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二(二模)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88642043 上传时间:2021-08-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二(二模) 历史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二(二模) 历史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二(二模) 历史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二(二模) 历史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二(二模) 历史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丹东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二(二模) 历史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二(二模) 历史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历史试卷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三星堆文明是距今4800年至3100年长江上游巴蜀地区的早期文明,其中出土的太阳轮、黄金面具等颇具异域风情;而出土的陶器、玉器及青铜器上

2、的云雷纹和铭文,无论形制还是风格又带有较明显的中原文化和江汉平原文化因素。这有力地证明了其手工业的发展水平领先世界 古蜀地区已同其他地区有文明的交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显著特征 长江流域亦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A. B. C. D.2.王家范指出:“自汉而后两千年,国家控制方略时有变异,由秦开创的大一统体制则一脉相承,分久则必合。然追究秦制,由涓涓之流汇成江河,实为春秋战国社会变迁的集大成者,其变由来已久。”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国家控制方略完全传承秦制 B.秦制是由一系列变迁构成的 C.商周封建是秦大一统的基础 D.中国大一统体制具有传承性3.唐朝时,佛教的华严宗提出,唯心回转善成门,或善

3、或恶,皆由心之转变;道教认为,境为心造,只有收心,使其一尘不染,超凡脱俗,才能向静和虚无的心体回归;韩愈亦有“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周密)”之言。这体现了A.佛道儒思想同源共生互动 B.三教道德教化的社会作用 C.心学在唐代的影响力较大 D.儒学社会主流地位的动摇4.宋政府规定,在蜀盐区煮井大为监,小为井,“监则官掌,井则土民干鬻。如其数输课,听往旁境贩卖,唯不得出川峡”。这表明宋代A.民间制盐业得到政府的支持 B.因食盐资源短缺而强化管理 C.蜀盐的产销基本由政府控制 D.食盐产地主要集中在西南部5.16世纪中期以来,在中国沿海诸省“富家以财,贫家以躯”,这种船户与舵手之间的雇佣关系成为

4、海上航运业的主要形式。每年春夏,“怀资贩洋”的海商以及充当“篙师、长年”的“入海求衣食者”,数以十余万计。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A.对外贸易的繁盛 B.朝贡贸易的中止 C.雇佣关系的普及 D.抑商政策的解除6.表1记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部分事件。表1中事件表明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B.中国各阶层深受民主思想影响 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清政府封建统治缺乏群众基础7.图1是日本人中岛真雄于奉天(今辽宁沈阳)创办的报刊盛京时报中的一篇报道。据此可知A.盛京时报社会影响力有限 B.皇姑屯事件的报道缺乏真实性C.盛京时报具有政治引导性 D.中国军民愤起反抗日本的侵略8.1945年11月7日,中共中

5、央发出指示:“务使整个解放区,特别是广大的新解放区,在最近几个月(冬春两季)发动一次大的减租运动,普遍地实行减租。”中共中央发动此运动意在A.取得解放战争胜利 B.保卫巩固解放区 C.进行民主政权建设 D.废除土地私有制9.图2为1953年吉林省延吉县龙井市人民文化馆前的一幅宣传画。画中用中文与朝鲜文写着同样的宣传标语。这说明当时新中国A.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D.贯彻落实人民民主原则10.1982年,深圳政府率先实行价格闯关,调高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差价,对企业下放定价权和实行一定幅度的浮动价格。这项制度A.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体制 B.全面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改变了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 D.打破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束缚11.历史是古希腊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公元前425年)的作品。据统计,书中引用神谕八十五次,涉及四十三个故事,但书中不同的人对神谕的理解,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可能引起完全相反的结果。据此解释合理的是A.历史史学价值颇高 B.希罗多德否定神的作用 C.历史蕴含人本特征 D.希罗多德认同民主政治12.现代国家“是由人们组成的一个社会”和“为了谋求、维护和增进公民们自己的利益”,教会是人们自愿组合的团体,人们加入这个团体,是因为他们认为能够用上帝可以允许的方式礼拜上帝,以达到拯救灵魂的目

7、的。其核心思想是A.主张信仰得救 B.实行政教分离 C.建立民主教会 D.建立民族国家13.十月革命后,列宁强调说:“社会主义革命不会仅仅是或主要是每一个国家革命无产者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的斗争。不会的,这个革命将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一切殖民地和国家、一切附属国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战争。”这表明列宁A.主张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 B.旨在领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D.号召无产阶级同本国资产阶级联合斗争14.二战之前,人权一直被认为是纯粹的国内管辖事项,很少受到国际法的制约。二战后联合国宪章增加了七项关于人权的条款,1948年联大又通过世界人

8、权宣言,对联合国宪章人权条款作出权威解释。这说明A.各国人权保护的权力已经转让 B.二战后国家主权受到严格限制 C.人权的国际保护得到一致认同 D.人权保护.上升为国际条约义务15.1980年,美国为报复苏联入侵阿富汗没有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夏季奥运会;1984年夏,苏联抵制在洛杉矶举行的夏季奥运会;从1952年后,因国际奥委会承认台湾,新中国一.直抵制奥运会直到1984年。这表明当时A.美国承认了“一个中国”原则 B.奥运会导致了美苏冷战的形成 C.国际体育领域受政治因素影响 D.美苏对抗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16.图3反映了世界贸易组织统计的RTA(区域贸易协定)数量变化。对图3解读正确的是A.

9、经济区域化是全球化的阻力 B.经济区域化不断加速发展 C.促进了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开始出现逆全球化的趋势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均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 公元337年,慕容皝称燕王,先后击败段氏鲜卑和宇文鲜卑,统一辽西鲜卑三部,又先后击败来犯的高句丽和后赵政权。公元342年,慕容皝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承认东晋的宗主国地位,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开始推行改革。永嘉以来,中原离乱,慕容皝大量收罗汉族流民,“躬巡郡县,劝课农桑”,并下诏“贫者全无资产,不能自存,各赐牧牛一头沟洫溉灌,有益官私,主者量造,务尽水陆之势”。其次,

10、改其父慕容廆时为流人所设侨郡为侨县,官员仍选任汉官,但由其任免。慕容皝在龙城设“东庠”,命“儒学该通”的平原人刘赞为祭酒,招贵族子弟和庶族地主子弟入学,慕容皝著太上章典诫作为教材,甚至亲临讲授,所教子弟多达千余人。同时还“亲临东庠考试学生,其经通秀异者,擢充近侍”,对未通过考核及“不任训教者,亦除员录”。摘编自陈鹏论十六国时期前燕辽西地区的移民及民族交融(1)根据材料,概括慕容皝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慕容皝改革的积极作用。(7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1871到1910年,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与各种名目的社会主义思潮混杂,一

11、起涌入中国。早期接触和传播社会主义的人物或群体中,有清政府派赴欧洲的外交官员、在华的西方传教士、留日学生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等。他们对社会主义要义的认识是有限的。不同的人群以不同的目的,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来介绍探索宣传社会主义。如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探索传播社会主义,是为实现“三民主义”,满足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摘编自李文坛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早期传播(1871-1910)材料二 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社会主义既有许多不同的派别,又有空想和科学之分,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下,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向坚定的共

12、产主义者。他们开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李大钊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即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摘编自刘国新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899-1921)(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传播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思潮的早期传播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我国环保工作重心在于如何防治工业发展过程中“三废”排放,促进“三废”的循环利用,但囿

13、于相关技术尚不成熟,环保工作进展不大。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大跨步地发展。1983年,在中国环境保护第二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国环境保护的总方针、总政策,并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1986年,农村生态环境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农业污染的关注。1995年,首批对污染企业排污的生态补偿管理制度于浦东落地,制度本质是对新、改、扩项目征收排污费用,意味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由污染治理向生态补偿转变。1998年起,基于财政支付的对森林、草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逐步建立。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生态补偿制度日趋完善。然而,“政府主导,财政出资”的生态补偿模式存在局限性,中国已经开始生态系统服务建设多元化模式探索,关键是主体、资金、方式多元化,即更多依靠企业、贤达、民众的共同发力,激发潜在动力。摘编自王思博等新中国70年生态环境保护实践进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并说明其意义。(9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整理自川北稔(日)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从表2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持论有据,知识准确,表述清晰。)(12分)-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