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排水措施(word版精品资料).

上传人:qing****vip 文档编号:188153976 上传时间:2021-07-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地排水措施(word版精品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场地排水措施(word版精品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场地排水措施(word版精品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场地排水措施(word版精品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排水措施(word版精品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场地排水措施 一个场地如果不做好排水系统,就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为避免下雨造成场地积水,排水系统要设计好很重要。下面是我整理场地排水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 场地排水措施篇一 一、概述 三明新机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约19.2°,平均降水量约1635mm,5、6月份降雨占全年45%左右,7、8月份常见暴雨,3-9月份为雨季,为确保三明沙县机场工程在雨季、汛期季节时的施工进度,施工排水方案的制定和落实非常重要,是确保工程进展顺利的必要条件。 根据福建东辰综合勘察院编制的福建三明沙县机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如下: 场区内

2、主要分布有两条沟谷:一条是位于场区内东侧,溪流宽度约1.0m,水深0.03m,流速0.10m/s,流量约3l/s,溪流面标高为217.87-242.75m,汇水面积约80000m2,最高水位为242.80;另一条为贯穿场区北侧,溪流宽度约0.8m,水深0.02m,流速0.20m/s,流量约3.2l/s,溪流面标高为213.77-231.81m,汇水面积约25000m2,最高水位为242.80; 二、排水系统布置原则及总体思路 排水系统布置采用永久排水和临时排水相结合,以自流为主,强排为辅,并加强各标段间联系,统一规划排水系统,全线贯通。 总体思路:充分利用现有排水沟,并结合现场地势条件,通过新

3、建临时排水沟、截水沟,将雨水经沉淀池沉淀引入场区范围内的排水系统中。 三、排水方案 1、施工便道排水及挖填零线平台排水 场区施工便道排水主要沿道路内侧布置截水沟,具体排水走向见图,排水沟尺寸为:底宽1500mm深1500mm,截水沟尺寸为:底宽500mm深500mm,纵坡在施工中根据现场地势情况而定。 2、挖方区排水 挖方区排水主要沿挖填零线平台内侧设截水沟,在雨季把山坡的水通过截水沟与施工道路截水沟相连接将水排出与相邻标段的排水沟相接。 3、填筑区排水 土面区填筑时,每层填筑面坡度向北侧,根据设计地势坡度(可适当加大) 坡度约1%,使填筑面的雨水流至周边的排水沟。 土面区填筑前期可利用现有排

4、水沟排水,后期可利用山坡坡脚水沟将水引至场区外新建排水明沟内,雨水通过排水沟与引入相邻标段的排水沟相接。 4、设置强排点及沉淀池 为了保证雨季的排水要求,我部在各排水出口设置强排点,施工现场排水时,必须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场外排水体系,以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沉淀池尺寸为:1、2、3号沉淀池尺寸为:3m*4m*2m,4号沉淀池尺寸为:6m*8m*2m.。 排水系统布置见附图1 施工排水平面布置图,附图2 排水沟断面图, 附图3 沉淀结构图。 四、机械、人员配置 五、雨季施工措施 加强雨季施工的组织领导,项目经理部、各施工队相应成立暴雨季施工防洪领导小组。 认真做好雨季抢修物资的储备工作,

5、做到暴雨季节抢险物资、器材到位,人员招之即来、战之能胜。 组建临时防洪抢险队伍,昼夜值班,并与指挥部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及时获得长乐机场地区一周天气预报的第一手资料,每日收看福州电视台天气预报指导生产决策,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场地排水沟不允许堆积杂物,做到有组织排水,以保证水流畅通,雨后确保场地无积水。 机电设备要采取防雨、防淹、防陷措施,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畅通,确保雨季场区内无积水。巡回检查如有发现水沟堵塞、场地积水等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不得拖延。 混凝土道面施工过程中如遇下雨,铺筑应予停止。对已铺筑好的混凝土混合料应及时盖上防雨棚,并防止相邻板的雨水流入,冲走砂浆。

6、 土方作业面不宜太大,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 雨后施工,试验人员在开拌前,应根据碎石集料、石屑含、砂的含水量大小及时调整加水量。 六、冬季施工措施 冬期施工时,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并应连续施工。 冬期施工时,运输道路和施工现场应采取防滑和防火措施。 混合料的拌制应避开低温时段,砂石料中的冰块霜块和冻结的砂团应捡掉。 机械设备要注意防冻,防止水管胀裂等。 七、春季多风季节施工措施 运输车辆宜采取覆盖或其它措施,以减少水分蒸发。 混合料应做到快运、快铺、快压、快洒水养护,防止水分过度蒸发使表面产生裂缝。 混凝土道面应尽量避开在大风天(风速46m/s)以及干热风天中施工。风速大于6m/s时,

7、必须停止施工。 铺筑混凝土混合料时,在迎风面应采取挡风措施,防止并及时清除被大风刮到混凝土混合料上的尘土和杂物,尽量缩短各工序作业的时 间间隔。作业完成后及早覆盖、洒水养护。 场地排水措施篇二 一、工程概况 亚运源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为广州福盛物业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广州大学建设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为广州高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广东省地质建筑工程勘察院;施工总承单位为锦宸集团有限公司。 亚运源筑项目工程场地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城南源路西侧,总用地面积为69703,分为一期、二期进行。一期主要建筑物为主楼4栋,裙楼2栋,地下室一层。用地面积为33047。 地下室开挖基坑周边地面标高为6

8、.608.30m,基坑开挖深度为 5.50m6.80m。基坑开挖总面积约为33162,基坑周长全长721m。基坑开挖场地北面要占用二期用地,西面要占用红线外场地。 二、 场地排水条件 1、场地的东面,地下室基坑坡顶线距围墙距离为1.5m,只能作为安全护栏和人行检查通道,不能布设场地排水沟,也没有合理的市政管道雨水口可以排放雨水。 2、场地的南面、西面、北面,有位置可以布设排水沟,但西面要占用红线外场地,北面要占用二期用地。 南面相邻建筑红线是花木场,地形高程比建筑场地低12m,不能直接排放雨水。 西面相邻建筑红线是当地农村的菜地,地形高程比建筑场地低 12m,不能直接排放雨水。 北面是项目二期

9、用地,可以直接排放雨水,但引流距离较长。 三、场地排水方案 1、东面排水设计 在场地围墙与南源路之间设立排水沟。排水沟尺寸为400mm300mm,采用C15混凝土结构。具体详见东面排水沟剖面示意图。 排水沟长度约为500m,向南北方向引流,南面引流入南面排水沟,北面引流入亚运南路市政雨水管道,确保场地水不流入一期基坑。 具体详见场地排水平面布置图。 2、南面排水设计 在南面围墙内距基坑坡顶线2m设立排水沟。排水沟尺寸为500mm500mm,底板采用C15混凝土、侧墙采用砖砌结构。具体详见南面排水沟剖面示意图。 排水沟长度约为175m,向西方向引流,流入西面排水沟,再由西面排水沟引流至场地外排水

10、渠,确保场地水不流入一期基坑。 具体详见场地排水平面布置图。 3、西面排水设计 在西面围墙内距基坑坡顶线2m设立排水沟。排水沟尺寸为500mm500mm,底板采用C15混凝土、侧墙采用砖砌结构。 具体详见西面排水沟剖面示意图。 排水沟长度约为208m,向北方向引流,再由西面排水沟引流至场地外排水渠,确保场地水不流入一期基坑。 具体详见场地排水平面布置图。 4、北面排水设计 在北面混凝土施工道路北侧距基坑坡顶线6m设立排水沟。排水沟尺寸为600mm500mm,底板采用C15混凝土、侧墙采用砖砌结构。具体详见北面排水沟剖面示意图。 排水沟长度约为168m,向西方向引流,再由西面排水沟引流至场地外排

11、水渠,确保场地水不流入一期基坑。 具体详见场地排水平面布置图。 四、场地外排水方案 场地外东面是规划路南源路,没有合理的排水管道,雨水不能直接排放;南面是花木场,地势较低,雨水不能直接排放;西面是当地农村的菜地,雨水不能直接排放,但在距建筑场地500m左右,有一条永久排灌渠,排灌渠与建筑场地有一条不规则的排水沟穿过菜地可以合理利用;北面是项目的二期用地,雨水可以直接排放,但地势较高,引流距离较长,没有合理的引出口。 综上所述,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及周围环境综合考虑,场地排水出口布置在西面,把东、南、北面场地水通过排水沟引至西面排水沟,再由西面排水沟引至永久排灌渠。 场地西面的出水口至永久排灌渠的排

12、水沟,在原有泥质排水沟的基础上,采用挖掘机进行疏通和加固整理,确保周围的花木场、农田不被雨水淹没,避免与当地村民产生矛盾和纠纷。 场地排水措施篇三 编制依据: 1、由设计图纸及施工场地实际情况。 2、参照标准: 现行的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 建设部、成都市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化文件。 工程概况: 本部分施工区域(西三区)隶属于青景新居(青景安置小区)工程。毗邻青景新居工程一期工程二标段、二期七标段及青城世家, 主要为房屋建筑和小区附属配套工程建设。 施工场地现场状况: 本工程西三区地处低洼地带,沟、堰横穿且大量淤泥、积水,一期工程明、盲沟排水及环山渠渗水大量进入该区域,加上雨季大量积水排入

13、施工现场,从而造成基础施工困难。根据由高向低的水流原则,原计划我标段场地水经过二期工程七标段施工场地排入七标段外道路旁的防洪沟,但目前由于七标段地下室开挖导致该计划无法实施施工,我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方案措施将场地水排入环山渠内。因此要在施工现场增设集水坑、沉水池,铺设排水管道,保证施工现场的积水及时排走,确保后序施工顺利进行。 排水措施: 1)、沿建筑物周围与低洼集中交汇处开挖共计两个沉淀集水坑详见附图1、2,集水坑1位于西三区28-S28与西二区交汇处,集水坑2位于西三区2-B4与一期工程停车场之间。集水坑1与集水坑二用Φ100mm的钢管链接。 2)、在一期工程明沟、

14、盲沟水源点各建一个1000mm见方的小型沉淀池(附图3),池口预埋Φ100mmPE管道至集水坑,将盲(明)沟水引入集水坑。 3)、分别将排水量为50m³/h的水泵悬挂在沉淀集水坑中,将澄清的地表积水及来水采用管道引入沉淀池,将积水坑1的水抽入集水坑2,然后将集水坑2的水抽入青城山镇环山渠道(集水坑2至环山渠出水管道穿越环山渠道路上空高度为5米)详附图4。 4)各集水坑、沉水池预备15m³/h的水泵,水量过大时增用。 排水原则: (1) 不溢流;(2)不淤积;(3)不污染渠道。 排水量: 根据地表来水情况,以实际抽水台班计量。 结论: 现计划施工现场安装2台排水量为50m³/h的水泵15m³/h6台,预备水泵15总排水量不小于100m³/h,排水方案可行。第 10 页 / 总页数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