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试题一(含答案)(35)

in****us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8.05KB
约9页
文档ID:18906372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试题一(含答案)(35)_第1页
1/9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七、名著阅读 23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选自鲁迅先生的_ (填文章的体 裁)集_ 鲁迅,原名 _ ,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答案】 散文朝花夕拾周树人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记忆 朝花夕拾 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包括五猖会 无常 从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十篇回忆性散文,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鲁 迅”是他 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239 你怎样看待 “我”在三味书屋的生活?你认为先生是个什么样的 人?你理想中的中学校与老师应该是怎样的? 【答案】我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总的来说是单调,但我的学习有很大进步 先生既古板教条,又开明善良,理想的师生关系应是互动的.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文中提到的三味书屋的学习环境: 呆板 (黑 油竹门、匾、画);学习生活:枯燥;教学内容单调:只读书、习字、对课、 古书难明; 教学方法死板寿镜吾是鲁迅小时侯在三味书屋的老师,他为人 方正、质朴、博学;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对学生严厉,但教学的 严厉中又带着轻松气氛。

第三问答出自己理想中的学校与老师即可,注意表 达准确,语言流畅 240 文中详写 “雪地捕鸟 ”一段有什么特殊用意? 【答案】 详写这一细节,就让人感到百草园一年四季都是我的乐园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 雪地捕鸟 ”一段用了一系列的动词, 表现 出冬天的百草园依然乐趣无穷,说明百草园一年四季都是乐趣横生,表明了 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向往 241 美女蛇的故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 给百草园增加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的情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鲁迅在描写百草园中穿插写“美 女蛇”的故事,目的是表现百草园活动内容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从而达到表 现“我”留恋百草园的目的长妈妈给“我”讲的这个 “美女蛇 ”的故事极 为生动,它情节曲折,充满神秘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还给人的思想以启 迪这很适合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特征,也顺应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42 (题文)全文表现了 “我”童年时怎样的生活情趣? 【答案】表现“我”对童年时代对自然的热爱, 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 对知识的探究及天真幼稚欢快的心理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要求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感 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整体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感情。

本文作者从四个方 面叙述了三味书屋的生活: 入学的情形 ,同时介绍了书屋的特点以及先生的 为人; 初次见先生 ,问先生“怪哉”是怎么一回事 ,没有得到答案; 偷偷 到后花园去玩 ,后花园的乐趣;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以及 “我”趁先生读书 入神时描画儿这对于童年的鲁迅而言也同样是新鲜而充满快乐的 八、字词书写 243 选词填空 (1)他很高兴,但竞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 了 (A机密B机谋C机关) (2)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 们, 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 (A 欣赏B 鉴 别C鉴赏) (3)叫我名字的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A陌生B生疏C生僻) (4)其中似乎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 乐园 (A确实B确凿C的确) 【答案】 (1)C(2)C(3)A(4)B 【解析】 试题分析: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 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 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 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 不能任意组合 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 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 如“识破” 支配“机关”;“陌生”形容“声音”;“确凿”限制“只有”,这些都符合 搭配习惯。

244 字词积累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_ )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 桑椹 (2) 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 (_ ) ,美女蛇就被它治 死了 (3) 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yu n b (_ ) (4) 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_ ) 【答案】q su 渊博ch n tu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 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多音字此题要注意 “髓”字应该读三声, “渊博”意思是精深而广博 245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鉴 赏 (_ )拗 过去(_ )蝉蜕 (_ )宿 儒(_ ) 私塾 (_ )确凿 (_ )桑椹 (_ )菜 畦 (_ ) 【答案】ji n o tu s sh z o sh n q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尤其注意 “拗”“宿”“凿”“畦”字的读音 246 不必说 _ 的菜畦, _ 石井栏, _ 皂荚树, _ 的桑椹;也不 必说鸣蝉在树叶里 _ ,_ 的黄峰伏在菜花上, _ 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 _ 向云霄里云了。

【答案】碧绿光滑高大紫红长吟肥胖轻捷窜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散文中词语的搭配解答这类题目,不能脱 离语境,根据课文的内容填写即可注意字形要准确,不要写错别字 九、文言文阅读 _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_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_ 无限 趣味 在这里低唱,_ 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 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_,_有人说,何首 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 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 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 得远 247 文中的横线填上词语 248 这段文字描绘百草园景物,详写的是_ ,略写的是 _ 249 全段描写采用了 _ 顺序 两个“不必说 ”内容是先由 _ 写到_ , 然后由 _ 到_ 再到_ 条理非常清楚 250 文段写动物是从 _ 、_ 两方面来写, 其中用 “伏”字写出了黄 蜂的_态,用“窜”、“喷”写出了叫天子和斑蝥的 _ 态,十分生动有趣。

251 “泥墙根 ”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童年时代的四件趣事: _ 、 _、_ 、摘覆盆子 252 摘出文中描绘动植物形、声、色、味的句子各一句 形: _ _ 声: _ _ 色: _ _ 味: _ _ 253 第二段中写我 “拔何首乌 ”主要表现了什么?请简答 254 本段文字主要表达什么思想内容? 【答案】 247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就有 油蛉蟋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 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248 泥墙跟一带整个园景 249 空间低高高低高 250 状态声音静动 251 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 252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油 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253 表现儿童的天真,突出了百草园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乐趣 254 表现了对百草园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整体浏览文章,注意与题目要求 相结合,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247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掌握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即可,注意书写认 真,不要写错别字 248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开头两句“不必说 ” 写百草园整 体,写得比较简略;再写局部“泥墙根一带 ”的四件趣事,写的详细 249 本题考查描写顺序的掌握写景的顺序有时间顺序,如春、夏、 秋、冬 ,早、中、晚等;有空间顺序,如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等;有移步 换景,空间方位转换;有按景物的类别顺序等学生细读文段,可很容易得 出答案 250 本题考查写作角度 “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 在菜花上 ” 写状态;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写了声音;“伏” 字静态写了黄蜂, “窜”、“喷”字动态写了 “天子和斑蝥 ” 251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事件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找出文中 “ 我”在 泥墙根一带的活动,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即可 25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细读文段,很容易摘出文中描绘动 植物形态、声音、颜色、味道的句子 253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段描写的事件按斑蝥、捉蜈蚣、 翻断砖、摘覆盆子都是为了表现百草园充满了乐趣 254 本题考查对文章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本段先用“不必说 也 不必说 单是”两句整体写百草园,已能感受到鲁迅对于儿时趣味描 述时的欣喜然后具体写泥墙根一带“抓虫子、拔野草 ”的不受拘束的玩耍 之乐。

在“我”的眼中,这里的世界是神奇、 生机勃勃、充满乐趣的 因此,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对百草园和大自然的喜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