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8151138 上传时间:2021-07-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 姓名: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1、许多岩石是由_集合而成的,在显微镜下观察花岗岩,可以看到花岗岩由_、_、_等物质组成。2、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通过改变_或_来实现。3、天然气、煤、石油是储存了亿万年的_,它们都是_能源。4、自行车上的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速度比大齿轮_;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速度比小齿轮_。5、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以_的形式传播。6、放大镜的镜片又叫_,其特点为_,生活中用到放大镜的是_。7、电动机的工作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_,利用_的相互作用转动。8、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

2、体放大到_万倍。9、动植物具有与_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10、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需要依靠_,如果没有这类生物,地球将成为垃圾的世界。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 )A变快B变慢C不变2、番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是( )A碘酒 B番薯 C既不是碘酒,也不是番薯3、下列有关自行车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自行车把是利用杠杆的原理来控制方向的B自行车的刹车把是利用斜面的原理刹车的C自行车的脚蹬子是利用轮轴的原理工作的D带动自行车后轮转动的齿轮越大越省力4、鸡蛋握在手中不易破碎是因为( )A鸡蛋壳很坚硬B鸡蛋壳很厚C鸡蛋壳接近球形D

3、鸡蛋壳内部是实心的5、小明爸爸爱运动,小明也有运动的天赋,这是( )。A形态特征的遗传B生理特性的遗传C生理特性的变异D生理特性的变异6、食物滴上碘酒后,变蓝色,说明食物中有( )A蛋白质B脂肪C淀粉7、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 )。A糖B淀粉C甜蜜素8、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A蚂蚁B蜗牛C鸽子D蝴蝶9、下列句子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0、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玻璃B雪花C食盐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自行车的脚蹬子是一种滑轮装置。 ( )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4、浓度增加,产生了温室效应。( )3、我们可以在乌龟、人体上找到拱形结构,这种结构能增加物体的承重力。( )4、生物不断进化是为了适应它们的生存环境。( )5、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6、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 )7、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8、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9、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灭绝几种对环境没有丝毫影响。( )10、天空中的星星看起来大小差不多,是因为它们距离我们的远近相同。( )四、连线题。(共10分)1、请你把植物与它的运动方式连起来。向日葵的花盘随

5、着太阳转动虫子落入猪笼草囊中,盖子闭合藏红花的花在气温较高时会开放蒲公英的花瓣在晚上会慢慢合拢向光性感温运动感夜运动向触性五、图形题。(共12分)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电磁铁和磁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_ 2、有哪些方法使这些物质发生变化?_ 3、放大镜怎么样使用?_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晶体 长石 云母 石英2、电流方向 线圈绕的方向3、太阳能 不可再生4、快 慢5、振动 波6、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近视镜7、磁 磁8、2009、环境10、微生物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2、C3、C4、C5、B6、C7、B8、C9、C10、A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错2、3、4、5、6、7、8、9、10、四、连线题。(共10分)1、五、图形题。(共12分)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相同处:都有磁性,周围都有磁场。不同之处: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磁性有无,磁极方向都可控制2、扭曲、折叠、加热、燃烧、敲击、蒸发、混合等方法都会让物质发生改变。3、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