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思路和对策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7205018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思路和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思路和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思路和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思路和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思路和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思路和对策(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浙江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思路和对策 服务业(service industry)是指为满足生产者、消费者的服务需求,提供不同形式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的产业,它是在社会劳动分工不断探化、经济专业化不断发展、企业内部职能不断外化或外包的基础上发展的产业。伴随着科技进步,服务业发展一般经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知识密集型的转变,继而出现了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一般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国民经济新领域,具有要素投入的智力密集性、信息技术的广泛运

2、用,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服务产品的个性化、产出的高增值性、服务的强辐射性等主要特点。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服务业涉及12个部门、160多个分部门,门类广、行业多,是一个庞杂的混合产业群。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服务业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目前世界最低收入水平组的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4.7%,中低收入水平组为52.3%,中等收入组为53.8%。按照世界中等收入水平组的标准,浙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至少应超过50%,而到2004年浙江才达到39%。从内部结构看,浙江服务业中批发零售、运输仓储、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达

3、到4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服务业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不到15%,大大低于上海、广东、辽宁等沿海发达省市的水平。服务业的滞后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浙江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十一五”时期,浙江发展将面临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加速发展模式转型、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实现“腾笼换鸟”的必然选择。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则是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战略意义。加快服务业利用外资,有利于推进浙江经济国际化进程。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改善投资环境,吸纳国际先进

4、要素,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平台,服务业的国际化已经成为联结一国(或地区)与全球产业及市场的纽带。加快服务业利用外资,引进国际经营理念、国际行业规范和国际化服务人才,将大大提升浙江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加速浙江产业、市场接轨国际经济,推进经济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服务业利用外资,有利于加快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产业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专业化分工水平高、功能配套完善、国际化程度高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尤其需要现代物流、研发设计、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的支撑。而利用外资可以有效弥补当前浙江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的不足,提升浙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服务业利用外资,有利于优化浙江区域发展环境。完

5、善服务功能,降低商务成本,优化发展环境是浙江继续保持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其中中心城市的发展环境是关键,通过利用外资带动研究开发、金融保险、文化教育、旅游会展、中介咨询、创意策划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优化区域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加快服务业利用外资,有利于提高浙江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随着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房地产、文化教育、休闲旅游、商业零售、医疗保健等的需求日趋旺盛,吸引外商投资高层次的生活型服务业,可以加快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需要说明的是:(1)本文所用外资数据均指外商直接投资;(2)本文

6、所指的社会服务业包括公共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租赁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旅馆业、旅游业、娱乐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其他社会服务业等众多的细分行业。一 当前浙江服务业利用外资四大特点“十五”头四年,浙江服务业利用外资呈现以下四个主要特点。1.规模扩张迅速,但总量与国内先进省市尚有明显差距浙江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由2000年的2.54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9.04亿美元,年均增长37.4%,占全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由2.4%提高到6.4%,已位居全国第7位,但仍大大落后于上海(30多亿美元)和广东、江苏、山东、北京、辽宁(均在2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服务业外资占同期全省实际外资总

7、量的比重达到了14.3%,略高于江苏10%的水平,但明显低于上海(50%以上)和广东、辽宁(30%以上)的水平(见表1)。由于服务业利用外资不多,只占服务业总投资的3%,影响了对国外服务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和消化,导致现代服务业的供给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难以迅速提高。表1 浙江省20002004年服务业利用外资基本情况2.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商贸零售等传统服务行业20012004年,浙江服务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5.16亿美元,房地产、社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等四大行业,占到总量的88.3%(广东90%左右、上海50%左右、江苏60%多),尤其是房地

8、产业更是高达41.7%(见表2),这与广东的情况基本相近,与上海、江苏相比则集中度更高。同时,一些新兴服务业的外资利用开始崭露头角。2004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旅游饭店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实际外资分别达到1.51亿、0.53亿和0.31亿美元,占到总量的16.7%、5.9%和3.4%,其中商务服务业涨势迅猛,增速达到了244.8%;金融、教育、医疗、文化、中介服务等领域开始起步,三井住友银行、中宏人寿、东京海上火灾保险等一批外资金融机构相继登陆浙江,英国诺丁汉大学与万里教育集团合作在宁波设立我国第一所国际高校。由杭州市中医院和美国格林斯玛投资有限公司合作的杭州爱德医院开始筹建,横

9、店集团与香港东方冲印公司合资的东方横店影视后期制作公司正式运作。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杭州杰汇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等中介服务业项目获准设立。但整体看来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行业结构不够合理,外资主要集中于开放较早、利润较高的房地产、商贸零售业等行业,而当前发展急需的一些服务领域如研发、物流、工业设计、信息服务、风险投资、专业咨询等利用外资比较缺乏,对浙江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的促进作用尚不明显。表2 浙江省20012004年服务业利用外资行业构成情况3.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20012004年,杭州、宁波两地服务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3.94亿美元,占到

10、同期全省服务业利用外资总额的55.4%,外资向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服务业集聚的趋势十分明显,这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是相适应的。4.资本来源集中于港、日、欧美等服务业发达国家或地区香港、日本、欧美是浙江服务业利用外资来源的主要地区,其中受地缘、人缘及CEPA实施的影响,香港居各国(地区)服务业外资来源之首,并出现了萧山机场、大榭招商国际集装箱码头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世界500强在浙江投资的项目中,服务业占到11%;来源国中日本占到32%,欧美占到68%。近几年在浙江服务业利用外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制约:一是对外开放程度不足、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以

11、及要素配置和考核机制对服务业重视不够等体制机制制约;二是服务业规划相对滞后,规划之间统筹协调不够,尤其是大型开发区、CBD(中央商务区)、物流园区等空间载体欠缺高层次统一规划等发展平台制约;三是符合国际水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等要素供给制约。二 浙江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机遇和挑战1.服务消费需求的迅速扩大带来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机遇根据预测,“十一五”时期,浙江将进入人均GDP 3000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工业化进入结构趋向高级化的中后期阶段,城市化进入由50%迈向70%的加速发展阶段,这同时将是经济服务化趋势比较明显的阶段,服务消费需求将迅速扩大,引领国民经济中服务业比重加快攀升。浙江加快建设先

12、进制造业基地产生了对生产型服务的巨大需求。当前,浙江正逐步推进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建设,加快构筑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将是浙江产业应对全球化挑战,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载体,而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培育,关键就在于服务性功能平台的打造。这就对物流、研发、工业设计、金融、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广告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香港贸易发展局的调查,长三角制造业企业虽然大多使用本地服务企业(上海77%,其他长三角城市68%),但对服务的满意程度却偏低(上海37%,其他长三角城市27%),其中中

13、小民营企业的不满意度更高,而且愿意付出较高的价格来获取更为优质的服务。应该说,外商投资浙江服务业领域将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带动了生活型服务业需求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长三角地区是全国市场经济最发达、人民生活最富裕、城市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正在崛起,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大量的农民转为市民,农村变成社区,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形成。2004年浙江人均GDP达到2893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5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96元,居民消费总支出超过3000亿元,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2%,农村为39.5

14、%,居民消费结构将从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向以住房、汽车、教育、旅游等为主的享受型、发展型转变。巨大的市场潜力将激发外商投资房地产、商业零售、文化教育、休闲旅游、医疗保健等生活服务领域的热情。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加速催生了新的服务业市场。作为市场化改革先行省份,浙江的服务业市场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政府职能加速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众多履行竞争性社会职能的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正加快推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许多专业服务工作,如工程咨询、信息处理、会议展览、规划编制、后勤服务等正逐步转向市场采购;电讯、网络服务、教育、医疗、体育、文化、水热气供应、环保服务等行业相关领域的市场化进程正在加速市场化,从

15、而催生了巨大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2.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加速带来利用外资的机遇近几年,国际服务业通过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服务业投资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之一,世界范围内流向服务业的投资已经占国际直接投资的55%左右。根据财富杂志相关资料整理,现代服务业跨国公司在“世界500强”的比重已经从1995年的57.6%上升到1999年的61.2%。联合国贸发会议近期发布的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表明,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构成已从以制造业外包为主转向服务业外包。在第二届国际投资促进论坛上,联合国贸发会议投资司司长卡尔萨望博士再次肯定了这一点,并指出传统服务

16、行业中的金融服务业、贸易业,新兴服务行业中的电信业、电力和商务服务业都非常吸引FDI。从我国来看,跨国公司投资重点已经从原来的加工组装环节发展到价值链两端。以知识为核心要素,以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新热点。首先,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在我国的制造业投资,拓展在华业务,许多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设立服务中心。跨国公司境外研发中心纷纷登陆我国,已有通用电气、大众、IBM、微软、杜邦、拜耳、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惠普等一大批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了研发中心,截至2004年6月,在我国以各种形式设立的外资研发中心已超过600家,累计投入研发金额超过40亿美元。许多跨国公司开始将地区总部从东京、香港、新加坡移往北京、上海等地,汇丰银行在2002年把地区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