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可打印】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7288928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可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可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可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可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可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可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可打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可打印】班级: 姓名: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1、种子的萌发需要的条件是_、_、_。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_、_和_等。3、如果加热袋子中的空气到一定程度,那么袋子就会_。当温度_后,袋子就会掉下来。4、扇扇子实际是用扇子带动空气_,形成风,使人感到_。5、母鸡将鸡蛋放在身体下面孵卵,_天左右小鸡破壳而出。6、盐能够_在水中,也能从水中_出来。7、加热或搅拌都会_物质在水中的溶解。8、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_,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9、我们通过制作地球_海报,更能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10、鸡卵包括_、_、_、_等结构。二、选

2、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明给篮球充气,篮球已经鼓鼓的了,还可以继续充气,是因为( )。A空气占据空间B空气有质量C空气可以被压缩2、用湿抹布擦黑板,水迹很快不见了,是因为( )。A水蒸发了B水被黑板吸收了C水流到地上了3、下列过程中,没有利用压缩空气的是( )。A篮球充气B喷水壶喷水C热气球升空4、下列材料可用于光学仪器、石英钟等产品零件制造的是( )。A火柴B石英C木炭5、比较能被磁铁吸引的那些常见物体,我们发现( )。A被吸引的物体有铁或磁铁B被吸引的都是铁C被吸引的是各种金属6、我们吃的盐大多是通过( )海水得到的。A过滤B蒸发C溶解7、以下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3、A用内焰加热 B用点燃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嘴吹灭火焰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打开,再盖上8、测降雨量时,应该把雨量器放在( )。A屋檐下B没有遮挡的空地上C大树下D窗户边9、在发生火灾时,人们会用湿毛巾捂着口鼻,匍匐着逃离火场,这是因为( )。A含有有害物质的热空气在上方 B逃离方便C怕房屋倒塌伤人10、果实和种子都长在土壤中的植物是( )。A枣树B萝卜C花生D西红柿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洞里可能有小动物,我们可以将手伸进去寻找。 (_)2、我们可以借助简易天平来测量空气的质量。(_)3、小芳测量水温时把温度计拿出水面读数。(_)4、为了方便观察小动物,我们必须

4、把小动物抓在手上才行。 (_)5、描述小球的位置时,只需说明小球距离起点有多远就行了。(_)6、蛙卵和龟卵都有卵壳。(_)7、对于缺乏液体了解时,我们可以用鼻子闻或者用口尝试。(_)8、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_)9、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_)10、水对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_)四、连线题。(共10分)1、把下列矿物和它们相应的光泽连起来石英 像玻璃光泽那样长石 有蜡烛一样的光泽云母 光泽和丝绸差不多五、图形题。(共12分)1、填写蚕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对生命的演化有什么作用?_2、请你

5、列举几种以滚动方式运动的物体。(三种即可)_3、你知道的观察方法有哪些?观察时应注意些什么?_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水 空气 适宜的温度2、雨 雪 冰雹3、飞起来 下降4、流动 凉爽5、216、溶解 分离 7、加快8、食盐9、主题10、卵壳 卵白 卵黄 气室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2、A3、C4、B5、A6、B7、D8、B9、A10、C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四、连线题。(共10分)1、五、图形题。(共12分)1、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水是地球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物质,如果没有水,地球孕育不出灿烂的地球文明,正因为水的存在,地球生命才生机勃勃,繁衍不息。2、运动汽车的轮子、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运动、斜面上运动的玻璃球等(合理即可)。3、我知道的观察方法有看、问、听、摸、量等;观察应注意;观察前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有顺序,先整体后部分;要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要充分运用一些简单的观察和测量工具等。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