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8648360 上传时间:2021-08-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摘 要:随着国家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程质量也越来越突出。正因为如此,我国对建筑行业也提了很多要求。尤其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出台了法律法规。因而,施工单位要响应国家号召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和管理,并结合建筑工程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技术管理措施,保证建筑工程技术能有效落实。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对于现代化建设来说,建筑工程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城市化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建筑技术。随着工程难度的增加和工程质量要求的增长,熟悉掌握更为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成为施工团队最为基本的要求。在后期的工程验收中,想要保证工程质量过关

2、首先应该保证混凝土质量达到一定的要求。想要达到上述要求,首先要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做好混凝土配置、施工步骤,以确保在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质量是可靠的,做到以上几点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使建筑施工得到保障。1 高层建筑的要求及施工特点1.1 高层建筑的结构要求(1)强度。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在结构受力上有明显差别,低层建筑的结构受力主要来自建筑本身重量、活荷载等产生的垂直荷载,相对来说,只要主体结构质量过硬,就不会有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但高层建筑的受力除了垂直荷载外,还有外部作用引发的水平荷载如风力等,要保证水平荷载及垂直荷载都在建筑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就要求高层建筑必须有充分的强度

3、。(2)延性。高层建筑一般都有抗震设计,在遇到强震作用时,抗震设计一方面引导部分强震进行屈服,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筑的延性使主体结构吸收地震的其他力量,并转化成结构的可承受力量。(3)刚度。水平荷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整体建筑的水平位移,而这种水平位移的距离与建筑物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故而,在高层建筑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刚度,只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刚性,才能确保其不受水平荷载的影响。(4)耐久性。建筑的耐久性都有统一的要求,高层建筑的耐久性要求较其他建筑要高很多,相关规范规定,高层建筑必须具备一级耐久年限。1.2 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高层建筑需要进行高空作业,高空作业一是要解决好相关物资及人员

4、的垂直运输,二是要做好高空作业的相关防护措施;高层建筑普遍是工程量较大的建筑项目,而且其造价较低层及多层建筑也要高出很多,数据显示,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大致为多层建筑的6倍,其造价是多层建筑的1.6倍;高层建筑工程量较大,其工期自然也要比其他建筑要长,一般多层建筑的单栋工期大致在10个月左右,而高层建筑在2年左右,这就不可避免要在雨季、冬季进行施工,无形之中增加了施工难度;高层建筑的设备及装饰较多,施工前期要对设备进场、产品订货等有充足的准备,保证施工过程中能随时插入装饰施工,使各项施工按照进度规范进行;高层建筑的深基础开挖工程较为复杂,而且不同的开挖方案对建筑的造价及整体工期有直接的影响,故而

5、高层建筑施工需要对深基础开挖支护技术有较全面的了解;高层建筑一般需要用到多种工种,人员众多,对现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各部门、各单位有序协调,必须充分做好现场的相关准备及管理工作。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2.1 混凝土配比混凝土配比是指单位体积内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比例,确认其比例关系的过程就是混凝土配比。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保证混凝土结构设计强度符合要求、其和易性符合混凝土施工要求、其耐久性符合工程环境要求、其成本满足经济原则。同时,在配比中还应注意:第一,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确定时,施工人员要依据上述要求确定水灰比、单位用水量、砂率。第二,要灵活应用绝对体积法、重量

6、法进行混凝土配比。第三,要严格依据搜集基本设计资料、计算配比、调整及确定配合比的流程进行混凝土配比。2.2 模板施工技术在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利用,模板施工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应当得到重视,模板施工技术施工工序复杂,其中制模、拼模和和模等任何施工的步骤和环节存在问题都会造成房屋建筑工程存在很大的质量问题,如变形、漏浆等,对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以及强度产生不良影响。在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前,相关的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对现场的各项技术和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模板施工的流程进行明确,以此尽可能减少施工中出现的误差。除此之外,施工人员组合安装模板的时候,首先要

7、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图纸,根据图纸的具体设计和要求开展各项施工工作,对设计图纸进行整体性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助于促进施工人员对整个房屋建筑的掌握。2.3 混凝土拌制技术混凝土拌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以下技术要求进行拌制:第一,混凝土原材料重量记的允许累积偏差要满足水泥、外掺料误差在1以内,粗细骨料误差在2以内,水、外加剂误差在1以内。第二,要合理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搅拌时间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施工人员还要合理控制搅拌时间。但是不同搅拌机械的规格、型号并不相同,在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时,施工人员还应充分考虑搅拌机械的特性。第三,还要合理控制

8、混凝土原材料的投料顺序。一般来说,投料顺序的确定要满足能保证混凝土搅拌质量,减少叶片磨损、水泥飞扬等要求。比如可按照粗细骨料、水泥、微细分、加水、减水剂的顺序进行投料。但是施工人员要依据工程实际,合理调整混凝土搅拌顺序。2.4 浇筑技术(1)基础浇筑。混凝土基础浇筑在房屋建筑中多数应用在条形结构、大面积以及阶梯状方面。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首先需要在木板的两侧做好标记,让浇筑按照不同层次、不同阶段来实施,以此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要对收缩和膨胀现象做好充分的考虑。与此同时,浇筑杯口处模板位置的混凝土,要尽量保证两端对称,倘若两端不对称,就会有一端混凝土过重,导致芯模上升,最终使施

9、工产生较大的问题和麻烦。(2)力墙浇筑。力墙浇筑的基本方式为流水线和长条形。对剪力墙面实施浇筑,整个过程务必要保持匀速,不能过急或过缓,然后浇筑墙体,在浇筑的整个阶段,都要保证混凝土浇筑厚度的合理性。振捣力度要控制好,按照规定的标准实施,否则将会因为振捣力度太大而使得混凝土出现损坏。在建筑中,应当尽可能将混凝土浇筑对剪力墙结构的影响降到最小,这是对钢筋保护层稳定性最基本的保护。(3)钢筋位置浇筑。主梁结构是钢筋最密集的部位,在这一部位中,钢筋数量太多,并且整体的体积很大,从而使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难度加大。钢筋位置混凝土的浇筑,所需要的材料为水泥与细石,并采用人工振捣的方式。2.5 养护技术养护是

10、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施工人员应做好最后一个施工环节,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第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通常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且在混凝土初凝前就要进行养护。养护持续时间的确定要依据混凝土组成及配比、环境温度及湿度等灵活选择。如果是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则应保证养护时间不少于一周。如果是地下室底层、上部结构首层柱等部位,养护时间应超过三周。第二,灵活选择养护方法。常见的洒水方法有洒水养护、蓄水养护、覆盖保湿养护、涂刷养护剂养护、冬季蓄热养护。具体在选择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比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裸露表面应采取覆盖养护方式,并不间断地

11、进行24小时养护。又如对于柱、墙混凝土可采用洒水养护方法。如有必要也可采取覆盖养护、喷涂养护等方法。总之,一定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养护方法。3 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3.1 裂缝裂缝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不管是大裂缝还是小裂缝,出现了之后都会给工程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并且裂缝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会导致更多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产生巨大的损失。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时,混凝土内部结构性能会下降,整体承载力也会降低,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从而减少裂缝。3.2 露筋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露筋是一

12、个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混凝土结构包括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和钢筋的结合可以保证建筑具有良好的强度,混凝土也具有更好的黏结性,提升整体的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外露会影响混凝土的完整性,对混凝土造成损害,从而给建筑工程带来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具有高黏度的混凝土,将混凝土和钢筋混合,保证两者的充分接触,从而有效避免露筋,如果混凝土的黏合度较差,则难以覆盖住混凝土,从而出现露筋等质量问题。3.3 麻面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经常会出现缺浆、麻面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整体质量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却给建筑物的美观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麻面的出现主要是混凝土的调配不达标、混凝土模板

13、表面不够光滑等,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混凝土的使用,减少麻面现象,保证建筑物的外观不会受到太多因素影响。4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措施4.1 控制施工材料质量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使用量较大,材料的质量决定了整体的施工质量。水泥是混凝土施工的必备材料,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保证水泥的质量达标。此外,还需要做好经济成本的计算,减少支出成本。骨料也是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在选择骨料时要保证骨料满足施工要求,水的应用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要注重水的pH值以及离子含量等,在使用时要做好水质的检测,选择合适的水,防止由于水质的影响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禁止使用海水以及

14、一些未经处理的水。4.2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若想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施工单位就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混凝土技术的施工标准,保证每一项混凝土施工技术都符合标准。首先,在制度中应当要求技术总工程师做好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检查、监督,确保混凝土施工能达到质量要求。同时,还应当要求技术人员做好交底工作,确保能向施工人员讲解清楚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细节、流程等。其次,在管理制度中还应当对各种混凝土技术提出要求,并明确相关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约束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最后,在制度中还要明确各方职责,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成效。4.3加强对施工工序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加强对于施工工序的管

15、理工作,这样可以保证整个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也要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工作,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搅拌比例符合实际的要求,搅拌的工序符合标准,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问题;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阶段中,要有专业的人员来负责,要将浇筑工作形成常态化的制度,并且要记录好混凝土的情况,保证混凝土表面可以一直保持湿润,在夏季和冬季的浇筑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在夏天太阳的直射时间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温度相较于往常比较高,因此,要通过利用湿润的麻袋来放在混凝土的外表面,从而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水分蒸发的速率,确保混凝土可以保持一个比较湿润的状态;由于冬天的温度会比较低,如果温度低于五摄氏度

16、,则需要草帘覆盖在所浇筑混凝土上,以此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并且温度较低时不需要再进行浇筑养护。在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倘若发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就要及时地向领导汇报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最大程度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4.4 强化混凝土浇筑工艺混凝土浇筑工艺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质量高低,混凝土浇筑应坚持一气呵成的原则,但是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体积较大,无形之中增加了浇筑的难度,高层建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可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法,但不论怎么分层,都需要严格把控间歇时间,要在严格控制间歇时间的基础上通过多人协作,一次性将混凝土浇筑完成,只要这样,才能避免混凝土因中途间歇时间过长造成的弹性模量增加,才不至于影响混凝土的强度,避免裂缝等其他问题的发生。另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派专人进行监督,对混凝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