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29 页 全新高考语文考前必读必背汇总 (共 129 页 附答案) 目录 背读知识一高考必背古诗文64 篇 背读知识二古代文化知识 150 例 背读知识三2 类文言文常用词 背读知识四古代诗歌答题规律 (八类题材 ) 背读知识五文学类文本、古诗词表达技巧 (通用分类表 ) 背读知识六常考易错成语 100 例 背读知识七语言得体用语 60 个 背读知识八常用应用文本 16 种 背读知识一高考必背古诗文 64 篇 理解透彻,记忆准确 一、高中课标必背14 篇 1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 (zh ng) 绳,(r 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go) 暴(p ),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xng)乎 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而望矣,不如 第 2 页 共 129 页 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 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 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 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 (ku)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骐骥 (j )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 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理解性默写 1(2018 全国卷 )荀子 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 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 却“_ ”,踮起脚极目 远望,也 “_ ” 2(2017 全国卷 )荀子 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 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 _,_ ”的观点 3(2016 全国卷 )荀子 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 能“_,_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4(2014 大纲卷)荀子 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 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 _ ,_ 5 荀子 劝学中,“ _ ,_ ” 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 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 荀子 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 第 3 页 共 129 页 句是: _ ,_ 7 荀子 劝学中的 “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 跟 其 他 人并 没 有 什么 不 同 ,然 而 学 识却 超 过 一般人 , 是因 为 “_ ”, 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 道理。
8荀子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 即“_”, 在后面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 是:_,_ 9 荀子 劝学中为了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 进 行 对 比 以 说 理 的 句 子 是 : _, _; _,_ 10 荀子 劝学中劝导我们要从每一小步做起,从点滴小事做 起, 日积月累,才能取得成功的句子是: _, _ ; _,_ 自我诊断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5.故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8.学不可以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10.故不积跬步无 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逍遥游 (战国)庄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kn)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 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第 4 页 共 129 页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 怪者也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 n)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 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 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 ( o) 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 青天,而莫之夭阏 ( )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ti o)与学鸠笑之曰: “我决(xu )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 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 宿舂(chng) 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zh)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zho) 菌 不知晦朔,蟪蛄 (hu g)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 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 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 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 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 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 冥也斥安鸟 (y n)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 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 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 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 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 (shu ) 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l ng)然善也,旬 第 5 页 共 129 页 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 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 乎待 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理解性默写 1(2017 全国卷 )庄子 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 例,阐述何为“大年”, 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_ ,_ ,_ !” 2 (2016 山东卷 ) 庄子 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 飞升之高的句子是“ _ ,_ ” 3 (2015 全国卷 ) 庄子 逍遥游指出,“_ , _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 子一样 4(2014 全国卷 )庄子 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 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 ” 5 逍遥游中,庄子用出行备粮的例子来反驳蜩与学鸠对鹏 鸟 的嘲 笑 , 其 中 “_, _, _ ”用来说明小事“所待”甚小。
6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 _,_ ,_ 7庄子在逍遥游中举现实中的很小的生物也需要依凭外物 的实例,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_ , _,_ 8 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_,_ 9 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 第 6 页 共 129 页 的 评 价 而 更 加 奋 勉 或 沮 丧 的 句 子 是 : _, _ 自我诊断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 大舟也无力4.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5.适莽苍者三餐而 反腹犹果然6.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7.野马 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8.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师说 (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 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 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 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d u)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 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 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 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y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第 7 页 共 129 页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 (t n)子、苌(ch ng)弘、师襄、老聃(dn)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 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 n)皆通习之,不拘 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y)之 理解性默写 1(2018 全国卷 )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 说的 “_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 ”,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2014 大纲卷 )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 己年纪大的 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_, _,_ ” 3 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批 判了“ _ ,_ ,_ ”的态 度 4韩愈师说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 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_ ,_, _ 5 荀子 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 愈师说中所表达的“ _ ,_ ”的 观点是相同的 6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 习的语句是: _ ,_ 7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 师作用的一句是: _ ,_ 第 8 页 共 129 页 8 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 的两句是: _ ,_ ? 9 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 原因是: _ ,_ 10 韩 愈在 师 说中 援引 孔 子 的 言论 “_, _”,旨在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愚妄 自我诊断 1.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2.生乎吾后其闻 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 耻学于师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 解其惑者也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6.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8.吾师道也夫庸知其 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0.三人行则必 有我师 4阿房宫赋 (唐)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 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 囷(qn qn) 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 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 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 (yng qi ng),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ni n)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 第 9 页 共 129 页 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几世几年,剽 (pi o)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 铛(chng) 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I y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 取之尽锱铢 (z zh) ,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