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安全填埋操作规程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187692598 上传时间:2021-07-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安全填埋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安全填埋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安全填埋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安全填埋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安全填埋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安全填埋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安全填埋操作规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文档为 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 (文件备案编号:) 安全填埋运行管理规程 编制单位: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安全填埋运行管理规程 一填埋场 本填埋场主要由废物填埋设施、渗滤液收集、 截洪排水、清污分 流组成。 1 填埋处置的废物 1.1 种类和数量 危废安全填埋场主要填埋处置不可回收、不可燃的无机废物, 如 电镀污泥、焚烧灰和渣、无机氟化物废物、各类重金属废物等。禁止 医疗废物、与衬层具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直接进入填埋场。 1.2 填埋废物要求 1.2.1 对进场废物的要求 1) 含水量 为压实填埋废物, 达到最好的密实性不出现游离

2、水,入场填埋的 危险废物和盖层土的含水量通常为20% ,对于性能良好的粘土,可酌 情适当放宽,但最终不得高于40% 。液体废物一律不得入场填埋。 2) 可压缩性废物 诸如已被污染的空容器(如空铁桶) 、被污染的石棉类纤维性物 质等可压缩性废物,在填埋之前要消除危害性, 达到允许进场的要求。 可燃性废物压缩后进行焚烧, 减量后再填埋其灰渣, 焚烧后的金属材 料,由焚烧炉除渣位置回收打包,送废金属收购部门。 3) 体积与形态 为防止破坏防渗层, 最下层填埋废物块的最大体积, 直径不得超 过 100 毫米。具有内部空隙的特异形状的物质,如包装物和异型构筑 物碎块等必须在压实或固化、粉碎后填埋。 4)

3、 化学反应性 应将填埋废物的浸出液PH值控制在 712 以内。填埋废物不应 含有可与水、 空气进行放热反应或生成有害或可燃性气体的物质。对 含有与填埋场防渗层不兼容物质的废物需进行必要的化学处理。 e) 不同性质的废物 填埋场对不相容性废物设置不同的填埋区,每区之间将一般废物 用水泥混合搅拌后浇灌成混凝土隔墙隔离,或采用土墙, 或与危废相 容的塑胶板隔离。在面积过小、难以分区时,对不相容性废物可分类 固化后,用坚固的容器(如塑胶、混凝土等)包裹后再填埋,容器材 料应与所有可能接触的物质相容,且不被腐蚀。 二安全填埋方案 1 填埋工艺 1.1 填埋工艺的确定原则 1) 分类、分时、分区作业 经过

4、焚烧和预处理以后, 进入填埋场的废物一般视为安全、稳定 性危废。在场内又留有足够的危废贮存量,能够缓冲外部运输和场内 生产上的不平衡,为分时段、分种类、分区域,按生产计划和气候条 件进行批量填埋作业创造了条件,根据每天填埋危险废物量, 确定填 埋区域和每天的作业层面, 尽量控制危险废物裸露面的范围,这样既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减少因治理环境污染而产生的费用。 分类、分时、分区按批量组织生产, 适应量少品种多的危废作业, 减少换料、清扫等辅助作业时间,能够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提高生 产效率。 分区原则: (1) 可以使每个填埋区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得到封闭。 (2) 使不相容的废物分区填埋。 (3)

5、 分区的顺序应有利于废物运输和填埋。 2) 规范堆码、压实多填 倾倒的填埋物和覆盖土采用挖掘机压实,提高危险废物填埋密 度,延长填埋场使用年限,使有效的填埋面积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3) 控制源头,落实环保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对策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从填埋生产至填埋 场地基的污染、 危险废物渗透沥水的收集与处理、填埋气体的导排都 要得到有效地控制、使填埋后产生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4) 合理规划,采取合理的填埋方式,尽快进行封场覆盖,有利 于填埋场的复原利用。 1.2 填埋方案 填埋场填埋方式 : 分区、分期填埋。将场区分为几个小区,从危 险废物一侧向另一侧方向水平推进填埋。在

6、上一区即将完成时, 开始 建设下一区, 在填埋下一区时上一区封场。填埋从下游往上游方向推 进。在填埋场中部用覆盖土作临时分隔坝将填埋场分为三个部分,上 游区段的雨水通过导排措施和截洪沟外排,分三阶段完成三个区的填 埋。 1.3 填埋工艺流程 填埋工艺流程为: 直接进场的废物汽车运输、 预处理或固化砌块 由自卸车运输散状料由挖掘机平铺,砌块由人工配专用工具堆码 覆盖压实气体引导放散渗滤液流入调节池污水处理达标 排放。 在填埋过程中, 同时需安排导气、 排水设施的施工, 分区推进填 埋高度达到封场要求的区域进行封场绿化。 2 填埋作业方式 2.1 填埋作业 进场危险废物按生产计划和气候条件进行分种

7、类、分时段,分区 域、分单元进行安全填埋, 每天一个作业单元。每日作业单元根据日 处理危险废物填埋量和种类确定。填埋作业过程包括场地准备、 安装 导气石笼井、整理临时截洪沟、危险废物的运输、倾倒、砌块堆码或 危废混凝土的浇筑、散状废物摊铺、压实及覆土。 填埋单元的作业方法: 散状废物以下推式斜面作业法为主。危险 废物填埋坡度控制在1:51:6 之间。散状废物铺设用挖掘机分层进 行,每层厚度不超过2 米,铺匀后用压路机压实,压实密度达 1.1-1.3t/m 3 以上,在每日填埋作业结束时进行每日覆盖,不能及时 覆盖的场地和砌块用防水蓬布遮盖,覆土厚度0.3m 左右。然后再在 上层标高处的卸车平台

8、开始新一层的危险废物填埋。 为了改善填埋作业区雨季危险废物运输路况,采用在危险废物作 业面上铺设石渣作为填埋作业面上的危险废物运输道路。 三、填埋场运行管理 填埋场的生产运行中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 入场的危险废物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对废物的入场要求; 2) 散状废物入场后要进行分层碾压, 每层厚度视填埋容量和场 地情况而定。 3) 填埋运行中应尽量做到每日覆盖,并视情况进行中间覆盖; 4) 应保证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填埋场进出口道路通畅; 5) 填埋工作面应尽可能小,使其得到及时覆盖; 6) 废物堆填表面要维护最小坡度,一般为 1:3(垂直:水平) ; 7) 通向填埋场的道路应设栏杆和大门

9、加以控制; 8) 必须设有醒目的标志牌, 指示正确的交通路线。 标志牌应满 足 GB15562.2 1995 的要求; 9) 每个工作日都应有填埋场运行情况的记录,应记录设备工艺 控制参数,入场废物来源、种类、数量,废物填埋位置及环境监测数 据等; 10) 运行机械的功能要适应废物压实的要求。为了防止发生机 械故障等情况,须有备用机械; 11) 填埋作业不能在下雨、 刮大风、雷暴等天气时在露天进行, 必须有遮雨设备,以防止雨水与未进行最终覆盖的废物接触; 12) 填埋场运行管理人员,应参加环保管理部门的岗位培训, 合格后上岗。 13) 填埋场管理单位应建立有关填埋场的全部档案,从废物特 性、废物倾倒部位、 场址选择、勘察、 征地、设计、施工、运行管理、 封场及封场管理、 监测直至验收等全过程所形成的一切文件资料,必 须按国家档案管理条例进行整理与保管,保证完整无缺。 14) 填埋场起重设备底下严禁站人,起重设备不得与人员、 车辆 干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