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伟大飞跃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87189352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民族精神伟大飞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华民族精神伟大飞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民族精神伟大飞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精神伟大飞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民族精神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飞跃神舟飞天,华夏沸腾。继xxxx年月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之后,在时隔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今年10月12日至17日神舟六号又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开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和探索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的斗志,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进入太空,自由飞翔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翅膀,飞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奥秘。在中国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就表达

2、了人们飞向月球的美好愿望。前苏联火箭飞行科学家齐奥科夫斯基曾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斗转星移,岁月如梭,中华儿女经过不断开拓进取和不懈努力,科技开展日新月异。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实施自己太空的梦想了。毋需讳言,通过实施载人航天方案,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我国在各个根底领域的研究实力,会提高制造航天器相关产业的工业实力。最重要的是两次载人航天飞行会直接影响甚至改变国人的价值观,使青年一代更富有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更具有科学和实践精神。但是,我们在为国家逐渐强盛自豪和快乐的同时,不得不深思另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中国载人航天的下一个里程碑将是什么?能否在短期内建

3、立载人空间站?能否在近几年内实现登月的梦想?能否登陆火星?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我们离登陆月球的梦想还有多远?被誉为“航天巨人的前苏联似乎总是与一连串的“第一次联系在一起:第一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拍摄到月球反面的照片,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第一次太空漫步,第一名女宇航员上天。1958年到1976年间,苏联科学家完成了登月车的试制和试运行,并且发射了无人飞船环绕月球飞行,实现了无人月球探测器在月球外表的登陆和漫游。其中,1966年至1969年,“联盟号飞船和“宇宙号卫星在地球轨道上完成了登月飞行器的测试工作;1968年9月,首次实现无人飞船绕月球飞行并成功返

4、回地球;1970年至1973年,研制成功了由地面遥控的无人月球探测器,3部无人月球探测器不仅从月球外表采集了土样,而且将它们送回了地球。前苏联还是发射空间站最多的国家,共发射了“礼炮1号“礼炮5号(第一代空间站)、“礼炮6号-“礼炮7号(第二代空间站)和“和平号(第三代空间站)共8个空间站。美国人早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阿波罗方案中,有阿波罗11号、12号、14号、15号、16号、17号飞船和12名宇航员先后登陆了月球,并平安返回地面,完成了人类登月的壮举。如果没有第一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阿“波罗方案,就不会有后来的太空实验室,也不会有今天的航天飞机、卫星通讯和全球导航系统。在时隔近半

5、个世纪之后,我国终于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在庆幸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成认与美国等兴旺国家之间的差距之大,实在令人汗颜。因此,中华儿女必须紧密团结起来,必须卧薪尝胆、韬光养晦、自强不息、戒骄戒躁,不断地积聚技术和力量,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切不可沾沾自喜,切不可被“中国崛起、“东方大国这样不怀好意的“赞誉和“奉承冲昏了头脑。如果我们再错失太空时代,就会像500年前错失大航海时代一样失去相应的技术以及社会开展机遇。目前最现实、最急迫的工作就是在神舟5号、6号飞船和长征运载火箭的根底上开展中国的第一个载人空间站,使我们在宇宙空间有一个长期进行各种科学研究的实验室,使神舟号系列飞船真正成为地球与太空之间的摆渡神舟。有了自己的空间站,我们就可以进行多学科方面的研究,通过宇航员长期在空间站内轮换作业,可以积累进行长期载人航天飞行的经验,为将来登陆月球甚至火星积累经验。还可以直接促进和刺激国民经济的开展,大大提升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再次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攀登科技顶峰,我国载人航天的丰功伟绩将彪炳于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航天英雄及一大批科学家、幕后的无名英雄们在我国航天领域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实现了多项重大科技的突破,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我们有理由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