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21 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有意义,那么 x 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1 Cx1 D x1 2已知 a=3,b=4,若 a,b,c 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则c=() A5 BC5 或D5 或 6 3下列各式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ABC D 4下列各组数中以a,b,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2,b=3,c=4 Ba=7,b=24,c=25 Ca=6,b=8,c=10 D a=3,b=4,c=5 5下列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BC D 6在 RtABC中,C=90 , AC=3 ,BC=4 ,则点 C到 AB的距离是() ABCD 7下列根式中属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 CD 8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A?=B=2 C +=D () 2=3 9已知,如图长方形 ABCD 中,AB=3cm ,AD=9cm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 D重合, 折痕为 EF,则 ABE的面积为() A3cm 2 B4cm 2 C6cm 2 D12cm 2 第 2 页(共 21 页) 二、填空题 10比较大小:(填“、或 =”) 11若的整数部分是 a,小数部分是 b,则= 12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13 若 实 数a 、 b 、 c在 数 轴 的 位 置 , 如 图 所 示 , 则 化 简 = 14已知 a、b、c 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关系式+|a b|=0,则ABC 的 形状为 15若 x2,化简+|3 x| 的正确结果是 三、解答题(共20 分) 16计算下列各题 (1)4+4(2)(3) 2+( 3)(+3) (3)+(1) 0 (4) 17已知: a=1+,求( a+) 2的值 18如图,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不写作法,但要保留画图痕迹) 第 3 页(共 21 页) 四、解答题 19先化简,再求值:( a1+)( a 2+1),其中 a= 1 20已知: x,y 为实数,且,化简: 22如图, RtABC中,B=90 ,AB=3cm ,AC=5cm ,将ABC折叠,使点 C与 A重合, 得折痕 DE ,则 ABE的周长等于多少 cm ? 五、解答题 23如图,一架梯子的长度为25 米,斜靠在墙上,梯子低部离墙底端为7 米 (1)这个梯子顶端离地面有米; (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 米,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 24一只蚂蚁从长为4cm 、宽为 3cm ,高是 5cm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 B点, 第 4 页(共 21 页) 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多少cm ? 六、解答题 26如图, A城气象台测得台风中心在A 城正西方向 600km的 B处,以每小时 200km的 速度向北偏东 60的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500km的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 (1)A城是否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为什么? (2)若 A城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那么A城遭受这次台风影响有多长时间? 第 5 页(共 21 页) 2015-2016 学年吉林省白城市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Ax1 B x1 Cx1 Dx1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得:x 10, 解得: x1 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把握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2已知 a=3,b=4,若 a,b,c 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则c=() A5 BC5 或D5 或 6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注意有两种情况一是所求边为斜边,二所求边位短边 【解答】解:分两种情况: 当 c 为斜边时, c=5; 当长 4 的边为斜边时,c=(根据勾股定理列出算式) 故选 C 【点评】本题利用了勾股定理求解,注意要讨论c 为斜边或是直角边的情况 3下列各式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A BCD 【考点】二次根式的定义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逐一判断 【解答】解:A、二次根式无意义,故A错误; 第 6 页(共 21 页) B、是三次根式,故B错误; C、被开方数是正数,故C正确; D、当 b=0 或 a、 b 异号时,根式无意义,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 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 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当二次根式在分母上时还要考虑分母不等于零, 此时被开方数大于0 4下列各组数中以a,b,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2,b=3,c=4 Ba=7,b=24,c=25 Ca=6,b=8,c=10 Da=3,b=4,c=5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是直角 三角形判定则可如果有这种关系,就是直角三角形,没有这种关系,就不是直角三角形 【解答】解:A、2 2+324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 B、7 2+242=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C、6 2+82=10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D、3 2+4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 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 5下列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D 【考点】同类二次根式 【分析】运用化简根式的方法化简每个选项 【解答】解:A、=2,故 A选项不是; B、=2,故 B选项是; C、=,故 C选项不是; 第 7 页(共 21 页) D、=3,故 D选项不是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化简根式的方法 6在 Rt ABC中, C=90 , AC=3 ,BC=4 ,则点 C到 AB的距离是() ABCD 【考点】勾股定理 【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AB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即可求出则点C到 AB的 距离 【解答】解:在RtABC中, C=90 ,则有AC 2+BC2=AB2, BC=4 ,AC=3 , AB=5 , 设 AB边上的高为h, 则 SABC=AC ? BC= AB? h, h=,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解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的运用勾股定理,确定 AB为斜边 7下列根式中属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CD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 【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无法化简,故本选项正确; 第 8 页(共 21 页) B、=,故本选项错误; C、=2故本选项错误; D、=,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8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A?=B=2 C +=D() 2=3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对A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对B 进行判断;根据二 次根式的加法法则对C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D进行判断 【解答】解:A、=,所以, A选项的计算正确; B、 = = =2,所以 B选项的计算正确; C、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所以C选项的计算错误; D、() 2=3,所以 D选项的计算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在进行二次根式的 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9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 中, AB=3cm ,AD=9cm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 D重合,折痕为EF, 则 ABE的面积为() 第 9 页(共 21 页) A3cm 2 B 4cm 2 C6cm 2 D12cm 2 【考点】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根据折叠的条件可得:BE=DE ,在直角 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解 【解答】解: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 D重合, BE=ED AD=9cm=AE+DE=AE+BE BE=9 AE , 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B 2+AE2=BE2 解得 AE=4 ABE的面积为 342=6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的平方 二、填空题 10比较大小:(填“、或 =”) 【考点】实数大小比较 【分析】先把两个实数平方,然后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即可求解 【解答】解:() 2=12,( 3 ) 2=18, 而 1218, 23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的比较,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可以采用作差法、取近似值法、 比较 n 次方的方法等 11若的整数部分是a,小数部分是b,则= 1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第 10 页(共 21 页) 【专题】计算题 【分析】因为,由此得到的整数部分a,再进一步表示出其小数部分b 【解答】解:因为, 所以 a=1,b= 故=1 故答案为: 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力,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 能力之一,本题要求我们能够正确估算出一个无理数的大小 12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两个角相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先找到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再将题设和结论互换,即可而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 【解答】解:因为原命题的题设是:“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结论是“这个三角形两底角相 等”, 所以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两个角相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点评】根据逆命题的概念来回答: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 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 命题的逆命题 13 若 实 数a 、 b 、 c在 数 轴 的 位 置 , 如 图 所 示 , 则 化 简= a b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实数与数轴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根据数轴上各点的位置判断出a,b 的符号及a+c 与 bc 的符号,再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由数轴可知,cb0a,|a| |c| , a+c0,bc0, 原式 =( a+c)( bc)=a b 故答案为:ab 【点评】 正确地根据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数的符号以及绝对值的大小,再根据运算法则进行判断 第 11 页(共 21 页) 14已知 a、b、c 是 ABC的三边长, 且满足关系式+|a b|=0 ,则 ABC的形状为等 腰直角三角形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等腰直角三角 形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已知等式左边为两个非负数之和,根据两非负数之和为0, 两非负数同时为0, 可得出 c 2=a2 +b 2, 且 a=b,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出C为直角,进而确定出三角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答】解: +|a b|=0 , c 2a2b2=0,且 ab=0, c 2=a2+b2,且 a=b, 则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及算术平方根,以及等腰直角三角 形的判定,熟练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15若 x2,化简+|3 x| 的正确结果是52x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绝对值 【分析】先根据x 的取值范围,判断出x2 和 3x 的符号,然后再将原式进行化简 【解答】解:x2, x20, 3x0; +|3 x|= ( x2)+(3x) =x+2+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