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立体化涉诉信访综合处理机制(三)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87496095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立体化涉诉信访综合处理机制(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立体化涉诉信访综合处理机制(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立体化涉诉信访综合处理机制(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立体化涉诉信访综合处理机制(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立体化涉诉信访综合处理机制(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立体化涉诉信访综合处理机制(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立体化涉诉信访综合处理机制(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立体化涉诉信访综合处理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抓好信访稳定 中共四川省南江县委常委、秘书长、县委办主任 罗鸿宾 在全县上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我积极投身于学习实践活动之中,坚持学习与调研相结合、学习与分析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先后深入下两、元潭等地,对信访稳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信访稳定工作扎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转型不断加快、利益调整不断变化以及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提高,稳定形势依然严峻,信访工作任重道远,主要存在着“八种不良倾向”:一是制度不落实的倾向;

2、二是遇到问题绕着走的倾向;三是上推下卸不用力的倾向;四是浅尝辄止不深入的倾向;五是前出后生剪不断的倾向;六是一拖再拖不终结的倾向;七是接访座谈摆样子的倾向;八是排查处理不逗硬的倾向。 为切实解决调研中发现的信访工作问题,实现“四个确保”工作目标,笔者认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落实有效举措,做深做细工作,合理调处信访矛盾,促进社会平安和谐。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抓好信访矛盾化解工作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各地各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亲历亲为下深水、逗硬落实抓化解,确保一批初案、老案、难案得到化解。

3、 1、突出矛盾纠纷排查。以重信重访、疑难复杂问题和非正常上访为重点,深入细致地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努力把排查触角延伸到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群体、每一个环节,不留空白和死角,确保排查面达到100%。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逐一按“六清楚”(矛盾纠纷产生原因、涉及人数、包案领导、责任单位、解决办法、办结时限)的要求建立台帐、挂图作战。 2、突出初信初访整治。认真落实初信初访首接首办责任制,推行领导现场接待、亲自协调处理。按照“一次性摸清情况、一次性定准方案、一次性用足用够政策、一次性办死办铁”的工作要求,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初信初访办理满意率,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

4、有结果”,确保初信初访月内当地化解率达到65%以上,两个月内化解率达到95%以上,重信重访化解率减少30%以上。 3、突出老难积案化解。县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相关乡镇和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开展“信访老难积案化解活动”,对久拖不决的老难积案,要全面落实“三定五包”责任,采取“抽丝剥茧、梳理归类”的办法,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分开,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确保年内积案老案结案率达95%以上,息访率达65%以上。 二、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抓好信访秩序整治 信访问题是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各地各部门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舍得时间、舍得精力、舍得感情、舍得手段,

5、抓宣传、抓引导、抓整治、抓转化,保障群众正当利益,实现信访渠道规范化。 1,注重宣传引导。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非正常上访活动处理新机制和“19条非正常上访行为”范围界定等知识宣传,以案说法、以图释法,向群众广泛宣传相关法律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主动停止非正常上访。 2,加大帮扶力度。对突出信访问题,依靠党员、干部和群众工作信息员,通过落实“1+1”帮扶稳控措施,做细做实群众思想疏导教育工作,耐心规劝,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让群众认清形势,认清非正常上访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引导自觉采取合法方式表达诉求,促使企图择机择时上访人员主动放弃非正常上访。 3,强化执

6、法手段。对不听规劝、一意孤行的上访人,由政法部门落实专人负责,逐人建立档案,在收集和固定证据的基础上,依法处理,不姑息、不迁就,加大信访秩序整治力度,实现重点涉稳案件的重点突破。 三、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健全信访工作机制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坚持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着力规范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实现信访工作常态化、经常化、实效化。 1、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责。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专责、责任部门负实责、协同部门负联责”的责任体系。明确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为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紧持把信访工作与中心工作同步安排部

7、署、同步督查考核,定期专题研究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处理本辖区、本部门信访工作日常事务,做好可疑上访人员稳控工作,协调处理重大疑难信访问题。信访部门负责代表县委、政府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接待人民群众来访,为来信来访群众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服务,维护来信来访人的合法权益,承办领导批示转办、交办的信访案件,督促处理落实。对涉及多个单位的信访问题,相关单位“一把手”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不得敷衍塞责、推诿扯皮。 2、坚持限时办结制度。各乡镇各部门对排查梳理出来的各类信访突出问题,逐一建立台帐,明确包案领导、责任主体、工作措施、解决时限,由乡镇、县级部门限时办结。对自身难以解决的信访问题

8、,由乡镇和县级部门报告联系县级分管领导协调解决;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列入县委书记、县长大接访办公会议逐一研究解决。切实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上访人不息访不放过,确保重信重访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努力实现全年进京上访和到省非正常上访“两为零”的目标。 3、逗硬督查严格问责。由县目标办、公安局、维稳办、群众工作局等部门组成信访维稳督查组,采取电话督查、跟踪督查、明查暗访和重点抽查等方式,经常性深入重点乡镇和部门,对重点信访案件逐案督查、跟踪问效。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的单位责成限期整改;对履职不到位,造成不良后果的,将视其情况分类进行问责处理。 第 5 页 共 5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