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深度解析课件(共22张PPT)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89384944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深度解析课件(共22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深度解析课件(共22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1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深度解析课件(共22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1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深度解析课件(共22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1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深度解析课件(共22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深度解析课件(共22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深度解析课件(共22张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山东高考历史 真题深度解析 2021年7月 2021年高考历史真题分析 2021年高考是“老教材新高考”的最后一年,具有“求稳”“创 新”的特点。 选择题难度较大,材料题难度一般; 考查内容围绕主干知识展开,不偏不怪; 题量和往年一样相对较多,对考生做题速度要求较高; 思辨性考查难度提高,简单靠时间排除类的选项减少; 注重考察对重要历史事件的理解; 试卷内容体现热点:建党100周年等; 试题考查围绕五大核心素养展开,体现新高考明确导向; 考查内容占比情况 选择题材料题分值 中国古代史4124分 中国近代史3235分 中国现代史26分 世界古代史13分 世界近现代史 5132分 考查模

2、块情况占比 模块选择题 政治7 经济4 思想文化4 从整张试卷上来看,政治模块仍然保持“一家独大”的局面,经济 和思想文化平分秋色。 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 ”。这反映了两者 A文化取向的迥异 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 考查内容为百家争鸣中,儒家和墨家对于礼乐的不同态度。依据学生的惯性思维,很容易就选择C 。但此题考查儒墨两家对于“乐”的态度,结合材料就可得出,儒家代表统治者利益,重视礼乐的 教化功能,维护政治稳定,而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认为“乐”影响生产,所以对其态度并不

3、乐观,综上就是两者政治立场的不同。 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 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A文化取向的迥异 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 2013年山东高考 2014年山东高考 2015年山东高考 2020年山东高考 儒家是试卷考查的高频热点 山东贵为礼仪之邦首善之区 此题考查内容为汉代加强中央集权,难度较小。高祖时期地方与中央的职官设置基本一致,但从景 帝到武帝通过不同方式的调整地方职官,从而达到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故此题选C维护 国家政治统一。 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

4、一致。表1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 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表1 时期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 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 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 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 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2013年山东高考 2020年山东高考 汉代作为中国人在历史上比较自豪的一个朝代,也较受出题人青睐 ,考查内容主要是中央集权的加强。 此题主要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难度适中。从图中得出主要产粮区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中 下游地区得出一定的开发,据此可知是B隋唐。宋元

5、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有谚语“苏湖熟,天 下足”故C,D可以排除,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相对较少,故排除A 3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图1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020年山东高考 经济重心南移一课在旧教材中本是可有可无的一节,但从山东重新回归自 主命题后,又体现出对这部分内容的重视,这部分内容极能体现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此题考查明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难度较低。材料中指出明代书籍、画本大 量刊行,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市民对此类刊物的需求量增大,商人为盈利而 大量印刷此类刊物,知名画家也不再作画自赏,服务于刊刻行业,等等体现出 书籍的

6、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故选D; A选项表述错误,B选项与史实不符,明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程朱理学;材料并 未涉及阶层分化,故排除C 4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 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此题考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的原因,难度较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是推动中国人向 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的主要原因。材料体现出“西学东渐”的深入。A选项是现象,并非原因,故排除 A;制夷和洋务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关,排除C;思想解放推动西学东渐的深入,

7、但不是主要原因 ,排除D; 5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 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思想解放的推动 解析:此题考查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难度适中。材料认为维新变法的内容是没有问题的,条条 都能针对帝国统治中存在的问题,“倒置的金字塔”表明中下层人士对变法的反应较小,甚至变 法损坏了某些人的利益,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故选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采取自上而下 的方式并不是缺陷,变法的上层设计很完善,主要缺陷是没有获得中下层人士的呼应,排除A;材 料肯定了变法的措施,排

8、除B;C选项与材料无关,且变法前康梁等人做了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 6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 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 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 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一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难度适中。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 略,对华商品输出减少,海外税收因此受到影响,整体呈下降趋势,一战结束后,欧洲列

9、强卷土重来, 重新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海关税收增加幅度较快,选A; 7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 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 B C D 解析:此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政策,难度较小。解题关键在于新中国需要于国外联系,不要 孤立,从而释放愿意同西方国家改善关系的信号,选D;联系和生意并不是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排 除A;B选项与材料不符;材料未标明中国“一边倒”政策的改变,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 8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 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 系

10、,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政策的变化,难度较大;A选项的美帝国主义不符合史实,因为中 美此时已经建交;B选项应该是三大改造时期;开放和企业改革是80年代的史实,排除D;C选项中现代化 与此时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相符合,技术,先进,科学指的是党中央已经认识到中国 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故选C. 9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 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

11、 A中国人民 侵略 中国 美帝国主义 B合作 改造 农业生产 先进 C技术 现代化 先进 科学 D开放 稳定 企业 改革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雅典的民主制度,难度较大。材料多次提到公民大会在选拔女祭司及其待遇 上的相关规定,反映出公民大会在雅典民主制下发挥的作用,故选A;材料中祭司并没有享有特权 ,排除B;享有薪资待遇并非政治权利,排除B;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并非津贴制,排除D; 10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 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应从所有 雅典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 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

12、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 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 A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 B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 C妇女在特定领域拥有政治权利 D津贴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析:此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难度较大;B选项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不符合文 艺复兴;C选项宗教改革并未反对神学;D选项文艺复兴并没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文 艺复兴主张人最求现世的幸福,重新强调了人的价值,宗教改革把人从繁多的宗教礼节中解脱出 来,强调因信称义,宣扬人具有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二者都冲破了中世纪的束缚 ,是人文主义的觉醒,故选A ; 1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

13、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 ,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 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解析:此题考查巴黎公社,难度较小;材料指出欧洲各国对巴黎公社革命的恐慌,深究 原因极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可能会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威胁,故选C;A选项与材 料无关;B选项与材料表意相反;D选项史实错误,马克思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12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

14、危及秩序和 文明的国际威胁。于是,警察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 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这是因为 A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 B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 D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解析:此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难度较大;由题可知,1928年至1937年苏联的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 体化的比例都是增长的,联系所学,这一时期处于苏联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制定五年计划,为 保证工业化资金,在农业上实行集体化,故选B;A和C选项仅从拖拉机数量上看,无法体现优先发展重工 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应有与其他产业的比较才能得出,农业集体化比例并不是农

15、业生产总值;农业 集体化速度极快,故排除D选项。 13表2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 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表2 时间拖拉机数量 (万台) 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 国农户比例(%) 1928 年 2717 1932 年 148615 1937 年 561930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 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 解析:此题考查科技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难度适中;材料中1952到80年代初期电视业的发展 ,其既能使人们获取外界信息,但观看电视时间过长,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故选D;

16、A选项只 看到了电视的积极意义,并未看到对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故排除;B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并未 涉及战争,且战争均未在美国本土发生,对普通家庭影响较小,排除D. 141952 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 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 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 映出 A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B电视成为凝聚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 C战争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解析:此题考查不结盟运动,难度适中;历届宣言多涉及政治和经济合作,结合所学可知不结盟运动力 图冲破美苏两极格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选B;A选项仅看到经济方面,且第三世界有些国家 并未参加不结盟运动,例如中国,排除A;C选项不是发展的最终目标;不结盟运动无意构建政治经济一 体化组织,排除D; 15图2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它 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目标是 图2 A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 B建立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