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效蒸发器设计-化工原理课件设计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87189622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效蒸发器设计-化工原理课件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效蒸发器设计-化工原理课件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效蒸发器设计-化工原理课件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效蒸发器设计-化工原理课件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效蒸发器设计-化工原理课件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效蒸发器设计-化工原理课件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效蒸发器设计-化工原理课件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字符说明- 2 -第一节 概述- 3 -一蒸发及蒸发流程- 3 -二蒸发操作的分类- 3 -三蒸发操作的特点- 3 -四、蒸发设备- 4 -五、蒸发器选型- 4 -第二节 蒸发装置设计任务- 5 -一、设计题目- 5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5 -第三节 三效蒸发器得工艺计算- 5 -一、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 5 -二、估计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差- 6 -三 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计算- 8 -四、蒸发器的传热面积的估算- 9 -五、有效温差的再分配- 10 -六、重复上述计算步骤- 10 -七、计算结果- 12 -第四节 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计算-

2、12 -一、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12 -二、循环管的选择- 12 -三、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13 -四、分离室直径与高度的确定- 13 -五、接管尺寸的确定- 14 -第五节 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 15 -一、气液分离器- 15 -二、蒸汽冷凝器- 15 -三 淋水板的设计- 16 -【参考文献】- 17 -字符说明 第一节 概述一蒸发及蒸发流程蒸发是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含有不挥发性杂质(如盐类)的溶液沸腾,除去其中被汽化单位部分杂质,使溶液得以浓缩的单元操作过程。蒸发操作广泛用于浓缩各种不挥发性物质的水溶液,是化工、医药、食品等工业中较为常见的单元操作。化工生产中蒸发主

3、要用于以下几种目的:1获得浓缩的溶液产品;2、将溶液蒸发增浓后,冷却结晶,用以获得固体产品,如烧碱、抗生素、糖等产品;3、脱除杂质,获得纯净的溶剂或半成品,如海水淡化。进行蒸发操作的设备叫做蒸发器。蒸发器内要有足够的加热面积,使溶液受热沸腾。溶液在蒸发器内因各处密度的差异而形成某种循环流动,被浓缩到规定浓度后排出蒸发器外。蒸发器内备有足够的分离空间,以除去汽化的蒸汽夹带的雾沫和液滴,或装有适当形式的除沫器以除去液沫,排出的蒸汽如不再利用,应将其在冷凝器中加以冷凝。蒸发过程中经常采用饱和蒸汽间壁加热的方法,通常把作热源用的蒸汽称做一次蒸汽,从溶液蒸发出来的蒸汽叫做二次蒸汽。二蒸发操作的分类按操作

4、的方式可以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工业上大多数蒸发过程为连续稳定操作的过程。按二次蒸汽的利用情况可以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若产生的二次蒸汽不加利用,直接经冷凝器冷凝后排出,这种操作称为单效蒸发。若把二次蒸汽引至另一操作压力较低的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气,并把若干个蒸发器串联组合使用,这种操作称为多效蒸发。多效蒸发中,二次蒸汽的潜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提高了加热蒸汽的利用率。按操作压力可以分为常压、加压或减压蒸发。真空蒸发有许多优点:(1)、在低压下操作,溶液沸点较低,有利于提高蒸发的传热温度差,减小蒸发器的传热面积;(2)、可以利用低压蒸气作为加热剂;(3)、有利于对热敏性物料的蒸发;(4)、操作温

5、度低,热损失较小。在加压蒸发中,所得到的二次蒸气温度较高,可作为下一效的加热蒸气加以利用。因此,单效蒸发多为真空蒸发;多效蒸发的前效为加压或常压操作,而后效则在真空下操作。三蒸发操作的特点从上述对蒸发过程的简单介绍可知,常见的蒸发时间壁两侧分别为蒸气冷凝和液体沸腾的传热过程,蒸发器也就是一种换热器。但和一般的传热过程相比,蒸发操作又有如下特点 :沸点升高 蒸发的溶液中含有不挥发性的溶质,在港台压力下溶液的蒸气压较同温度下纯溶剂的蒸气压低,使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液的沸点,这种现象称为溶液沸点的升高。在加热蒸气温度一定的情况下,蒸发溶液时的传热温差必定小于加热唇溶剂的纯热温差,而且溶液的浓度越高,这

6、种影响也越显著。物料的工艺特性 蒸发的溶液本身具有某些特性,例如有些物料在浓缩时可能析出晶体,或易于结垢;有些则具有较大的黏度或较强的腐蚀性等。如何根据物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宜的蒸发流程和设备是蒸发操作彼此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节约能源 蒸发时汽化的溶剂量较大,需要消耗较大的加热蒸气。如何充分利用热量,提高加热蒸气的利用率是蒸发操作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四、蒸发设备 蒸发设备的作用是使进入蒸发器的原料液被加热,部分气化,得到浓缩的完成液,同时需要排出二次蒸气,并使之与所夹带的液滴和雾沫相分离。 蒸发的主体设备是蒸发器,它主要由加热室和蒸发室组成。蒸发的辅助设备包括:使液沫进一步分离的除沫器,和

7、使二次蒸气全部冷凝的冷凝器。减压操作时还需真空装置。兹分述如下: 由于生产要求的不同,蒸发设备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型式。对常用的间壁传热式蒸发器,按溶液在蒸发器中的运动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两大类:(1)循环型蒸发器 特点:溶液在蒸发器中做循环流动,蒸发器内溶液浓度基本相同,接近于完成液的浓度。操作稳定。此类蒸发器主要有 a.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b.悬筐式蒸发器 c.外热式蒸发器, d.列文式蒸发器 e.强制循环蒸发器。其中,前四种为自然循环蒸发器。(2)单程型蒸发器 特点:溶液以液膜的形式一次通过加热室,不进行循环。优点:溶液停留时间短,故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蒸发;温度差损失较小,表面传热系数

8、较大。缺点:设计或操作不当时不易成膜,热流量将明显下降;不适用于易结晶、结垢物料的蒸发。此类蒸发器主要有 a.升膜式蒸发器, b.降膜式蒸发器, c.刮板式蒸发器五、蒸发器选型本次设计采用的是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结构特点:加热室是由垂直管束组成,管束中央有一根直径较粗的管子,细管内单位体积溶液受热面大于粗管的,即前者受热好,溶液气化得多,因此细管内汽液混合物的密度比粗管小,这种密度差促使溶液做沿粗管下降而沿细管上升的连续规则的自然循环运动。 优点:相对老式蒸发器而言,具有溶液循环好、传热效率高等优点,同时由于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故应用十分广泛,有“标准蒸发器”之称。缺点:由于结构的

9、限制,循环速度一般在0.4到0.5m/s以下;且由于溶液的不断循环,使加热管内的溶液始终接近完成液的组成,故有溶液粘度大、沸点高等缺点;此外,这种蒸发器的加热室不易清洗。第二节 蒸发装置设计任务一、设计题目NaOH水溶液三效逆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设计任务(1)处理量能力 35000吨/年NaOH水溶液(2)设备型式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2、操作条件A、加料方式为三效逆流加料 B、原料液浓度为10%,完成液浓度为30%,原料液温度为第一效沸点温度。 C、加热蒸汽压强500kPa(绝压);冷凝器压强为50 kPa(绝压) D、各效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K1=1800W/(m2

10、K),K2=1200W/(m2K),K3=600W/(m2K) E、各效蒸发器中液面的高度为1.2m F、各效加热蒸汽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并忽略热损失。 第三节 三效蒸发器得工艺计算多效蒸发的工艺计算多效蒸发的工艺计算的主要依据是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及传热速率方程。计算的主要项目有:加热蒸气(生蒸气)的消耗量、各效溶剂蒸发量以及各效的传热面积。计算的已知参数有:料液的流量、温度和浓度,最终完成液的浓度,加热蒸气的压强和冷凝器中的压强等。蒸发器的设计计算步骤多效蒸发的计算一般采用试算法。根据工艺要求及溶液的性质,确定蒸发的操作条件(如加热蒸气压强及冷凝器的压强),蒸

11、发器的形式、流程和效数。根据生产经验数据,初步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各效完成液的浓度。根据经验假设蒸发器各效的压强,估算个效溶液沸点和有效总温差。根据蒸发器的焓衡算,求各效的蒸发量和传热量。根据传热速率方程计算各效的传热面积。若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不相等,则应按下面介绍的方法重新分配有效温度差,重复步骤(3)至(5),直到所求得各效传热面积相等(或满足预先给出的精度要求)为止。一、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总蒸发量: 并流加料蒸发中无额外蒸汽引出,可设 W=W1+W2+W3=3=3247kg/h 由以上两式可得:W1=1082kg/h;W2=1082kg/h;W3=1082kg/h;X3=0.1286

12、X2= =0.18;X1=0.30二、估计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差 设各效蒸发室的压力分别为 由各效的二次蒸汽压强,从手册中查得相应的二次蒸汽温度和汽化潜热列与下表中: 效数第一效第二效第三效二次蒸汽压强Pi/(KPa)2008020二次蒸汽温度 Ti/()(即下一效加热蒸汽温度)120.293.260.1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即下一效加热蒸汽的ri/)(kj/kg)220522752355多效蒸发中的有效传热总温度差可用下式计算:有效总温度差 式中 -有效总温度差,为各效有效温度差之和,。-第一效加热蒸气的温度,。-冷凝器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气的饱和温度,。-总的温度差损失,为各效温度差损失之和

13、, =/+/+/式中 /- 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由于蒸发器红溶液的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由于管道流体阻力产生压强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一)各效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杜林规则(dnhringsrule):某种溶液的沸点和相同压强下标准液体(一般为水)的沸点呈线性关系。 根据各效二次蒸汽温度(也即相同温度压力水的沸点)和各效完成液的浓度,由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杜林线图可查的各效溶液得沸点分别为;tA1=138.1;tA2=100.0;tA3=63.3; 则各效由于溶液蒸汽压压下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为: =138.1-120.2=17.9 =100-93.2=6.8 =63.1-60.1=3.2 所以 =17.9+6.8+3.2=27.9 (二)各效由于溶液静压强所因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为简便计算,以液层中部点处的压力和沸点代表整个液层的平均压力和平均温度,则根据流体静力学方程,液层的平均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