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d****e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87.64KB
约10页
文档ID:188197263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_第1页
1/10

G B5 0 0 9.2 5 72 0 1 6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及异构体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动植物油脂、 氢化植物油、 精炼植物油脂及煎炸油和含动植物油脂、 氢化植物油、 精炼 植物油脂及煎炸油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 F F A) 含量大于2%食品样品的测定 2 原理 动植物油脂试样或经酸水解法提取的食品试样中的脂肪, 在碱性条件下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生 成脂肪酸甲酯, 并在强极性固定相毛细管色谱柱上分离, 用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 测定, 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水为G B/T6 6 8 2规定的二级水 3.1 试剂 3.1.1 盐酸(HC l, 2 0=1. 1 9) : 含量3 6%3 8% 3.1.2 乙醚(C4H1 0O) 3.1.3 石油醚: 沸程3 06 0 3.1.4 无水乙醇(C2H6O) : 色谱纯 3.1.5 无水硫酸钠: 使用前于6 5 0灼烧4h, 贮于干燥器中备用 3.1.6 异辛烷(C8H1 8) : 色谱纯。

3.1.7 甲醇(CH3OH) : 色谱纯 3.1.8 氢氧化钾(KOH) : 含量8 5% 3.1.9 硫酸氢钠(N a H S O4) 3.2 试剂配制 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m o l/L) : 称取1 3. 2g氢氧化钾, 溶于8 0m L甲醇中, 冷却至室温, 用甲醇定 容至1 0 0m L 石油醚-乙醚溶液(1+1) : 量取5 0 0m L石油醚与5 0 0m L乙醚混合均匀后备用 3.3 标准品 脂肪酸甲酯标准品: 种类参见表A. 1, 纯度均9 9% G B5 0 0 9.2 5 72 0 1 6 2 3.4 标准溶液配制 3.4.1 脂肪酸甲酯标准储备液: 分别准确称取反式脂肪酸甲酯标准品各1 0 0m g( 精确至0.1m g) 于 2 5m L烧杯中, 分别用异辛烷溶解并转移入1 0m L容量瓶中, 准确定容至1 0m L, 此标准储备液的浓度 为1 0m g/m L在(-1 84)下保存 3.4.2 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中间液(0.4m g/m L) : 准确吸取标准储备液各1m L于2 5m L容量瓶中, 用 异辛烷定容, 此混合标准中间液的浓度为0. 4m g /m L, 在(-1 84)下保存。

3.4.3 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工作液: 准确吸取标准中间液5m L于2 5m L容量瓶中, 用异辛烷定容, 此 标准工作溶液的浓度为8 0g/m L 4 仪器和设备 4.1 气相色谱仪: 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4.2 恒温水浴锅 4.3 涡旋振荡器 4.4 离心机: 转速在0r/m i n 40 0 0r/m i n之间 4.5 具塞试管:1 0m L、5 0m L 4.6 分液漏斗:1 2 5m L 4.7 圆底烧瓶:2 0 0m L, 使用前于1 0 0烘箱中恒重 4.8 旋转蒸发仪 4.9 天平: 感量为0.1g、0.1m g 5 分析步骤 5.1 试样制备 5.1.1 固态样品 取有代表性的供试样品5 0 0g, 于粉碎机中粉碎混匀, 均分成两份, 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中, 密封并标 识, 于04下保存 5.1.2 半固态脂类样品 取有代表性的样品5 0 0g, 置于烧杯中, 于6 07 0水浴中融化, 充分混匀, 冷却后均分成两份, 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中, 密封并标识, 于04下保存 5.1.3 液态样品 取有代表性的样品5 0 0g, 充分混匀后均分成两份, 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中, 密封并标识, 于0 4下保存。

5.2 分析步骤 5.2.1 动植物油脂 称取6 0m g油脂, 置于1 0m L具塞试管中, 加入4m L异辛烷充分溶解, 加入0. 2m L氢氧化钾-甲 醇溶液, 涡旋混匀1m i n, 放至试管内混合液澄清加入1g硫酸氢钠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钾, 涡旋混匀 3 0s, 于40 0 0r/m i n下离心5m i n, 上清液经0.4 5m滤膜过滤, 滤液作为试样待测液 G B5 0 0 9.2 5 72 0 1 6 3 5.2.2 含油脂食品( 除动植物油脂外) 5.2.2.1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固体和半固态脂类试样: 称取均匀的试样2. 0g( 精确至0. 0 1g, 对于不同的食品称样量可适当调 整, 保证食品中脂肪量不小于0. 1 2 5g) 置于5 0m L试管中, 加入8m L水充分混合, 再加入1 0m L 盐酸 混匀; 液态试样: 称取均匀的试样1 0. 0 0g置于5 0m L试管中, 加入1 0m L盐酸混匀将上述试管放入 6 07 0水浴中, 每隔5m i n 1 0m i n振荡一次, 约4 0m i n5 0m i n至试样完全水解取出试管, 加入1 0m L乙醇充分混合, 冷却至室温。

将混合物移入1 2 5m L分液漏斗中, 以2 5m L乙醚分两次润洗试管, 洗液一并倒入分液漏斗中待 乙醚全部倒入后, 加塞振摇1m i n, 小心开塞, 放出气体, 并用适量的石油醚-乙醚溶液(1+1) 冲洗瓶塞及 瓶口附着的脂肪, 静置1 0m i n 2 0m i n至上层醚液清澈将下层水相放入1 0 0m L烧杯中, 上层有机相 放入另一干净的分液漏斗中, 用少量石油醚-乙醚溶液(1+1) 洗萃取用分液漏斗, 收集有机相, 合并于分 液漏斗中将烧杯中的水相倒回分液漏斗, 再用2 5m L乙醚分两次润洗烧杯, 洗液一并倒入分液漏斗 中, 按前述萃取步骤重复提取两次, 合并有机相于分液漏斗中, 将全部有机相过适量的无水硫酸钠柱, 用 少量石油醚-乙醚溶液(1+1) 淋洗柱子, 收集全部流出液于1 0 0m L具塞量筒中, 用乙醚定容并混匀 精准移取5 0m L有机相至已恒重的圆底烧瓶内, 5 0水浴下旋转蒸去溶剂后, 置1 0 05下 恒重, 计算食品中脂肪含量; 另5 0m L有机相于5 0 水浴下旋转蒸去溶剂后, 用于反式脂肪酸甲酯的 测定 5.2.2.2 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准确称取6 0m g经5. 2.2.1步骤提取的脂肪( 未经1 0 05干燥箱加热) , 置于1 0m L具塞试管 中, 按5. 2.1规定的步骤操作, 得到试样待测液。

5.3 仪器参考条件 5.3.1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S P - 2 5 6 0聚二氰丙基硅氧烷; 柱长1 0 0m0.2 5mm, 膜厚0.2m, 或性能相 当者 5.3.2 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5.3.3 载气: 高纯氦气9 9.9 9 9% 5.3.4 载气流速:1.3m L/m i n 5.3.5 进样口温度:2 5 0 5.3.6 检测器温度:2 5 0 5.3.7 程序升温: 初始温度1 4 0, 保持5m i n, 以1.8/m i n的速率升至2 2 0, 保持2 0m i n 5.3.8 进样量:1L 5.3.9 分流比:3 01 5.4 定量测定 将标准工作溶液和试样待测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中, 根据标准溶液色谱峰响应面积, 采用归一化 法定量测定 5.5 定性确证 在5. 3测定条件下, 样液中反式脂肪酸的保留时间应在标准溶液保留时间的0.5%范围内, 标准 品的气相色谱图参见图B. 1, 各反式脂肪酸的参考保留时间如表1所示 G B5 0 0 9.2 5 72 0 1 6 4 表1 反式脂肪酸的参考保留时间 反式脂肪酸甲酯参考保留时间/m i n C 1 6:19 t2 8.4 0 2 C 1 8:16 t3 4.1 6 5 C 1 8:19 t3 4.3 8 4 C 1 8:11 1 t3 4.5 6 7 C 1 8:29 t,1 2 t3 6.5 3 5 C 1 8:21 0 t,1 2 c4 2.0 9 1 C 1 8:39 t,1 2 t,1 5 t3 8.7 7 3 C 1 8:39 t,1 2 t,1 5 c +C 1 8:39 t,1 5 t,1 5 c3 9.4 5 9 C 1 8:39 c,1 2 t,1 5 t +C 1 8:39 c,1 2 c,1 5 t3 9.8 8 3 C 1 8:39 c,1 2 t,1 5 c4 0.4 0 0 C 1 8:39 t,1 2 c,1 5 c4 0.5 1 8 C 2 0:11 1 t4 0.4 0 0 C 2 2:11 3 t4 6.5 7 1 5.6 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指除不加试验样品外, 其他采用与样品分析完全相同的试验步骤、 试剂和用量进行操作。

6 分析结果的表述 反式脂肪酸含量是以反式脂肪(%, 质量分数) 报告, 反式脂肪含量是以反式脂肪酸甲酯百分比含量 的形式进行计算 6.1 食品中脂肪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食品中脂肪的质量分数按式( 1) 计算: wz=m 1-m0 m2 1 0 0%(1) 式中: wz 试样中脂肪的质量分数,%; m1 圆底烧瓶和脂肪的质量, 单位为克(g) ; m0 圆底烧瓶的质量, 单位为克(g) ; m2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6.2 相对质量分数的计算 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按式( 2) 计算: wX=A xfx At 1 0 0%(2) G B5 0 0 9.2 5 72 0 1 6 5 式中: wX 归一化法计算的反式脂肪酸组分X脂肪酸甲酯相对质量分数,%; Ax 组分X脂肪酸甲酯峰面积; fx 组分X脂肪酸甲酯的校准因子, 化合物的校正因子见表D.1; At 所有峰校准面积的总和, 除去溶剂峰 6.3 计算脂肪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脂肪中反式脂肪酸的质量分数按式( 3) 计算: wt=wX (3) 式中: wt 脂肪中反式脂肪酸的质量分数,%; wX 归一化法计算的组分X脂肪酸甲酯相对质量分数,%。

6.4 计算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质量分数按式( 4) 计算: w=wtwz (4) 式中: w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质量分数,%; wt 脂肪中反式脂肪酸的质量分数,%; wz 食品中脂肪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大于1. 0%的结果保留三位 有效数字, 小于等于1. 0%的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 5% 8 其他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 0 1 2%( 以脂肪计) , 定量限为0.0 2 4%( 以脂肪计) G B5 0 0 9.2 5 72 0 1 6 6 附 录 A 标准品信息 表A.1给出了脂肪酸甲酯化学信息表 表A. 1 脂肪酸甲酯化学信息表 归类化合物分子简式 C A S 饱 和 脂 肪 酸 甲 酯 丁酸甲酯 C 4:06 2 3 - 4 2 - 7 己酸甲酯 C 6:01 0 6 - 7 0 - 7 辛酸甲酯 C 8:01 1 1 - 1 2 - 6 癸酸甲酯 C 1 0:01 1 0 - 4 2 - 9 十一烷酸甲酯 C 1 1:06 7 4 2 - 5 4 - 7 月桂酸甲酯 C 1 2:01 1 1 - 8 2 - 0 十三烷酸甲酯 C 1 3:01 7 3 1 - 8 8 - 0 豆蔻酸甲酯 C 1 4:01 2 4 - 1 0 - 7 十五烷酸甲酯 C 1 5:07 1 3 2 - 6 4 - 1 棕榈酸甲酯 C 1 6:01 1 2 - 3 9 - 0 十七烷酸甲酯 C 1 7:01 7 3 1 - 9 2 - 6 硬脂酸甲酯 C 1 8:01 1 2 - 6 1 - 8 花生酸甲酯 C 2 0:01 1 2 0 - 2 8 - 1 二十一烷酸甲酯 C 2 1:06 0 6 4 - 9 0 - 0 山嵛酸甲酯 C 2 2:09 2 9 - 7 7 - 1 二十三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