的必要性 。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力度,最好引入数字化监管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对危险施工项目更要加大自动检测报警系统的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的规划初期,施工单位应选择有经验的设计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后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施工平面布置,并且因为天气或者环境的影响,亦或是社会因素,均会导致施工过程偏离预期规划,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还要对施工规划进行调整。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施工材料无处堆放,直接堆放在新浇筑的楼板梁上的情况。2、严格深基坑工程支护与监测。深基

8、坑支护是保证基础稳定牢靠的有力保障,深基坑的监测是维护稳定的必须手段。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施工建筑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寻找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深基坑支护与监测。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防水、止水。在施工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材料进行深基坑土方放水,止水工程实施过程中选择传统不间断抽水和建立止水帷幕有机结合的方式。在深基坑监测中本文引入信息化监测系统,对深基坑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系统会对比输入其中的各种标准数据 ,对比监测到的实时数据,当监测到的数据超过标准值是进行报警提醒。这种技术手段不但大大的节省了人力,还增大了监测的全面性。还能实现第一时间预警,极大程度上增

9、加了了施工项目的安全保障。3、合理运用变形缝技术。变形缝技术是目前土建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目前多样性建筑的施工要求。本文研究发现,当外墙的装饰线条比较多而且又复杂时,可以采用铝制的变形缝挡水板,和竖直的墙面相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变形缝挡水板必须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就预埋在结构中,进入混凝土的宽度要大于80mm,上下分别伸出混凝土大约100mm,变形缝挡水板的式样可以根据变形缝的性质进行调整,预埋时要作固定:先在模板上准确画出铝板的位置线,然后根据画好的位置线把一根直径不小于16的钢筋竖直的焊制在已经绑扎好的梁钢筋上,再把铝板用铁丝固定在钢筋上,如果梁突出墙面,铝板

10、就要置于梁钢筋的骨架中,这时梁端铝板位置的箍筋不要绑扎,缝两侧的模板在安装时,模板需要在铝板的位置断开,加固时贴近铝板插入一根钢管再用木楔挤牢,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此处要分层浇筑。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多,其土建工程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为了保障土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对土建工程技术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 刘建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要点探究J.建筑发展,2018(02) 2胡波.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 3徐峰.土建工程常见技术问题及对策J.防护工程,2018(16)-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