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提高练习(1-2节)(简单答案)2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88151991 上传时间:2021-07-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提高练习(1-2节)(简单答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提高练习(1-2节)(简单答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提高练习(1-2节)(简单答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提高练习(1-2节)(简单答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提高练习(1-2节)(简单答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提高练习(1-2节)(简单答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提高练习(1-2节)(简单答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提高练习(1-2节)一、选择题:1、0的水和O的冰,两者相比较 ( )A0的冰要冷一些 B0的水要冷一些C冷热程度相同 D物态不同,无法比较2、冬天松花江气温可达到50,河面结冰,冰面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流水与冰面交界处的温度为( )A50 B低于0,高于50 C0 D无法判断3、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亦大4、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

2、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8。C扬州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40。 D扬州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只有当温度计的玻璃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D温度计虽然不能用它来测量超过它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都可以测量6、在气温为16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温度,当水银面经过“45”度这个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 )A当时房间内空气的温度 B当时沸水的温度C当时温度计内水银的温度 D什么也不表示7、关于“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的

3、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由于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加剧了温室效应B. 应对温室效应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C. 热岛效应不会给城市和周围乡村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D. 改善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是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增加城市人工水面8、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7.2,某粗心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先后测甲、乙两个人的体温,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5,38.8,经测量温度计的读数为( )A甲的读数是36.5; 乙的读数是38.8B甲的读数是37.2; 乙的读数是38.8C甲的读数是36.5; 乙的读数是36.6D以上读数都不对9、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异同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温计

4、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用温度计要高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需要甩动10、医用水银温度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A. 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B. 放在水中煮C. 用清水清洗 D. 用医用酒精擦拭11、一根刻度不准确但均匀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为4,在沸水中显示的温度为96,把它插在温水中所显示的温度是20,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它的读数为多少时与实际温度相等?( )A. 26 48 B. 24 55 C. 10 50 D. 17. 4

5、5012、在很冷的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原因是:( )A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高 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C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 D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13、在炎热的夏天,扬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 ,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A.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B. 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C.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D.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14、当室温为20 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蒸发,下列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15、如图,A、B中均装有水,当温度计的

6、示数达到100 时(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容器A、B中的水同时沸腾 B. 容器B中的水温高于100 C. 容器B中的水能够沸腾,而容器A中的水不能沸腾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6、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的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A. a B. b C. c D. d17、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则()A. 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B. 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C. 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

7、璃的内表面D. 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18、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183 、196 和78.5 .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A. 氧气 B. 氮气C. 二氧化碳 D. 整个空气同时液化无法分离19、有人设想在夏天用电冰箱来降低房间的温度。他的办法是:关好房间的门窗,然后打开冰箱的所有门,让冰箱运转,且不考虑室内外热量的传递,则开机后,室内的温度将( )A逐渐升高 B开机时降低,停机时又升高C保持不变 D开机时升高,停机时又降低2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8、高,饭桌上的菜肴日益丰富,吃饭时发现多油的菜汤与少油的菜汤相比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 )A、油的导热能力比较差 B、油层阻碍了热的辐射C、油层和汤里的水易发生热交换 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21、冬天,在脸上涂些油脂就能保护皮肤,这是因为( ) A使皮肤不直接被风吹,防止干裂 B使皮肤不直接接触冷空气,防止冻坏C尽量减少皮肤水分蒸发,防止干裂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二、填空题:1、不同条件下,水以固态、_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存在,冰雕是利用水在_态时完成的_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_有关2、深井水的温度基本上是恒定的,冬天和夏天差不多,可是当我们用手去感觉刚提上来

9、的井水时,冬天觉得 ,夏天觉得_,这说明物体温度的高低仅凭感觉来判断是_的3、小华同学9月7日早上测量了体温,又用力将水银柱甩回了玻璃泡,然后随手把体温计放在了窗台上。晚上回家时他看到体温计的情况如图所示,他立刻对当天的温度情况作出了一个判断。他的判断是:_。 4、 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空气湿度)的装置,叫作干湿球温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的,其中乙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纱布,甲是干燥的,我们发现_(甲/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是因为_在一定温度下,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别越小,就表示空气湿度越_(大/小)5、图中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

10、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此过程要_(吸/放)热;制冷剂在冷凝器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此过程要_(吸/放)热 6、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_热为了让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更多,可以在金属盘内加_(冰水/热水)7、一次性打火机里的丁烷,通常呈气态它用_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打火机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_(冷/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_(吸收/放

11、出)大量的热8、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不变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 9、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它表示的温度是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热力学温标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73K,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373K将273K373K等分10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1K(1)请推导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式(2)0K是热力学温度中的绝对零度,该温度为多少摄氏度?(3)1724年,德国人华伦海特制定了华氏温标,把纯水的冰点温度定为32 ,把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温

12、度定为212,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度,这就是华氏温标。华氏86度相当于摄氏_度,摄氏20度相当于华氏_度10、在实验室里,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分别是98、95、103,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小组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个猜想: 。11、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给水加热的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是在沸腾 (填前或中);杯中的气泡是 (空气或水蒸气)。这些气泡上浮过程中越来越小,说明烧杯底部的温度 (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上部的温度。 12、如图所示,“热管”是20世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千倍。“热

13、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就 成蒸气,并 热量,蒸气传到另一端,由于另一端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又 成液体,并 热量,这样,就把受热那一段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一端。三、解答题:1、练习使用温度计: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的规律制成的。如图甲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A”、“B”或“C”)。示数为_;如果采用A的读数方法,将使测量结果偏 ;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如图丙所示是某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分度值是_,该同学的体温属于_(选填“正常”或“不正常”)范围。2、大部分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