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87724580 上传时间:2021-07-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一、积累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i) 骨。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横眉冷对千夫指,(f) 首甘为孺子牛。”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 ),水浸不透,他的身影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节选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mi)_骨 (f)_(2)给文中加点宇“横”选择正确的读音。(_)Ahng Bhng(3)给文中画括号处选择合适的汉字。(_)A融 B熔【答案】(1)媚 俯 (2)A (3)B

2、【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字形,需要结合语境作答。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此题注意“媚”不要写成“嵋”,“俯”不要写成“抚”。(2)本题考查的是字音,需要结合语境作答。“横”是一个多音字,可以据义定音,“横眉冷对”的意思是怒目而视且冷静对待。当“横”的意思是“斜视”时,读音应是“hng”。(3)本题考查的是字形的辨析,辨析的是同音异形的“融”和“熔”。“融”和“熔”都有化开的意思,但“融”的使用对象常为自然现象及生活用品

3、,如冰雪、蜡烛等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融化。“熔”指用高温使固体物质转变为液态,使用对象常为金属,如熔断、熔炉等。结合语境中的“火烧”,应该选“熔”。2. 鸟影蹁跹,入诗入文,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句子。(1)独怜幽草涧边生,_。 (韦应物滁州西涧)(2)塞下秋来风景异,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_,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晓雾将歇,_ 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晏殊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_,_。(6)杜甫春望一诗中,“_,_”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7)在美丽的绍兴乡村,浅山婀娜,暮色氤氲,群鸟纷纷归巢,再现

4、了陶渊明笔下“_,_”的田园美景。 (饮酒其五)【答案】 (1)上有黄鹂深树鸣 (2) 衡阳雁去无留意 (3)谁见幽人独往来 (4) 猿鸟乱鸣 (5)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6)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7)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3. 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1)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居:_ 将:_ 策:_ 食:_ 作:_ 再:_【答案】 居:经过 将:带领 策:用鞭子打 食:通“饲”,喂 作:振作 再:第二次二、阅读(一)名著阅读4. 小明

5、在复习自己读过的科幻类小说时,发现一张掉落的插图(见下)。根据画面内容,他应将此页放回(1)_一书中去,理由是(2)_。【答案】 (1)海底两万里 (2)“鹦鹉螺号”尼摩船长把金锭装在小箱子里,用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5.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往往体现作家的匠心。它们或体现了人物性格,或暗示了人物命运,或寄寓了作者态度,或暗示了文章主旨。下列小说中的人物姓名有哪些深意?请参考示例(不要求仿照),选择其中一个,结合小说有关内容写出你的理解。鲁达(水浒) 翠翠(边城) 祥子(骆驼祥子)【示例】香菱(红楼梦):“香”昭示了她的美丽温柔,诗心才情;“菱”是一种浮水水生植物,随波逐流,无

6、所归依,暗示了她的命运从小被拐,后来被卖,最后被弃,一生悲惨。她的本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寄寓了这位女子悲惨的人生际遇,表明了作者对她的怜惜。我选(_):_【答案】 (1) 鲁达:“鲁”,鲁莽,他生性粗豪爽快,如会为素不相识的金翠莲三拳打死镇关西。“达”,通达,他生性豁达不拘,如提辖的官位,一声不响就扔下了;他的法号“智深”,智慧深沉之意,如野猪林救林冲,理智冷静。 (2) 祥子:吉祥如意之子,但他的一生总是与“不祥”联系在一起。他事业不顺,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三次买车,但都以失败告终;他生活悲惨,妻子虎妞难产而死,真爱小福子上吊自尽,最后变成一个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行尸

7、走肉。在他身上,寄托了作者对劳苦人民的深深同情。(二)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飘逝的风筝徐国平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

8、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

9、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夭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

10、。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鹞爷

11、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删改)6. 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7. 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2、请任选一句作答)(1)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品析“蚕食”的表达效果。)(2)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结合加点词揣摩人物心理。)我选_句:_8. 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9. 本文题目是“飘逝的风筝”,飘逝的仅仅是风筝吗?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答案】6. 鹞爷是一个扎风筝技艺精湛、淡泊名利、固守传统技艺、渴望亲情、对农村前景深感忧虑的民间老艺人。 7.选(1):“蚕食”形象地写出了现代化进程中挖掘机一步步摧毁村庄院落的过程,传达出鹞爷对农村美好家园渐渐消逝

13、的痛心与无奈。 选(2):写出鹞爷此刻复杂的内心:对儿孙的想念,对美好往事的眷恋,对儿孙不在身边的失落,对风筝技艺后继无人的痛心。 8. 这一情节照应了“飘逝的风筝”这一题目;表现鹞爷复杂的内心,丰富人物形象;促人思考“根”是什么,深化小说主题。 9. 回答“飘逝的不仅仅是风筝”。飘逝的是乡村文明的生机和活力。由于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不愿学习如扎风筝一般费事的传统技艺,他们纷纷进城。美丽乡村日渐荒芜,老人孤单留守,传统技艺面临消失。(三)非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两封信,完成下列小题。关于“人际交往”的两封信【甲】青春热线编辑:你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很不自信。我

14、很怕别人忽略我、讨厌我。每当我和别人打打闹闹或者开玩笑时都很开心,但是之后我又在想,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太疯了?有时我会遇到心眼儿多、圆滑的人,他们其实只是占了点小便宜,但我总感觉他们要害我。我有时也会怀疑,是不是我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但就是始终无法放下戒备心。和别人接触我总是提心吊胆,把他们说过的话翻来覆去地想。我害怕与别人接触。接触过后我又很自卑,怕别人讨厌我,我总感觉我的性格有问题,但是我的好朋友都说我的性格很好,我又觉得他们在骗我。我好恐惧,好焦虑,你能帮帮我吗?沉 思【乙】沉 思:你好!认真读完你的来信,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你在与人交往时内心的纠结和困扰。这样的矛盾情绪让你感到很恐惧、很焦

15、虑,也很迷茫、很无助。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和心情。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同一性探索”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人会非常强烈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并以此为参照来对自己评价和定位。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后,随着成长以及心理能量的不断积累,我们的关注点就会慢慢从外部转移到内部,也就是从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转变为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可。到这个时候,我们对别人的评价就会有“批判接受”的能力,可以平静地接纳善意的、有改进意义的评价,而不理会那些不公平的或不切实际的评价。从你来信的叙述中,我基本可以推测你的心理发展正处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尚未完成的阶段,所以会格外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