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Ⅱ高考压轴卷 物理 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9106520 上传时间:2021-08-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Ⅱ高考压轴卷 物理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国卷Ⅱ高考压轴卷 物理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全国卷Ⅱ高考压轴卷 物理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全国卷Ⅱ高考压轴卷 物理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卷Ⅱ高考压轴卷 物理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Ⅱ高考压轴卷 物理 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KSSU202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压轴卷(物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射出、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

2、.6天后就剩下一个原子核了B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C射线一般伴随着或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D发生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15.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半径为R的圆柱体的正上方的P点将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0沿垂直于圆柱体的轴线方向抛出,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恰好从圆柱体的Q点沿切线飞过,测得O、Q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那么小球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A.B C. D16.将一段导线绕成图甲所示的闭合回路,并固定在水平面(纸面)内。回路的ab边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回路的圆环区域内有垂直纸面的磁场,以向

3、里为磁场的正方向,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用F表示ab边受到的安培力,以水平向右为F的正方向,能正确反映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17.真空中的某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平行金属板A、B之间有加速电场,C、D之间有偏转电场,M为荧光屏。今有质子、氘核和粒子均由A板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最后打在荧光屏上。已知质子、氘核和粒子的质量之比为124,电荷量之比为11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三种粒子从B板运动到荧光屏经历的时间相同B三种粒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相同C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122D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12418.

4、发动机额定功率为80 kW的汽车,质量为2103 kg,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汽车所受摩擦阻力恒为4103 N,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额定功率启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的加速度和速度都逐渐增加B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为零C汽车的最大速度为20 m/sD当汽车速度为5 m/s时,其加速度为6 m/s219.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有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R,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形中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A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 B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5、为 C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 D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无关20.如图是自耦变压器的示意图,负载变化时输入电压不会有大的变化。输电线的电阻用R0表示,如果变压器上的能量损失可以忽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开关S1接a,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示数减小,电流表A示数增大B开关S1接a,闭合开关S后,原线圈输入功率减小C断开开关S,开关S1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开关S1接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I2D断开开关S,开关S1接a时原线圈输入功率为P1,开关S1接b时原线圈输入功率为P2,则P1P221.如图所示,斜劈B固定在弹簧上,斜劈A扣放在B上,A、B相对静止,待系统平衡后

6、用竖直向下的变力F作用于A,使A、B缓慢压缩弹簧,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缩弹簧的过程中,B对A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压缩弹簧的过程中,A可能相对B滑动C当弹簧压缩量为某值时,撤去力F,在A、B上升的过程中,B对A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D当弹簧压缩量为某值时,撤去力F,在A、B上升的过程中,A、B分离时,弹簧恢复原长第卷二、非选择题:共62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7分。22.(6分)如图是一个多用表欧姆挡内部电路示意图。电流表满偏电流0.5 mA、内阻10 ;电池电动势1.5 V、内阻1 ;变

7、阻器R0阻值05 000 。(1)该欧姆表的刻度值是按电池电动势为1.5 V刻度的,当电池的电动势下降到1.45 V、内阻增大到4 时仍可调零。调零后R0阻值将变 (选填“大”或“小”);若测得某电阻阻值为300 ,则这个电阻的真实值是 。(2)该欧姆表换了一个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10 的电池,调零后测量某电阻的阻值,其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23.(9分)图甲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8、。甲(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的点。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x1、x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 m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与m应成_(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2)完成下列填空:(

9、)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x1、x2和x3。a可用x1、x3和t表示为a_。图乙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x1、x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x1_mm,x3_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m/s2。()图丙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小车的质量为_。24.(12分)如图所示,一辆质量M3 kg的小车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有一质量m1 kg的光滑小球B,将一轻质弹簧压缩并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6

10、 J,小球与小车右壁距离为L0.4 m,解除锁定,小球脱离弹簧后与小车右壁的油灰阻挡层碰撞并被粘住,求:(1)小球脱离弹簧时小球和小车各自的速度大小。(2)在整个过程中,小车移动的距离。25.(20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一象限内存在正交的匀强电、磁场,电场强度E140 N/C;第四象限内存在一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E2 N/C。一质量为m2103 kg带正电的小球,从点M(3.64 m,3.2 m)以v01 m/s的水平速度开始运动。已知小球在第一象限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从点P(2.04 m,0)进入第四象限后经过y轴上的点N(0,2.28 m)(图中未标出)。(g取10 m/s

11、2,sin 370.6,cos 370.8)求:(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小球由P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2) 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一一选修33】(15分)(1)(5分)封闭在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到状态D,其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关系如图所示,O、A、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_(填正确答案标号)。A由状态A变到状态B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B由状态B变到状态C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CC状态气体的压强小于D状态气体的压强DD状态时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比A状态少ED状态与A状态,

12、相等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冲量相等(2)(10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水平放置的汽缸内,如图所示。活塞的质量m20 kg,横截面积S100 cm2,活塞可沿汽缸壁无摩擦滑动但不漏气,开始使汽缸水平放置,活塞与汽缸底的距离L112 cm,离汽缸口的距离L23 cm。汽缸内气体的初始温度为27 ,大气压强为1.0105 Pa,将汽缸缓慢地转到开口向上的竖直位置,待稳定后对缸内气体逐渐加热,使活塞上表面刚好与汽缸口相平,取g10 m/s2,求:(1)此时气体的温度为多少;(2)在对缸内气体加热的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同时吸收Q370 J的热量,则气体增加的内能U多大?34. 【

13、物理一一选修34】(15分)(1)(5分)如图所示为一列向左传播的横波的图象,图中实线表示t时刻的波形,虚线表示又经t0.2 s时刻的波形,已知波长为2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波的周期的最大值为2 sB波的周期的最大值为 sC波的速度的最小值为9 m/sD这列波不能发生偏振现象E这列波遇到直径r1 m的障碍物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2)(10分)如图所示,ABC为一块立在水平地面上的玻璃砖的截面示意图,ABC为一直角三角形,ABC90,BAC60,AB边长度为l20 cm,AC垂直于地面放置。现在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AC边从P点射入玻璃砖,已知PAl,玻璃的折射率n,该束光最终射到了水平地面上

14、的K点,求K点到C点的距离(取tan 150.25,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解析14.【KS5U答案】B【KS5U解析】:半衰期遵循统计规律,对单个或少数原子核是没有意义的,A错误。根据3种射线的特性以及衰变实质可知B正确,C、D错误。15.【KS5U答案】C【KS5U答案】:小球做平抛运动,tan ,则时间t,选项A、B错误;在水平方向上有Rsin v0t,则t,选项C正确,D错误。16.【KS5U答案】B【KS5U解析】根据B t图象可知,在0时间内,B t图线的斜率为负且为定值,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S可知,该段时间圆环区域内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是恒定的,由楞次定律可知,ab中电流方向为ba,再由左手定则可判断ab边受到向左的安培力,且0时间内安培力恒定不变,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在T时间内,B t图线的斜率为正且为定值,故ab边所受安培力仍恒定不变,但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综上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