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情境下不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

上传人:狼*** 文档编号:188293712 上传时间:2021-07-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挫折情境下不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挫折情境下不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挫折情境下不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挫折情境下不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挫折情境下不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挫折情境下不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挫折情境下不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 文献综述1 1.1 挫折与挫折情境11.1.1 挫折与挫折情境的概念11.1.2 关于挫折情境的研究11.2 归因风格21.2.1 归因风格的概念21.2.2 归因风格的研究方法2 1.3 攻击性31.3.1 攻击性的定义31.3.2 攻击性的测量4 1.4 挫折情境、归因风格与攻击性的关系41.4.1 挫折与攻击性的关系41.4.2 归因风格与攻击性的关系51.4.3 挫折与归因风格的关系5 1.5 研究课题的启发51.5.1 问题的提出51.5.2 研究假设6 1.5.3 研究课题的意义62 研究方式及手段 62.1 研究目的62.2 被试62.3 研究工具72.3.1 归因风格的

2、测量7 2.3.2 攻击性的测量7 2.3.3 挫折情境的创设7 2.3.4 情绪自评卡72.4 实验设计82.4.1 预实验82.4.2 正式实验83 研究结果83.1 挫折情境下归因风格对攻击性的影响83.2 挫折情境下归因风格对攻击性的影响94 讨论 104.1 挫折情境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分析104.2 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分析105 研究结论 116 不足与展望116.1 研究不足116.2 展望12挫折情境下不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摘要: 近些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热点,校园霸凌使原本瑰色的学生生活蒙上了灰霾,不论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校园暴力都在他们的

3、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无论是校园暴力还是校园犯罪,大多都是由个体攻击性所引起的,因此,研究个体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成为了刻不容缓的研究命题。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维多向归因量表测量被试的归因风格,将被试分为内归因组和外归因组,采用模拟挫折情境的实验法,探讨挫折情境是否会导致大学生攻击性的变化,以及在挫折情景下,归因风格是否会对大学生的攻击性产生影响。研究表明,在有无挫折情境下,大学生的攻击性有显著差异,相同情境下,不同归因风格大学生的攻击性有显著性差异,归因风格与挫折情境对攻击性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关键词:攻击性;挫折情境;归因风格;大学生 The influence of a

4、ttribution style on aggressionof college students in frustration situations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ampus violence has attracted the medias attention. Campus bullying has cast a haze over the beautiful student life. Campus violence has left an indelible shadow in the minds of both the bully and t

5、he bullied. Both campus violence and campus crime are mostly caused by individual aggression.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ividual aggression. This study took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easured the attribution style of the subjects through the multidi

6、mensional multi-directional attribution scale, divided the subjects into internal attribution group and external attribution group, adopted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of simulating the frustration situation, and measured the change of aggress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subjects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7、of frustration situ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ggress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frustration, an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ggress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attribution styles in the same

8、context.Keywords:frustration situation;attribution style;aggressiveness1.文献综述1.1 挫折与挫折情境1.1.1 挫折与挫折情境的概念人在一生中难免经历挫折,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对挫折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国内有学者朱智贤对挫折做出这样一番解释:挫折是个体在从事一项活动时,遇到阻碍或干扰而导致动机无法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一种情绪状态。1弗里德曼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挫折:挫折是一种干扰或阻挠目的的外在刺激情境,这种刺激可能是人为的,也可能是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造成的。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如被别人使绊子、出门遇到下雨没有带

9、伞、向别人求助而被拒绝等。也有学者认为,挫折的内涵包括挫折情境和挫折感受,挫折情境是挫折感受的来源,在经历了挫折情境后人们将产生一种复杂的负性情绪。综合各家观点,挫折是指个体在完成任务时遇到困难或障碍而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挫折情境可定义为妨碍个体动机的实现、需要不能满足从而使个体感受到焦虑、痛苦、失望等负性情绪的一种情境。1.1.2.关于挫折情境的研究1.1.2.1 国外的研究对于挫折情境的创设,国外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设计,如贝尔科维茨在研究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时,采用了难度很大的猜谜任务设计,以模拟出挫折情境,库利克和布朗则通过直接告知被试任务难度来创设挫折情境;也有一种挫折情境的创设为回

10、忆挫折,即令被试回忆挫折事件从而唤醒被试的挫折情绪或生理反应,但由于回忆时所体验到的情绪与正在经历挫折时的情绪会有不同,被试的情绪差异更加难以控制。国外学者斯塔格纳对挫折情境下了一个操作定义:在经历过两个简单的任务之后遇到一个难度很大无法完成的任务时,个体就会产生挫折感。1.1.2.2 国内的研究国内学者王玉龙2根据斯塔格纳的操作定义设计了一个猜字游戏,让被试进行三次的猜字任务,三次回答均为正确则视为成功。其中前两次为简单的字谜,而第三次无论被试如何作答都会反馈回答错误,让被试体验到挫折感。而袁加锦3设计的是一个以数三角形个数为任务的情境,共20张图片,即给被试呈现包含着不等个三角形的复杂图形

11、,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数出三角形的个数被输入,之后将给予正确或错误反馈。为了不引起被试的怀疑,将在低中难度的图形之后给予正确反馈,而在难度很大的图片后给予错误反馈,一共有2个正确反馈18个错误反馈。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挫折情境主要通过任务难度、任务时间来设置,以达到让被试经历挫折产生负面情绪的目的。1.2 归因风格1.2.1 归因风格的概念 归因是指个体推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导致原因或对事情的结果的原因做出诠释的过程,而归因风格则是指个体在早期的经历与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一贯的思维习惯,一般可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如有的人在完成任务时喜欢将任务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能力等,则被称为内归因;而有的人在完

12、成任务后习惯于将任务的结果归为外部因素的影响所致,如任务的难度、运气等。 海德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将归因方式分为两种,他认为人们对于行为或事物的归因方式有内归因和外归因,内归因即归因内部原因,外归因即归因于外部因素。琼斯和戴维斯则在海德归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们通常根据个体的外在行为来推断一个人的内在特征或动机,即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处于本身意愿时,人们将认为这是个体内部特征的体现。凯利则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他认为人们在对行为原因或事物结果进行分析时往往先收集三个方面的信息,即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和差异性信息,并通过对这三种信息的分析将归因结果归为三种形式:客观刺激物、行为者本身和情境。韦纳在结合了海德和罗特的理论后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他把人们通常对自身的成功或失败归因归结为六种因素: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身体状态和其他,并将归因方式归为三个维度:内外控、可控性和稳定性。他认为不同的归因方式将会影响人们的活动状态,如内外控影响人们对失败或成功的情绪体验,可控性影响人们今后的努力程度,稳定性影响人们对结果的预期4。1.2.2 归因风格的研究方法自我报告法也称问卷调查法或量表测量法,是测量归因风格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即采用事先经过标准化的问卷,要求被试对其所列问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回答。量表的优势在于它能将结果标准化、数据化,十分直观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