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研究进展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8649332 上传时间:2021-08-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手术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手术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手术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术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研究进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手术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研究进展 摘要:在搜寻查阅各种国内外与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的相关文献报道等其他各种资料后,本文章中主要整体上论述了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常见的影响因素有管理制度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常见的干预措施有创新管理制度、建设专业化护理队伍、加强风险防控、改善手术环境,以及通过提高针对手术室患者开展的安全管理水平,以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关键词: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医院的几大核心科室之中就包括了手术室,手术室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工作负荷发大、工作节奏快、技术水平要求高、风险高等。这些特点导致了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持续处于高位,护患纠纷更是经

2、常发生。但是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衡量的新标准就包含了手术患者安全这一项,同时这也是医护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所以必须要尽快提升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1。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就是指医护人员在手术前、中、后能够及时有效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种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不安全因素,以避免出现患者安全事故,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的护理工作。对手术室患者进行严格的的安全管理,便于实现对患者手术全程监管以及无缝对接,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所以,要想制定相关有效的护理干预就要全面了解可能影响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的各种因素。1手术室安全管理影响因素1.1环境及仪器设备因素对于一个手术室来说

3、,合理的布局情况、各种仪器设备的清点以及新型高端仪器的使用和维修保养,在某种程度上,与临床手术患者的安全是存在直接关系的。目前已经是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一份研究结果中显示,器械因素及手术室环境因素已经成为了手术室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1.2人员因素影响手术患者安全管理的又一大重要因素就是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护理专业能力低,以及护理对队伍人员不足。在李跃荣的一份调查研究报告中发现,参与调查人员中约有86.96%在手术室犯过错误。Candas等研究调查报告也显示75%护理人员虽然意识到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患者的重要性,但是只有40%的护理人员真正意义上进行了严格的术前安全检

4、查,呈现出较低的执行力。另一方面,护理队伍通常存在护理人员不足且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患者安全的另一危险因素。潘静等研究学者发现,手术室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与患者安全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护理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安全重要性,并且责任感低,那么就会有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比如因手术技术不熟练导致患者术后感染,因为缺少充足的夜间看护造成病人跌落等2。1.3技术因素影响手术室中患者安全,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人员自身的技术性问题。冯玉娟经过回顾性分析发现,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的危险因素就是某些人员存在技术性问题,像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落后,不能及时学习新技术

5、。对于处理突发安全事故能力不足,缺失抗风险能力,在护理管理方面,没有操作性强且合理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如缺少风险防控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创新力不足等。在聂云的研究中显示,在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手术室中引进了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因此也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但是因为护理人员学习能力差异,不能系统的了解新设备新方法,就会容易发生技术性失误,使其成为手术室患者安全隐患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的干预措施2.1改善手术室环境,实现仪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通常提升手术室环境,精细化管理手术室各种仪器设备能够明显降低手术室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概率。许彤经过研究发现, 提升手术室硬件设施

6、水平,选购新设备顶替旧设备,营造无菌手术环境,严格仔细清点手术器械、纱布、缝针、手术刀等都可以将手术中突发事件发生概率降至最低3。经过相关研究的回顾性分析,发现拥有一个卫生整洁、布局合理、光照充足的手术室环境能够帮助手术中的护士集中注意力,提升手术成功率。另一方面,严格检查手术需要用到的各种器械及设备,做好更换和维修工作,提前准备好如吸针板、腔镜袋、脑棉板等各种物品清点设备,都可以将手术物品清点错误发生率从0216降至0 079。2.2建设专科化护理队伍,实施优质护理安全管理的基础就是打造专业化专科化护理队伍,增强护理质量。何秀兴曾提出建立巡回护士标准作业程序,旨在通过程序实现巡回护士标准操作

7、的量化和细化,对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严格要求,包括手术之前积极开展访视工作,手术前做好相关用品的准备,手术当天严格执行交接核对工作,并对患者开展心里健康教育。手术中严格按照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手术后进行回访整理工作。严格实施巡回护士标准化作业程序不仅是护理人员的职责所在,而且也有效避免了护理工作的随意性,降低了护理工作中遗漏和差错的发生率,便于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龙晓红也曾指出,要全方位管理手术室护士,例如定期对其进行技能培训以及专业知识讲座,定期更应无与手术室安全管理相关的知识库,组织人员进行手术经验交流会,对复杂手术的风险防控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以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4。2.3强化风

8、险防控,实施健康宣教手术室患者多渠道的风险防控措施,使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断提高,护理计划也更加全面和完善。健康宣讲帮助护理人员提升风险防控意识,是护理措施更加合理,提高安全性。赵静在一项研究中,选择了150名手术患者,开展了风险预案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方面重要性的研究,通过风险上报制度的干预,有效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极大提升护理满意度。潘玉琴则利用澳大利亚风险管理标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新的风险防控标准有效降低了患者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袁文芳人研究发现,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观察组患者和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4和3,可以看出两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即观

9、察组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3小结手术患者安全是衡量不仅成为了医疗护理质量水平的新标准而且也成为了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的核心问题,所以要必须要尽快加强对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针对手术室医护人员安全管理,不仅能够帮助实现患者手术全程安全监管和无缝对接,也充分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对发生环境、人员、技术及管理制度的研究发现,这些方面都能够影响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当今世界各国,都以改善手术环境、建设专业化护理队伍、加强风险防控及创新管理制度等方式为主要手段,来提升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参考文献1梁丽. 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 337(02):45-46.2谢鸿. 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 015(006):30-31.3田姗姗, 马波. 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01):212.4田姗姗, 马波. 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01):212.-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