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7292540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班级: 姓名: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1、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是_。2、我们可以从蚕卵的_、_、_等方面来观察蚕卵。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时,三次测量的数据都不一样,我们应该_。4、生活中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中的_受热_会把乒乓球顶回原形。5、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_,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_。6、“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歌词中,_和_都是运动的。7、用_代替_是减少摩擦力常用的方法之一。8、加热或搅拌

2、都会_物质在水中的溶解。9、以_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时,可以用_判断方向,用_测量距离。10、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_的光。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这说明了空气( )。A可以被压缩B不可以被压缩C有重量2、下列( )和蚂蚁属于同一种类。 A蜈蚣B蜜蜂C蜘蛛3、学校、医院、住宅区附近禁止汽车鸣笛属于( )。A在人耳处阻断噪音B在声源处控制噪音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4、坐在车上看到车外的景物在向前移动,说明车正在( )。A静止B前进C后退5、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的说法是正确

3、的。A水面最咸B中间最咸C各个地方一样咸6、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接近时,它们产生了推开的力。这时接近的磁极( )。A一定是南极B一定是N极C一定是相同名称的磁极7、下面属于胎生的动物是( )。A天鹅B丹顶鹤C猴子8、使用天平时,记录称量结果的方法是( )。A只读取砝码的质量B只读取游码的质量C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9、毛绒玩具和生物的区别主要在于( )。A外形特性不同B有无生命C能否运动10、在“风的形成”模拟实验中,产生空气流动的原因是( )。A蜡烛的火焰B蚊香的烟雾C纸条的飘动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研究小球运动的快慢时,应尽量让小球沿直线运动。(_)2、装有空气的塑料袋子放

4、入水中,松手后袋子会上浮,说明空气比水轻。(_)3、水可以流动,空气也可以流动。 (_)4、三次测试数据不同,应选择的数据为中位数。(_)5、无论什么形状的透明杯子,都可以用做雨量器的刻度杯。(_)6、运动形式只有一种。(_)7、空气流动得快就会刮起大风,流动得慢就会形成微风。(_)8、物体有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_)9、水只有达到100才会蒸发。(_)10、蚂蚁遇到同伴时用触角交流信息。 (_)四、连线题。(共10分)1、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用线连起来。接触面光滑接触面粗糙 摩擦力大被拉物体重 摩擦力小被拉物体轻五、图形题。(共12分)1、参考蚕的生长过程,写出蝴蝶的四个生长阶段。六、简答

5、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蚕蛹还会发生变化吗?它有可能变成什么样子?_2、保证我们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有哪些?_3、你知道的观察方法有哪些?观察时应注意些什么?_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北京时间2、大小 形状 颜色3、取平均值4、空气 膨胀5、云 我们的生活6、竹排 青山7、滚动 滑动8、加快9、起点 方向盘 软尺10、太阳 月相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2、B3、B4、C5、C6、C7、C8、C9、B10、A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四、连线题。(共10分)1、五、图形题。(共12分)1、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会。会变成蚕蛾。2、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 条件。3、我知道的观察方法有看、问、听、摸、量等;观察应注意;观察前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有顺序,先整体后部分;要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要充分运用一些简单的观察和测量工具等。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