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无线列尾盒运用质量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87495987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无线列尾盒运用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提高无线列尾盒运用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提高无线列尾盒运用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提高无线列尾盒运用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提高无线列尾盒运用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无线列尾盒运用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无线列尾盒运用质量(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无线列尾盒运用质量 目 录 一、小组简介 二、背景知识 三、选题理由 四、活动计划 五、现状调查 六、目标设定 七、原因分析 八、要因确认 九、实施对策 十、检查效果 十一、巩固措施 十二、总结打算 3 6 8 10 11 14 16 18 25 27 29 30 一、小组简介 兖州维修车间QC小组自1992年3月 成立以来,结合生产实际,紧紧围绕无 线设备的良好运用,针对如何提高运用 质量选题攻关,攻坚克难,制定有效措 施,提高无线设备质量,保证了设备运 用良好,确保了铁路运输安全。 小组名称兖州维修车间QC小组成立时间1992年3月 课题名称 提高无线列尾盒运用质量提高无线列尾盒运用质

2、量 课题类型现场型组长谭亮 平均年龄40受教育状况四人大学、四人中专 小组成员8人发布人陈恒祥 活动频次2次/月活动日期2012.7.12012.12.31 运用工具 调查表、饼形图、甘特图、排列图、圆柱图、鱼刺图、 三维柱形图、关联图、雷达图 小组基本情况 一、小组简介 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小组分工 1谭亮男38本科车间主任组织策划 2査洪山男53中专车间副主任方案制定 3颜承建 男36大专技术员技术支持 4种毅鹏 男46中专无线检修工长推进实施 5薛万军 男44中专兖北库检工长推进实施 6刘坤 男45中专兖南库检工长推进实施 7张磊 男28本科通信工信息收集 8陈恒祥男27大专通信

3、工制作发布 小组成员简介 一、小组简介 列尾装置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列车机车部分:司机控制盒、列尾专用机车电台 其附属(配套)设备包括:列尾装置输号器、司机控 制盒检测仪、司机控制盒数据转存器。 2列车尾部部分:列尾主机、列尾中继器 其附属(配套)设备包括:列尾主机检测台、无线确 认仪、列尾主机电池、列尾主机电池充电器、简易场强 仪、屏蔽室(或屏蔽柜)、列尾主机数据下载器。 3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数据处理系统。 二、背景知识 列车首、尾以无线数据传输 方式传递信令。机车乘务员操作列 尾司机控制盒功能键,其信令通过 机车无线列调电台(或列尾专用机 车电台)发送出去,列尾主机接收 到列尾司机

4、控制盒发送的信令后, 其响应信息再以同样的方式返回列 尾司机控制盒,司机通过列尾司机 控制盒合成的语音信息来了解列车 尾部风压及列尾主机的工作状态等 情况。 司机控制盒属于列尾装置的车 头部分,它只有在与列尾主机形成 一一对应关系后才能有效使用。一 一对应关系即置入司机控制盒的机 车号码与列尾主机输入的机车号码 相一致的对应关系。 列尾的工作原理 二、背景知识 无线列尾又称列尾司机控制盒,是用于列车司机操作 列尾指令收发和报警信息的语音提示装置。列尾全称为 列车尾部风压安全装置,被铁道部定为除机车信号、无 线列调、自停后的第四大件,在铁路运输安全生产中凸 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HBLT-(E

5、)型司机控制盒 三、选题理由 三、选题理由 列尾装置是用于货物列车的重要行车安全设备。是为了 适应货物列车取消守车和运转车长后,在尾部无人职守情况 下为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而研制的专用运输安全装置。该 装置具备尾部风压查询、辅助排风制动、低风压告警等功能 ;当车辆折角塞门被意外关闭时,机车乘务员可操纵列车尾 部装置进行尾部排风辅助制动,以防止列车“放飏”事故的 发生。同时可作为尾部标识使用。即主要具有如下功能: 1、列车尾部风压查询; 2、列车尾部低风压告警; 3、列车尾部辅助排风制动; 4、列尾主机电池电量不足告警; 5、列车尾部标识。 放飏”是铁路专用术语,意思是 车辆在坡道上失去制动,处

6、于自行遛逸状态。 列尾的作用与功能 四、活动计划 时间 步骤 2012 7 89101112 现状调查 目标设定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实施对策 检查效果 巩固措施 总结打算 小组活动计划甘特图 车间现有管内东风4、东风8B、和谐电3机车 共124台,运用中的列尾控制盒248个,由于大部 分列尾从运用至今已达五年之久,其使用寿命超 过了铁道部无线通信维护暂行规则之规定四年, 从实际工作中也不难发现列尾故障已经居高不下 ,以2012年上半年为例,列尾盒全部维修次数为 46次,约占实际运用量的1/5,占到总故障的90%以 上,成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占用了大部分工 作时间和精力。 五、现状调查 故障

7、现象次数总次数百分比 无电源244652% 无声音84617% 显示屏不显54611% 时间无法查询更改3466% 无法提取数据4469% 电源线虚断2464% 统计人:张磊 2012.7.1 五、现状调查 饼 型 图 五、现状调查 确定目标 重点攻关 人员培训 群策群力 跟进实施 列尾故障率由19%降低为5% 六、目标设定 三 维 柱 型 图 六、目标设定 坏了才干 简单更换 浪涌电流,高温高寒 及人为挤压 技术资料少,培 训不到位 机 料法 环 列尾盒超期运行 电子元器件老化 列尾盒故障频发 人 下雨天气忘关窗 电源线虚断 机车内高温多灰尘 职工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工区维修力量薄弱 老职工偏

8、多,没有学 习积极性 鱼 刺 图 七、原因分析 序号 末端因素 1 职工培训不到位 2 电子元器件老化 3 电源线虚断 4 方法不对 5 机车内高温多灰尘 6 下雨忘关窗 末端因素统计2 七、原因分析 确认标准: 查看培训情况 确认方法: 调查验证确认人: 查洪山确认时间: 2012.7.9 确认情况:确有培训记录,人员技术参差不齐系个人行为导致,但 由于技术资料短缺,培训水平上不去,技术水平低的状况确有存在 。 要因确认过程 1.培训不到位 八、要因确认 确认标准: 故障分布情况及电源开关试验 确认方法: 试验分析确认人: 谭亮确认时间: 2012.7.26 确认情况:列尾故障多为电源故障,

9、电源是由于在 接入电源时,会产生浪涌电流,导致开关接点疲 劳,引发接触电阻增大及吸附等问题,材料的特 性值会随着基本物质的扩散、氧化和再结晶等反 应发生劣化,理论上认为,在电源期望寿命期间 ,开关的通断次数约为5000次,而电子部件在 接近常温时,每升高10,寿命约减少至 2/31/2。列尾从2007年列装至今,已有五年达 到一千八百多天,电源开关故障频发在所难免, 故是主要因素之一。 要因确认过程 2.电子元器件 老化 要 因 八、要因确认 确认标准: 万能表试验 确认方法: 实验分析确认人: 刘坤确认时间: 2012.7.12 确认情况:电源线虚断多为浪涌电流,外部高温,人为挤压所致, 发

10、生具有偶然性。 要因确认过程 3、电源线虚 断 八、要因确认 确认方法: 分析讨论确认人: 谭亮确认时间: 2012.7.6 确认情况:工作方法不对,发生问题才去解决,没有进行事前干预 。通过讨论确定对故障频发点群策群力,拿出措施方案,稳步实施 要因确认过程 4.方法不对 要 因 八、要因确认 确认方法: 观察感受确认人:种毅鹏 确认时间: 2012.7.7 确认情况:气温灰尘为不可更改外部环境,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过程 5、机车内高 温多灰尘 八、要因确认 确认方法: 现场观察确认人:薛万军确认时间: 2012.7.10 确认情况:夏季高温多雨,机车司机多开窗户降温,当下雨时时有 忘记关窗的发

11、生,但发生具有季节性、偶然性,故为非要因因素 要因确认过程 6.下雨忘关窗 八、要因确认 电子元器件老化 1 工作方法不对 2 要因确认结果 八、要因确认 对策一:定期更换,提前试验 1 要因 对策目标措施 其他 电子元器件老化 1.把电源故障 降为零发生 2.把提取数据 故障降为零发 生 负责人:刘坤、 薛万军、种毅鹏 完成期限: 2012年12月31日 实施地点: 现场 1、建立列尾 台帐 2、定期对全 部列尾电源开 关更换,重点 先更换07年的 列尾 3、与更换开 关的同时进行 提取数据试验 九、 实施对策 对策二、加大培训 2 要因 对策目标措施 其他 职工技能水平 低 职工维修技术

12、显著提高 负责人: 谭亮 完成期限: 2012年12月31日 实施地点:办公 室 1. 重点学习 电工电子及维 修技术 2. 每月两次 九、实施对策 制表人:陈恒祥 时间:2013年1月4日 故障现象次数总次数百分比 无电源0110% 无声音41136% 显示屏不显31127% 时间无法查询更改 21118% 无法提取数据1119% 电源线虚断1119% 活动实施以来,2012年下半年列尾故障总共发生 11次248x5%=12.4,达到了预期目标。 2012年7 月12月故障统计 十、检查效果 对策前后主要指标柱状图 十、检查效果 加强雨季巡检力度,及时关好机车门窗 十一、巩固措施 针对故障多

13、发点,成立攻关小组,及时降低故障率 及时总结经验,查找根本原因,制定规范 的故障维修流程 活动不仅实现了预期目标,而且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小 组成员的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和凝聚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详细见下图: 十二、总结打算 良好的设备运用质量 运用QC方法的能力提高 质量改进意识 增强 达成目标 总 结 十二、总结打算 运用QC方法 提高设备运用质量 今后打算 进一步查找问题 十二、总结打算 鉴于铁路事业的突飞猛进,机车设备更新 换代步伐加快,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如 何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企业的需求,学好 新技术,掌握新本领?这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 我们面前。下一步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为:“ 创建学习型班组,打造品牌工区。” 下一步研究方向: 十二、总结打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