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提案(十)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87441800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强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提案(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加强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提案(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加强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提案(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加强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提案(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加强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提案(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提案(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提案(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强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提案 关于加强对我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提案 案由。近年来,我市养殖业的不断壮大发展,畜禽养殖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市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然而,由于传统的养殖习俗,畜禽养殖业存在环保意识淡薄、治污设施不配套等环境问题,每年大量未经处理的畜禽粪尿、污水直接或间接排放到江河、鱼塘、水库等水体中,造成畜禽养殖所在地的饮用水源、地下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周边的城乡居民生活安全。为此,建议加强对我市畜禽养殖的环境综合治理,保证居民饮用水源安全,净化农村环境卫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现状 (一)我市

2、畜禽养殖现状。根据市畜牧部门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市生猪出栏419.18万头,同比增长2.1%;牛出栏44361头,同比增长7.6%;羊出栏85311只,同比增长3%;家禽出栏8621万只,同比增长3.1%;根据2021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生猪、牛、羊及家禽等出栏量仍呈平稳增长态势。 (二)畜禽养殖业排污现状。根据市环保部门的污染源普查数据,我市共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约600家(大部分是生猪养殖场),主要分布在四会、高要、鼎湖、怀集等4个生猪养殖大县,2021年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污染物指标)是4.05万吨,氨氮排放量(污染物指标)是0.42万吨,分别占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

3、47.8%,氨氮排放总量的47.6%。此外,畜禽养殖场的臭气污染影 1响周边环境,如端州区到鼎湖的绿道旁就有不少的养殖场,臭气熏天,给骑自行车和休闲散步的群众造成影响。 (三)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情况。根据市环保部门提供的情况,在“十二五”中前期,我市共对347多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实施治污整治,但仍有为数不少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以及生猪养殖专业户未实施治污整治,这些未实施治污的养殖场,养殖废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水渠鱼塘中或排放到农田上,这些污水虽没有毒性,也起到肥田、肥鱼塘的作用,但部分地区由于农田、鱼塘数量有限,远未达到消纳这些养殖废水的要求,局部地区已经出现污染情况,如鱼塘发黑、发臭,

4、出现水华(水体营养化造成绿藻爆发),水中无鱼虾等生物生存;农田则受到污染造成农作物失收甚至死亡。这些养殖废水间接或直接流入江河,将影响到水体水质和城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二、畜禽养殖主要存在问题 (一)畜禽养殖区域规划滞后。据了解我市仍未有编制全市的畜禽养殖业发展规范对养殖业的布局、规模、治污要求等实行科学的指引,不少规模化养殖场在布局建设及养殖规模的选择上随意性较大,不管是鱼塘边、江河、村边、矮山岭,只要有空地能圈、建成畜禽养殖场,有地方储存、排放粪便污水,即圈、建办场;中小规模养殖专业户及零散养殖户规模小而分散,圈舍布局不合理,多数是在自己家房前屋后改扩建的,条件较差,对周边民众影响大。

5、(二)畜禽养殖禁养区政策难以落实。虽然我市各县(市、区)均制订了畜禽养殖的规范性文件,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允许养殖区,但普遍反映,要清理整顿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业存在拆迁、补偿等问题,抵触较多,政策难以执行落实。 2 (三)缺乏严格的准入制度。根据国家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有关审批手续”,但由于管理不到位,国家对养殖场准入许可制度的执行不够严格,许多养殖场的建设根本无任何证件,更不用说排污准入许可证。 (四)养殖业主环保、安全意思淡薄。仍有不是养殖业主对养殖污染的

6、危害严重性认识不足,认为养殖废水是“肥水”,排入鱼塘、水库、江河还能肥水养鱼;认为养殖场有臭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相当部分养殖场(户)既不经过沼气池,也不经过多级化粪池进行治污处理,也有多数养殖场(户)以资金周转问题为由,迟迟不去建设治污设施。此外,部分养殖者既不懂病死动物尸体传染性,也不懂得病死动物尸体对人体的危害性,将病、死的动物尸体扔于路边、鱼塘、江河,污染环境、污染水质,而更有极少数人将病、死的畜禽偷偷宰杀后低价出售,从而造成人畜共患疾病的危险性增大也逐年增多。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环保宣传。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畜禽养殖业的环保宣传和培训,提高养殖业主的环保意识,让养殖业主了解

7、畜禽养殖业的污染,了解国家的治污政策和治污技术,积极配合,落实养殖场污染整治。 (二)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依据我市畜禽产品需求增长及环境承载力、流域水环境容量、生态环境状况等,编制畜禽业发展规划,为畜禽养殖业布局调整、结构调整、养殖规模总量控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加强监管执法。一是进一步健全我市畜禽养殖业环境准入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环保要求的养殖场,坚决不能审批建设;同时要通过畜禽养殖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监管机制。二是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清理。摸清底数,合理制订清理整顿方案,重点清理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养殖业,要明确提出清理时限要求并抓好落实。三是大力推进污染整治

8、。推动畜禽养殖场按照国家对的污染治理要求,配套治理设施,实现养殖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对不按要求落实治污整改的养殖场,要依法进行处罚,直至其落实整改。 (四)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各级政府应把畜禽养殖的治污列入财政预算。一是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养殖企业及养殖户加强治污设施建设。二是鼓励畜牧、环保部门及养殖户积极探索推广生态畜禽养殖业发展模式,实现养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零排放”模式,排泄物全部资源化利用,加快畜禽业转型升级。三是对畜禽养殖禁养区的清理整顿实施补贴。四是建设病死畜禽的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场,将病死畜禽的尸体和诊疗中产生的废物统一焚烧处理,减少致病源的污染。 第 5 页 共 5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