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把握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87724613 上传时间:2021-07-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把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把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把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把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把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把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把握 摘 要:小学体育的相关课程表明:“体育课程是以锻炼身体为主,学习相关体育课程知识以及相关体育技能为辅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的一门必修课程。”而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变革,在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下逐渐把小学生的安全以及健康作为首要的任务,那么要保证小学生的安全首先体育教师必须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着重强调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相关技能的把握。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运动技能 现阶段,我国在给小学生体育运动教学中注重的是表面功夫,对于实际运动过程中的相关技能没有进行很好地讲授,而新课程改革之后,迫切要求体育教师保证好学生的安全与健康。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笔

2、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把握。 一、适当降低体育教学中的难度,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小学生年纪比较小,一般在6岁至12岁之间,比较好动,对于体育运动中的技能知识了解得不是特别清楚,只知道上体育课就是玩耍的时间,因此会对体育运动中的技能掌握产生一定的恐惧感。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体育教师,应该仔细把握好小学课本中关于体育技能的相关知识,着重区分运动技能与竞技体育技能之间的关系,好好把握其中的难易度。在此基础上,根据一定的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体育教学的目标,科学合理地选择一些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该了解以及该掌握的相关体育运动技能知识,并且进行一定的掌握,从而达到体育运动

3、教学的目标。 二、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 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神经、身体的发育程度以及对于相关体育知识技能的理解程度都不一样,所以,体育教师很难把握好对于整体的教学内容的统一规划。与此同时,教师应该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充分理解以及尊重每个小学生之间的不一样(包括身体素质、运动知识技能的掌握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实施个性化的教育。举例来说,针对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体育教师就不应该让学生去学习并掌握好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的体育技能;针对弹跳力以及爆发力比较好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优点,让学生学习并且掌握跳远、跳高等运动技能。上述所说的教学方法,既能充

4、分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安全,还能给国家培养运动方面的好苗子,对我国未来的体育事业做出贡献。 三、体育教师树立好榜样,科学地讲解体育知识技能 体育教师树立好的榜样,可以让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1)体育教师自身要熟练地掌握好动作要领,从而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2)体育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相关体育知识技能时要非常的简洁明了,让学生能够很快地接受,从而真正地领悟到体育运动技能的精髓;(3)体育教师在讲解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让小学生觉得体育课程非常无趣,从而不再想上体育课。 四、采取多种多样的高效教学方法 由于小学生本身具有的特殊性(活泼好动

5、、极大的好奇心),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活泼好动的本质,从而能够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对于体育知识技能的兴趣。举例来说,采用游戏的方法以及比赛的形式,通过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应该注意以及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让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知识,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需具体结合学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灵活应用不同教学方法,以此来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宋雅晓.浅淡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把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85. 编辑 鲁翠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