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8648352 上传时间:2021-08-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及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及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及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及防治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及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及防治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摘要: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施工过程,而且从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要作用来说,施工中都需要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从混凝土的质量、运输、浇筑及施工细节等方面都要把握好,只有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好了,才能避免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工程承包商的声誉。本文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及防治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防治措施前言:伴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事故屡有发生。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烂根、麻面、蜂窝、孔洞等质量问题,加上施工遇上

2、冬夏等特殊季节时面临的问题更多,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概括性地总结和论述了混凝土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1、原材料质量差由于混凝土工程中水泥、粗细骨料等原材料使用数量庞大,施工规范规定的质量检验方法存在检验周期长、操作复杂、费用高及取样代表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主要依靠有关管理人员的工程经验进行判断,因而出现此类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大,特别是砂、石的含水率、杂质及不合理级配等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指标更难以控制。2、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虽然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已经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但是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仍然不容乐观。有些

3、搅拌站一味追求低成本而采用低配比,造成混凝土配置强度过低;混凝土搅拌站在雨季不及时扣除砂石中的水分,或使用的粗骨料强度指标不合格,或者使用外加剂的方法不当;有些施工单位还在到场的商品混凝土中加水导致水灰比过大。这些因素都会使得混凝土拌合物质量下降。3、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的错误行为振捣过程中的漏振、过振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离析等现象;养护不好的混凝土强度低、抗裂性差;错误的浇筑顺序等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二、混凝土构件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一)蜂窝麻面混凝土工程中我们经常看到在混凝土表面有许多大小不一、深度小于保护层厚度的小孔,这就是蜂窝。在某处,蜂窝聚集较多就形成麻面。虽然少

4、量的蜂窝麻面对混凝土结构影响不大,但它严重影响了混凝土构件的观感,对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抗渗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产生原因(1)模板处理不当。模板表面粗糙不平并粘有泥土、十混凝土等杂物;模板缝没有堵严;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或局部漏刷;用水量大,塌落度过大,模板为钢模或塑料板不吸收水分,水分蒸发后在混凝土表面留下较多气孔;拆模过早或拆模不当造成混凝土边角损坏或表面被粘坏。(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水泥用量不足,砂率过小,粗骨料级配合不合理;砂浆少,水灰比小,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拌和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3)浇筑时混凝土倾落高度过高,混凝土下料不当,造成粗骨料与砂浆离析、跑浆,砂浆没能有效填

5、充粗骨料缝隙。(4)振捣不密实、漏振或过振出现漏浆或离析泌水;振捣中产生气泡未及时有效排出。(5)钢筋配筋率较高,粗骨料粒径太大或混凝土坍落度过不等影响混凝土振捣。2、防治办法(1)混凝土入仓前要认真检查已安装模板支撑的牢固性及相邻模板之间的缝隙是否堵好,检查模板是否清洗十净,脱模剂涂刷是否均匀。仓内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合理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水泥用量一般不宜少于250公斤/立方米;水灰比可控制在0.520.55,塌落度可控制1-3公分。为减少用水量,满足混凝土和易性要求,可适当掺加减水剂。混凝土应选用级配良好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板厚的1/2或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

6、/4,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粒径最大不能超过10公分。合理控制砂率,优先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不得低于2分钟,搅拌要均匀。(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混凝土入仓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设置专人将靠近模板边的粗骨料摊到中间,以免形成蜂窝麻面。(4)混凝土入仓后,振捣棒移动间距不能超过作用半径的1. 5倍,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及对接螺杆等,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振捣时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冒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为宜。混凝土须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5)处理麻面时首先要将油脂脱模剂去除,用清水将麻面表面冲洗

7、十净。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混凝土的一致,采用7:3的灰自水泥与细砂按照灰砂比为1:21:2.5进行调配砂浆。按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内,即压即刮平。24小时后,再用细砂纸打磨,用水冲洗十净即可。(二)混凝土裂缝1、产生原因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在尚未受荷载作用时,混凝土硬化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形,形成竖直裂缝、水泥石裂缝、骨料裂缝等微细裂缝(宽度小于0.05mm)。混凝土表面或內部山于混凝土硬化凝固时产生的大量水化热作用,或不均匀收缩变形、沉降、干缩、温度变化、结构应力变化、结构约束变化时也会产生各种裂缝。当受压荷载在30%70%极限强度时,裂缝逐渐开始扩展并增加;当荷载在

8、70%90%极限强度时,裂缝显著扩展并迅速增多,裂缝相互串联自至混凝土完全破坏。2、防治办法一般根据不同裂缝的成因类型和开缝宽度, 采用涂抹法、贴补法、充填法、锚固法、灌浆法等进行防治。选用的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浆液、丙烯酸橡胶、聚氯乙烯胶泥、土工布、比水橡胶、紫铜片等。(1)塑性收缩裂缝防治修补。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山于风吹晒水分迅速蒸发变十,体积缩小变形,产生不连续、多为对角线方向的较短裂缝。严重时也有可能互相连通,配有钢筋时裂缝方向会有改变。防比塑性裂缝一定要注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和施工期的防风防晒,洒水养护,表面覆盖,掺加适量引气剂减少裂缝。其修补一般采用涂抹法,选用水泥浆、环氧浆液、丙

9、烯酸橡胶、聚氯乙烯胶泥等材料涂抹封堵,处理死缝。(2)混凝土浇筑完成数月后,体积收缩形成龟裂状的十缩裂缝。影响因素有:骨料颗粒收缩、含水量增加收缩、水泥浆缩水收缩、减水剂、缓凝剂、过量的引气剂、湿养龄期不够等等。防治时应注意预防和处理。防治温度裂缝,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控制温度,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加强保温养护措施,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产生裂缝。(3)超载或设计不当引起的裂缝。混凝土裂缝一般发生在拉引力区,裂缝一般平自规则。缝宽小于允许开展宽度时,一般不处理,否则要进行加固补强处理。结语总而言之,混凝土工程中的质量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我们应针对混凝土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另外,我们还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积累施工经验,对待建筑施工,毫不懈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参考文献:1李成杰: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问题及控制方法的探讨,科技资讯,2015年19期2陈云习:混凝土桥梁几种常见裂缝的成因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年06期3杨丹华 张秋萍:浅析桥梁裂缝产生原因,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年09期-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