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上传人:lsj5****2131 文档编号:189574182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PDF 页数:128 大小:46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2018年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2018年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2018年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2018年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单元(课文) 1. 小蝌蚪找妈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 个生字,能读准 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 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 “披”“露”“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

2、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 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 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 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 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3 课时。 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将本课应掌握的字、应理解的词、句训练到位。 2进行朗读训练及指导。 3结合挂图,学习课文内容。解决重、难、疑点。 4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二)重点: 1学会会认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

3、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挂图出示,认识小蝌蚪), 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板 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 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挂图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用观察第二幅

4、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 行想象, 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3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 并读准字音。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 读 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 “迎”“顶”这几个字是后鼻韵母,要读准。 捕:声母b,不能读成p 。 顶:读三声头顶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

5、: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 建筑群”。 对“甩着”、 “快活”、 “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 想 象。最好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在朗读中体会“甩”这里是摆动的意 思,例如“牛甩着尾巴”。 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完成课后读读记记。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6、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 读,找出有关句子, 再回答。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长出了两条后腿”“捕 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

7、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 迎面而来。 3 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鲤鱼妈妈要读出切、长 辈式的语气。 4.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 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 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 的特征来体会。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

8、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 话。 5 5听老师读课文,指导朗读第三段。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 心情,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通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 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 品析重点词语: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 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 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 面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 与青蛙妈妈的样

9、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进行保 护青蛙的教育) 四、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又过 了几天, _变短了,成了_。 正确答案: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 青蛙四条腿,_嘴巴,_一对大眼睛,披着_, 露着_。 正确答案: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2. 完成当堂练第 3 页第四五题。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 长出后腿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头顶上有

10、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 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6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 1拿出己打乱顺序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卡片或图片依次排 列,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 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2注意指导学习以

11、下生字。 哪、顶、肚:左右结构。 两:独体字,与“雨”字相比较,里面有两个“人”要看清,不要写 错 睛:共13 画,左边是“目”不是“日”。 :共13 画,下边是“衣”不是“” 跳:13 画,第 7 笔是“提”,不是“乀”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 当堂练第 1 页第二三题。 五、板书设计: 小蝌蚪 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不见了 青蛙(妈妈) 7 2. 我是什么 学情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水,学生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水的各种形态也有一 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却很少会去琢磨其中

12、的规律和科学道理。所以,在本课教学 过程中,我根据课文的结构,以读为本,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再 用多媒体课件重现学生的生活经验,那么,本篇课文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就浅显 易懂了。 教学目标: 1.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变化。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本课“我会读”中的生字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我会读”中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云、雨、雹子是怎样变化而成的。 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自

13、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一)猜谜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 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 看看谁最聪明。 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 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云) 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 落在水中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雨) 白色花儿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 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自天上来。(雪) 小珍珠光又亮,噼里啪啦从天降, 小孩新奇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雹子) 师:大家仔细想一想这几样,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 师:你们真聪明,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云、雨、雪、雹子共同的朋友, 听老师读课文,看看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老师

14、范读,学生边听边猜“我是什 么” 。 )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猜谜游戏”导入课题能激发学生强 8 烈的学习欲望。此时,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必定会集中注意力,积极开动脑筋, 最终猜出谜底,分析出“我”就是水,并因此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为后面的学习 奠定了基础。】 (二)板书课题 学生书空,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 要求: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标出文章的自然段; 3 课文中圈出的字要 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 明确读书要求, 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 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益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齐读本课“我会认”的生字

15、师:现在,老师要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我们来跟他们打声招呼,大 家一起叫一叫它们的名字吧。 (三)指名读生字 师:同学们一起读读的真棒, 现在老师想单独请几位同学来叫一叫这些生字 宝宝的名字,谁敢挑战一下? (四)交流识字方法 师:同学们读的这么准确,那么能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识字方法吗? 加一加:日 +西=晒人+旁=傍 换一换:样洋还坏 较难的字:滴、溪、洋、淹都与水有关,暴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记忆,毁, 毁灭。 (五)开火车检测生字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啊, 那现在老师要把生字宝宝的拼音小帽去掉,你 们还能认识他们吗?咱们来开两组小火车,看看哪组的小火车开的最顺利。 【设计意图: 引导

16、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识字方法, 积累识字经 验,体会识字规律, 以小组竞争的开火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 趣。 】 (六)学生读词语 师:大家的生字记的真牢固。 老师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了小伙伴,老师让他们 和自己的小伙伴站在一起你们还能读好吗?老师请几位小老师来读一读,如果他 读对了,你们要跟读两遍。 三、品读课文 (一)小组接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生词读的真好。 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生词放进课文中请你们来读 一读。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是怎样变化的? 【设计意图: 阅读以读为本。 只有在充分朗的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对新 接触的课文有一定的整体感知。 】 (二)导读 1、2 自然。 1.齐读课文 1、2 自然段。思考:水都可以变成什么? 师: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 它还会变呢。 谁愿意做小水珠来读一读课文啊? 这么多同学都愿意啊,那我们就都是小水珠了。小水珠们,齐读课文的第一、二 自然段。看看我们都能变成什么呀? 9 2.师:谁来告诉老师,小水珠可以变成什么呀? 汽云雨雹子雪(老师相机贴图画) 师:看,我们大家多会变啊!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