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视角下的青少年网络平台偏好研究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不同阶层的青少年在文化娱乐消费方面产生了分层现象借鉴马克思韦伯关于社会阶层财富、声望、权力三维度,以b站和快手两个文娱平台为案例讨论青少年的阶层差异首先通过比照青少年喜爱的游戏视频,分析文化消费的分层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其次,探讨两个平台社会声望上的差异最后,城乡青年在话语权上也存在分层现象研究结论倡导主流社会尊重乡村文化,架起沟通城乡文化的桥梁关键词:社会分层;社会声望;话语权;城乡关系2021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休闲娱乐逐渐依赖于互联网资源,当今的青少年是不折不扣的“互联网一代〞然而,扁平化的互联网不是一个彻底平等和融合的空间不同社会阶层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审美品位和娱乐态度,当他们借助互联网进行文化娱乐消费时,他们的消费方式和偏好也产生了相应的分化1理论视角本文将借鉴马克思韦伯关于社会阶层,即财富、声望、权力三个维度,来讨论青少年的阶层差异,尤其关注这种阶层差异在娱乐消费中的表达首先,城乡青少年的家庭财富资本是不均等的在韦伯的定义中,财富即产权,家庭财富的差异将会导致子女所接受的教育水平的程度,带来了教育时机的不平等现象。
城乡青少年在家庭财富和资本方面存在差异,城市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更良好的教育环境如今“课外补课〞的风行,不同阶层的家庭财富的差距导致子女教育时机的差距加大而教育水平不同的青少年在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方面也将产生差异第二,在韦伯的理论中,声望是指个人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是社会分层的社会标准之一城乡青少年受教育时长和学轨差异能够局部决定性未来的职业,学历越高越能获得更高评价,普通教育比职业教育有更高的评价在这方面,兴旺城市就读普高有望进入大学的青少年拥有更高的声望在消费层面上,声望的评价表现为社会对品位上下的评判因为不同的教育时机,孕育了不同的审美和兴趣品味,也导致了社会差异化的评价某些群体喜好的文化形式可能会被主流社会看作缺乏品味第三,权力也是衡量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互联网空间中,权力主要表现为话语权尤其是在辩论哪一种娱乐形式更有趣、更有意义、更有风格时,话语权存在很大的差异话语权的不平等分配会导致乡村青少年的需求和价值被污名化,被主流社会否认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青少年的世界中,教育与以上财富、声望和话语权都有直接的关系财富会导致教育时机和获得的差异,从而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声望和话语权。
乡村青少年的娱乐消费被看作缺乏品味相对城市青少年在意见平台上的活泼,乡村青少年缺乏在主流平台上的发声的时机和能力2分化的网络平台b站是网页平台Bilibili的简称;快手是一款热门的 app快手与b站的用户都以青少年为主,是当代青年文化典型代表,主要内容都是中短视频但两者在用户构成方面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以青少年喜爱b站和快手两个网络平台为例,进行质性的案例研究,来探索不同阶层的青少年差异化的文化生活首先,在用户方面,至2021年底,快手已拥有近八亿用户,80%的用户平均教育水平高中以下,20%左右用户集中于14-28岁左右年龄段的青少年,几乎没有快手与b站都是视频平台,但是两者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不同在形式来说,快手的视频更短小,大局部在1分钟以内,逻辑简单易于理解,制作简洁内容单一而b站大多是中长视频10分钟以上,大多数逻辑缜密,录制手段也更多样复杂,制作细致,编排更加精巧,观看这些视频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在内容方面,快手视频大多是记录用户的生活,吃饭、遛狗、唱歌、开车、工作、游戏等内容都包含在内除此之外,快手还包括局部自导自演的“迷你剧〞,大多情节简单,节奏迅速,但能直接迎合用户的心理需求,例如主角在争执中打败对手,获得小弟赞叹,使观众感到心理快感。
b站的视频涵盖的范围更广,但很少有人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做成视频上传b站如今已经开展为涵盖多样元素的视频网站,内容包含影评、歌曲、游戏实况和新闻等元素,展现出了快手所不具备的文化的多样性,但同时也失去了快手呈现个人生活的潜力除此之外,b站渐渐脱离了典型的青少年亚文化,向主流文化靠近例如有不少视频呈现了对台湾局势的讨论,而“台湾〞这个关键词在快手完全搜不到任何信息青少年也会在b站中讨论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上传具有教育性的文化资料,例如“鸟瞰中国〞等的纪录片3分化的娱乐——以游戏视频为例无论是对于兴旺城市还是较为落后城乡地区的青少年来说,游戏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两个平台都呈现了许多游戏相关的视频内容,但游戏种类和内容各有异同本文以两个平台的游戏视频为案例进行比拟研究首先,两个平台上主流的游戏种类是不同的快手app上常见的游戏视频绝大多数是关于“绝地求生〞和“王者荣耀〞两款免费的 游戏;而在b站中风行的游戏大多是PS4游戏,需要玩家配备摇杆和高配电脑,且每一款游戏都是要付费由于快手用户的经济能力相对有限,大多无力支付过高的游戏本钱,因此更少接触这类电脑游戏其次,关于游戏内容,“绝地求生〞和“王者荣耀〞都属于竞技类游戏,而PS4的游戏不仅仅着重竞技。
例如最近在b站大火的“底特律:变人〞,就是主推精妙的剧情,除了可玩性和欣赏性之外,还具备深刻的反思性再例如一款叫“癌症似龙〞的小游戏,表达了制作者夫妇对自己因癌症去世的孩子的思念,更引起了青少年对癌症的关注第三,两个平台在游戏上的关注点也有差异快手用户的关注点主要在于“秀技术〞以到达夺人眼球的效果比方许多冠以“X杀〞的爆火视频,其内容多是玩家在短时间内运用高超技术或者极佳运气连续杀死多个对手,或是队友想要秀技术却频繁“打脸〞的搞笑视频b站上也有“绝地求生〞的视频,但“秀技术〞不再是重点玩家有时会用刻意搞怪的英文和外国人对话,或是用游戏平台来展现“鬼畜〞等亚文化这种搞笑视频对快手用户来说是索然无味的,因为许多快手用户英文水平有限,难以理解这一类的视频的笑点所在除此之外,上文提到的b站关于“癌症似龙〞的视频的着意于为群众提供了情感支持,触发观众对癌症的关注而关于“底特律:变人〞的视频有意于引发观众对失业,种族歧视,人工智能,革命等社会问题等思考总的来说,以下三点是导致两个平台差异的主要原因:首先快手上主流的游戏本身具有简化特点在快手游戏视频展示和炫耀的根本内容往往操作的敏捷性 版竞技类游戏使得玩家不断打败对手以获得一种“英雄〞般的感觉。
相比电脑端游戏,这些游戏的规那么被大大简化,着重于熟练度和技巧性,普通人只要不断练习就能熟能生巧由于快手上主流的 端游戏失去了电脑版的丰富内容,单纯的竞技性也使其失去了提供其他游戏乐趣的可能性其次两个平台的游戏视频制作者以及观众本身存在差异大多b站的游戏上线时都没有汉化版,这就将英语欠佳的快手用户排斥在外对于具有宏大背景的游戏,快手用户在理解宏大历史观上存在困难,自然无法像b站用户那样赞赏游戏背后的历史性思考和隐喻更重要的是,快手用户在现实生活中大多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试想不少乡镇青少年只身来到陌生的城市從事体力和半体力劳动他们工作时间长,工作乏味,缺乏自我实现感,还可能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因此需要在游戏中释放压抑感熟练操作可以通过长期训练获得,这些青少年只要勤加练习就可以在游戏中“称霸〞当现实中生活中的问题无力解决时,他们更加渴望眼前的“爽〞对他们来说,玩游戏的目的是发泄,而b站游戏背后的深层次的思考对他们来说劳心费心,凭添压力对于生活艰辛的乡镇年轻人来说,他们更愿意在游戏中逃避生活,而不是在游戏中思考生活4分层的社会评价主流社会对两个平台的评价是有差异的,即其社会声望有所差异主流媒体、公众号甚至网络论坛的参与者大多对b站保有中立的态度,但对快手常有批判。
由于快手的视频内容与主流媒介的审美有所不同,大家认为快手视频制作比拟粗糙,剧情少有逻辑性,只是为了个人快感,常常充满着黄暴和低俗的内容,视频下方的评论满是“666〞或脏话谩骂快手也在2021年以来屡次被政府要求整改,可仍然难以在公众心中消除恶名事实上,b站也包含局部黄暴和低俗内容,2021年有关部门要求b站进行整改,删去不适合青少年的视频内容但与快手的恶名难消的情况相反,针对b站动漫的整改情况,主流媒体的态度相对中立各类媒体大多将b站界定为青少年亚文化聚集区,对其态度比拟宽容,尚无严重的批评意见具体来看,b站用户全程参与了主流社会对b站的评论,很多外界社会对b站的不合理评论都会在网络空间中受到反驳而快手用户大多教育程度低,本来就不关注主流媒体的报道,更是很少去阅读评论类公众号,所以很难参与到主流社会对其的评论中即便他们阅读了负面报道并有意为自己辩驳,但受限于教育水平在文字论辩中不占优势实际上,快手上流行的那种短小、简单且方便理解的视频,受到了小城市与乡镇青年喜爱,视频中所展现出的“土味文化〞正符合许多收入偏低、从事工业或效劳业乡镇青少年的品位除此以外,快手平台的视频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包含很多反映乡镇青年日常生活的健康而自然的内容,“吃玻璃渣〞等极端视频只是其中少数。
在娱乐、猎奇、技艺、工作与日常等多主题的视频内容,被外界广为批评的仅仅是作为少数的“猎奇〞导向的视频主流媒体和公众号的评论者并不使用快手,也没有完全了解快手,他们以猎奇视频概括快手的内容的做法是以偏概全的然而在主流舆论中,平等的青少年的健康的娱乐却被标定为不平等的品位,两个平台的社会声望出现了分层5分层的话语权谁是网络舆论的制造者?不难发现,网络舆论的制造者大多是正式媒体、自媒体和积极参与的论坛网民这些能够用文字顺畅地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大多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目前恐怕工作生活都在城市,自然适应城市文化而对乡镇的土味文化感到不适故而,他们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批评乡镇文化歧视意味着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评论别人主流舆论的制造者存在歧视快手用户的嫌疑比方一篇很火的文章?乡村的残忍物语?就不公正地批评了快手的乡村文化在城市人聚集的平台上,例如b站和知乎都存在大量对于快手所代表的乡村文化的歧视言论这种歧视言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话语权的角力场上,快手平台的用户是缺乏话语权的快手用户大多是初中或职高毕业后外出打工的青少年,大多无法顺畅地运用文字来发表观点这就是为什么快手视频的评论栏中鲜有完整的语句,大多都是表情和“666〞。
在社会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共同建构两个平台的声望时,快手用户几乎没有时机参与争论大多数快手用户不知道外界对他们有着怎样的评论,而少数知道的也因受到的教育水平所限完全无法参与到城市青年的讨论中,更别提为自己辩护了由于城乡文化在话语权上的分层,快手文化作为乡镇青少年自己的文化,无疑受到了主流文化歧视6余论快手公司有一句响亮的宣传语:“每个人都有发光的权利〞乡村青年在社会分层中处于不利地位,在社会声望和话语权中已经劣势,而“快手〞却提供了少有的“发声〞平台通过这一媒介,他们自由地抒发情感,满足了自尊心和虚荣心对于乡村青少年,他们确实无法欣赏b站“高雅文化〞,但城市青少年不应该以此来歧视他们,而是要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处境而城市人给予他们的不是帮助,不是温暖,而是高高在上的舆论伤害,未免有些过分?城乡差异是中国社会的一大问题,将会在城乡青少年身上延续但就本质来说,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本无差异,如果我们能放下自己的傲慢与偏见,完全可以雅俗共赏,架起沟通城与乡的桥梁参考文献【1】刘诗捷.从快手到微博:“土味文化〞的开展历程[J].视听,2021,〔7〕.【2】蔡娟.韦伯社会分层理论对中国当代社会分层的启示[J].淮阴工学院学报,2021,〔4〕:42-45.【3】刘诗捷.从快手到微博:“土味文化〞的开展历程[J].视听,2021,〔7〕.【4】叶柯霖,王云飞.当代中国阶层固化趋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