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88641259 上传时间:2021-08-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关于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选)关于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选)关于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选)关于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选)关于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关于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关于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 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值得十分关注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以下仅就其中的四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对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状况应当做出什么样的客观估计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干部职工实行统一工资制农民实行工分制平均主义盛行个人收入差别很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分配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尤其是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明确参与分配社会上收入差距明显拉开。由于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个私经济获得了发展新的财产关系开始出现收入分配方面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并开始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那么当

2、前我国个人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呢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现在通行的衡量收入整体差距的重要指标可以比较有效地预示收入分配出现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一般说基尼系数低于属于收入分配过分均等在之间属于收入分配正常差异状态高于属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超过则反映收入分配极度不平等极易导致社会不稳定甚至出现动荡的局面。据统计年我国城乡居民合计的收入基尼系数为从城乡居民整体状况看我国的收入基尼系数高于已经处于差距过大状态到达危险边缘。但是如果按城镇与乡村分别计算情况则完全不同。城市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为乡村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为无论是城镇或乡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均在合理、正常的区间。 那么为什么城乡整体计算与分别计算差别如此之

3、大、情况迥然呢这主要反映出中国目前仍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城镇与乡村差别很大尤其是改革开放年来城市经济发展迅猛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差距虽有拉大但总体上还处在正常状况而乡村发展相对滞后广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乡村内部差距拉大而且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得更大。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上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居民心理状态也充分反映了中国当前收入分配关系中的复杂状况和深刻矛盾。有些同志提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可能存在低估了实际收入差距的现实因为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因怕露富而通常会被低估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因浮夸而被高估。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另外从目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状况看还存在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中国当前阶段收入

4、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绝大多数居民收入水平或多或少普遍提高基础上的差距拉大 第二当前收入分配存在明显的城乡分化、地区分化和行业分化等特征问题最大的是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据统计比较在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上我国已经超过几乎所有国家 第三我国低收入的贫困阶层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在农村主要是贫困地区农民在城镇主要是效益差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在职或下岗职工及部分鳏、寡、孤、独、病、残等社会弱者。 二、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基本因素是我国分配方式变革的结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收入差距特别是初次分配差距的拉大是一种必然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合理

5、的收入差距是一种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效益提高有利于激发个人资本投入和智力投入的积极性的发挥是符合改革初衷(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的。但是目前我国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差别的扩大并不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结果而是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甚至非法因素。特别是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合理性”与“合法性”存在质疑。主要原因是 第一初次分配中存在严重的不平等、不公平。最突出的表现是一一些部门、行业和个别社会成员垄断经营或竞争初始条件的不平等分割获得了垄断利润和高额利润二改革不到位凭借“行政权力”实施超额分配三特殊的产业与地区差别政策使某些行业、某些地区先富了起来。 第二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作用严重缺失。对高收入进行调

6、节并对低收入实施转移支付是缓解收入初次分配矛盾的基本手段也是收入再分配的基本功能。但是这方面改革没有到位功能作用缺位政策措施苍白。首先对高收入者调节不力“逃税”、“避税”严重处罚无力。对低收入者有效保障基础薄弱执行中扶助缺失致使相当一部分贫困者难以获得有效援助。 第三收入分配货币化程度低透明度不高加之腐败蔓延使一部分社会成员能够轻易获得“灰色收入”、“非法收入”从而造成了一批暴富者。 三、要不要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针 收入分配中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无疑是一个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必须要讲求效率无效率的经济和社会是不会有生气、有活力的。而要使经济

7、能够持续发展、社会保持稳定又必须使收入分配相对公平形成合理结构。党和国家通过我国的多年实践总结特别是汲取过去搞平均主义弊端的教训在总结改革开放后由于某些分配不公造成的社会危害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针应当讲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积极意义的理论进展和政策突破。理论界有些同志对这一方针提出了质疑主要观点有两个一是认为这一方针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的初始阶段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应当改变这一提法二是认为效率优先分配的天平便会向优者、强者倾斜就会危及广大公众的利益损害社会公平。 我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针是比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进

8、程中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因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按年完成这一阶段任务计算从年起才过了不到年至少还需要多年时间。在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只有高效率才会产生高回报这是建立市场经济内生动力的必要激励机制也是对过去平均主义的扬弃。但是走共同富裕又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不过这是一个长过程而且必须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整体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而“兼顾公平”就是促使个人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公平化从量变向质变逐步转换的一个平衡各方收入水平的良性调节器。因此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针就是坚持有中国特色的

9、社会主义分配模式。实践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这一分配方针的正确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要更好地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收入分配方针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各种要素多元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规范多元化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办法划清合理、合法与非合理、非合法界限提高其分配透明度同时要进一步对“按劳分配”进行新的探索对“劳动价值”给予新认识、新内涵为“劳动”参与分配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要十分重视现有收入分配中的制度缺陷和操作缺陷解决好秩序混乱和调节不力的问题。 四、如何加强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与其它资源的配置一样也必须坚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基本观点这也是真坚持市场

10、化还是假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根本区别。但是市场并非万能必须要有政府宏观调节相匹配才能达到合理性要求。因此在收入分配调节上还是要按照“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节为辅”的原则或者说是“市场第一政府第二”的原则。厉以宁教授提出的“第三调节”概念也是一个好观点。收入分配中加入社会调节因素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和文明社会优势的发挥。这种非功利性、非强制性的收入再分配比较好地体现了社会公德性。作为政府除了对“第一调节”概念要做规范外对“第三调节”概念也应从政策上和制度安排上给予鼓励、引导、支持和规范。 从政府调节讲其作用重点是完善和强化三大方面一完善和强化税收调节政策措施二完善和强化社会等保障制度和政策措施三完善和强

11、化对特殊群众的扶贫政策措施。 从当前讲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全面解决市场秩序混乱和分配中的不合法问题同时要强化政府的再分配功能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加强收入调节防止收入差距不合理扩大。具体讲应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关心贫困群体利益切实保护低收入者基本生活。也就是说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因下岗、失业而导致的贫困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收入分配中低收入底线切实落实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农民进城务工利益保障加强对特殊贫困群众的直接救助与扶持力度。 二整顿市场秩序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强化对非法收入的整治力度。即加紧治理旧体制留下的部门、地区不合理政策深化改革扫除体制漏洞从源头消除“权力”分配整顿市场秩序规范竞争

12、环境堵塞非法经济活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化对机构和人员的经济监督。 三建制立章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调节和监督。应当积极建立规范、完整的薄记体系实现收入透明化进一步完善收入所得税制度强化对高收入者征税力度积极研究建立开征对个人财产征税的制度通过政策优惠鼓励高收入者向公益、慈善事业提供捐助。 四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调控防止城乡、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为此要加快城市化进程调整农村产业发展政策加大清理“三乱”力度在税费改革基础上建立彻底解决农民负担的制度性约束机制结合西部大开发加大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中西部地区自身竞争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及其它经济援助手段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持。 第 7 页 共 7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