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史研究综述 上海青浦中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展之九 二战史 青浦高级中学2021届 徐越卿、钱波、陈亮、朱旗宏、王佳斌、郑向博 摘要:二战后的50多年来,这种妥协的实例比比皆是,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冷战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20世纪的战争风云之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还要特别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起源上的另一层面,即是民族主义在西方恶性发展的结果关键词:二战、中途岛、斯大林格勒、大炮、飞机、军舰、坦克、航空母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与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全世界的独立国家几乎无一幸免,约600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几乎毁于一旦 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久远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规定了战争的动力和内容,也规定了战争的形式与规模当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和资本的规模已遍布全球,资本主义列强已结成覆盖全球的利害关系网时,他们之间的竞争与争夺就必然会影响到全球,而为争夺霸权所引发的战争,也极易最终发展为世界大战。
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对二战的发动者德意志法西斯国家来说,它们都是把整个世界作为其争夺的自然边界因此,列宁的垄断是世界大战最深厚的根源这一论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是正确的 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这种不平衡,使原来落后的或曾被打败的帝国主义国家能够迅速发展并追赶上来,从而使按照旧的实力对比瓜分世界的格局很快过时,并使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的问题日益尖锐还要特别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起源上的另一层面,即是民族主义在西方恶性发展的结果随着19世纪的逝去,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逐渐失去了维护本民族正当权力和利益的进步性,蜕变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利益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并给人类带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一战之后,这种蜕变的民族主义在意大利、德国和日本进一步发展,并与法西斯主义相结合,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除此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还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对世界作出的安排---凡尔赛体系是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温床它的骇人听闻的掠夺性,使战后极端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在德国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成为纳粹党得以上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所定下的敌视苏联的基调,致使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未能在二战前建立,并因此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尖锐地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所做的蠢事,此话颇有见地其次,西方国家对法西斯国家实行的绥靖政策,是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提前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已故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所说,慕尼黑协定是西方国家的奇耻大辱,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即慕尼黑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无论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人类终于依靠自身的理智、智慧和力量,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暂时置于次要地位,以伟大的反法西斯同盟的全面合作与战略协同,战胜了邪恶的法西斯集团,赢得了战争,赢得了和平,也赢得了进步重大战役 一、中途岛海战血色笼罩中途岛 中途岛为一个陆地面积仅4.7平方公里的圆礁,位于珍珠港西北1000余海里处,是美国夏威夷群岛的西北门户和屏障因其地处太平洋海路之中途,故称中途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途岛成了美国的海军航空站及最遥远的前哨阵地就是这小小的中途岛,一直是日本人的眼中钉。
4月18日,东京遭美机轰炸后,日本国民惶恐不安,天皇也十分忧虑为了挽回面子,日军大本营盯上了中途岛日本人可谓诡计多端进攻中途岛,既可将这颗眼中钉拔掉,又可诱出美军的航空母舰,将其一举歼灭,可谓一箭双雕 1942年5月27日,南云中将率领的第一机动部队悄悄出发,目标中途岛日军几乎调集了全部的主力舰船庞大的联合舰队共有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17艘,巡洋舰33艘,舰载飞机700架尤其这700架舰载飞机,是山本五十六手里的一张王牌只要飞机上的炸弹尽数倾泻在中途岛上,大功即可告成 日本人没有想到,他们确定的进攻中途岛的作战日期和计划的绝密电报,被美军情报部门破译这一回,血的教训教会了美国人该怎么办,太平洋舰队紧急行动起来为了打退日本人的进攻,太平洋舰队出动了它的几乎全部家当--3艘航空母舰、8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和35艘潜艇飞机,依然是这次决战制胜的筹码美国海军航空队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一架架b- 17、b-25轰炸机改装成火力强大的鱼雷攻击机还有一批刚到的歼击战斗机进入最后的检查,飞机呼啸着发出一阵阵轰鸣日本航母全军覆灭原来,南云准备对中途岛实施第二攻击波打击,将舰上原准备攻击美舰的飞机全部撤掉攻舰鱼雷而换装炸弹。
现在,炸弹换得差不多了,南云又犹豫了因为炸弹攻击军舰远没有鱼雷威力大于是,他又命令,撤掉炸弹,再换鱼雷南云反反复复地发布命令,气坏了航空母舰上的空军地勤人员,他们一边骂骂咧咧的拆换,一边漫不经心地把拆下的炸弹胡乱地堆在甲板上b25从企业号起飞这时,美国企业号和约克敦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两支俯冲轰炸机大队一前一后出现在日本舰队上空深蓝色的俯冲轰炸机排成倾斜的两行,朝着南云所在的旗舰赤城号和加贺号俯冲而下也许是太突然了,完全出乎南云的意料,几乎没有遭到日军地面炮火的攻击和舰载飞机的拦截,透过剧烈颤动的轰炸瞄准镜,印在航空母舰正中的太阳徽成了耀眼的靶标先是赤城号在连续的爆炸声中慢慢沉下去紧接着, 3.8万余吨级的加贺号在两声天崩地裂的大爆炸后,舰体迅速倾斜,倒扣着沉入洋底10时25分,伴随着加贺号下沉的同时,17架从美国约克敦号起飞的轰炸机将3颗重磅炸弹准确地击中了1.59万吨级的苍龙号航空母舰夜幕慢慢垂下,日本舰队拼命向北撤退南云在仅存的飞龙号上给山本五十六大将发去的电报,击碎了山本引诱美军航空母舰决战的梦想飞龙也没有能够跑掉,美军从企业号上起飞的24架轰炸机竭尽全力向日舰飞龙号发起最后攻击。
有6枚重达半吨的炸弹击中了指挥台,浓烟烈火吞没了舰体8时20分,飞龙号指挥官山口少将自己绑在舰桥上,一同沉入冰冷的大洋之中中途岛之战以日本人的惨败告终山本五十六大将看到败局已定,只好下令总退却,坐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大和号上,在茫茫黑夜中仓皇逃跑,从而把太平洋战争的主动权拱手交给了美国斯大林格勒战役 这次会战历时200天之久德军在会战中被打死、打伤、被俘和失踪的官兵约150万人,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 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结局具有重大军事政治意义这次会战,对争得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是战胜德军的一个最重要阶段苏军展开总攻和把德国侵略者从沦陷的国土上大批驱逐出去的条件业已具备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掌握到战争结束斯大林格勒的胜利进一步提高了苏联及其武装力量的国际威望,是进一步巩固反希特勒同盟的决定性因素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的失败,对整个德国是精神和政治上的严重震撼,动摇了它的国际政治地位,破坏了仆从国对它的信任日本被迫暂时放弃了加紧反苏的计划在土耳其统治集团中间,尽管受到德国的压力,但保持中立的愿望益趋强烈。
斯大林格勒的辉煌胜利,显示了苏军业已增强的威力及其高度军事学术水平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为围歼德军重兵集团,先后出色地实施了方面军群的战略性防御战役和进攻战役战争史上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战役苏军的防御在斯大林格勒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种防御的特点是:在大纵深预先建立数道构筑完善的防御地区,并以军队及时占领,具有高度积极性斯大林格勒成了巷战学校正确选定主要突击方向和军队转入反攻的时机,善于建立军队的进攻集团,隐蔽进行战役准备,军队在进攻过程中巧妙行动,各方面军和集团军之间密切协同,同时而迅速地构成合围的对内正面和对外正面,在对外正面发展反攻等等,这些都决定了苏军反攻的胜利在斯大林格勒反攻过程中,炮兵进攻在战争中第一次得到了充分运用,而航空兵行动则第一次采取了航空兵进攻样式政治机关和党组织在夺取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中建立了巨大功勋,它们培养了军人具有在防御中坚忍不拔,在进攻中锐不可当的高度精神-战斗素质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其军事上的丰要原因是:战略企图与实力相脱节,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兵力部署分散,形不成进攻重点;后勤供应困难等侵华日军铁蹄下的淮南煤矿 淮南煤矿矿区地处华东腹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1938年6月4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淮南煤矿,为实现以战养战的策略,立即开始了对淮南煤矿的疯狂掠夺 1938年8月25日,日本铁道省调查团、三井和三菱调查班等对淮南煤矿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详细调查;9月21日,确定由三菱饭冢炭矿经营大通煤矿,由三井矿业公司经营淮南煤矿局(九龙岗矿)1939年4月21日,日本兴亚院在华联络部将两矿合并改为日华合办淮南煤炭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受侵华日军军部控制总公司设在上海,并在淮南设立淮南矿业所,所长川口忠,大通矿长井上诚,九龙岗矿长藤义魂 为加速掠夺中国的煤炭资源以满足侵略战争的军事需要,淮南矿业所所长川口忠制定了增产计划,规定:淮南煤矿的煤炭生产要从1939年的年产21.5万吨,增加到1946年的235.2万吨 为加强对淮南煤矿的控制和掠夺,日本侵略者在煤矿推行的是血腥的法西斯统治日本侵略者处心积虑地想掠夺煤炭,却又不增加设备、改革开采技术,而是企图单凭增加工人数量和劳动强度来加大对煤炭的掠夺 日本侵略者在淮南煤矿的罪行,是其在侵华期间掠夺中国煤炭资源、残酷奴役中国劳工的一个缩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 本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根本改变了19世纪以来欧洲支配全球的世界格局。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欧洲在地理上、政治制度上和意识形态方面都被一分为二,并处于美国和苏联的控制之下19世纪欧洲建立的世界霸权地位如落花流水,一去不复返了 与欧洲的不断衰落同步进行的是它所代表的殖民主义的步步后退以及最终被迫退出历史舞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世界殖民体系的解体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终于得以完成这是人类历史的极其巨大的进步,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变化 与欧洲的衰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与苏联的不断崛起,这一过程同样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使美苏对峙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取代了西欧列强主宰全球的时代这个新的两极格局的基石,就是二战中后期由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确立的雅尔塔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反映了二战以后的世界现实,并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它对战后的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留给冷战后的世界的宝贵遗产 首先,雅尔塔体系第一次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这就在总体上制约了美、苏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能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
因此,在二战后东西方紧张对峙,局部战争始终不断的情况下,冷战中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和苏联之间从未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冲突,这便形成了冷战的最基本特征:它既是战争,又是和平,从而使世界维持了整体的和平状态 其次,雅尔塔体系所提倡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决定了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潮流不仅如此,在雅尔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