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7093959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历史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我国历史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我国历史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我国历史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历史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历史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国历史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 一 201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基本情况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共分9种试卷类型。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命制全国卷的、卷,其中、卷为文科综合卷,卷使用省份为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共10个省份,卷使用省份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重庆共10个省份,卷使用省份为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共5个省份,各卷满分均为300分,历史试题占100分;卷为历史单科卷,满分为100分,供海南省使用。其余分省命题试卷有北京卷、天津卷、江苏卷、上海卷和浙江卷,其中北京卷、天津卷为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2、满分为100分;江苏卷为历史单科试卷,满分为120分;上海卷和浙江卷是新高考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卷,采用等级分。(一)试卷结构高考历史各卷的试卷结构不尽相同。(1)全国卷文科综合、全国卷文科综合:第2435题为选择题,每题4分;第41题为学科内综合性主观题,25分;第42题为开放性试题,12分;第4547题为选考主观题,考生从3道试题中选一题作答,每题15分。(2)全国卷文科综合:第2435题为选择题,每题4分;第40题为学科内综合性主观题,25分;第41题为开放性试题,12分;第4446题为选考主观题,考生从3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每题15分。(3)全国卷(海南卷):第120题为选择题,每题

3、2分;第2123题为必做主观题,每题15分;第2426题为选考主观题,考生从3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每题15分。(4)北京卷:第一部分第1223题为选择题,每题4分;第二部分第37题为学科内综合性主观题,38分;第二部分第4041题为跨学科综合性主观题,历史相关内容占14分。(5)天津卷:第卷第111题为选择题,每题4分;第卷第1214题分别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主观题,分值分别为19分、19分、18分。(6)江苏卷:第120题为选择题,每题3分;第2123题分别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必做主观题,分值分别为13分、13分、14分;第2427题为选考题,考生从4道试题中任

4、选两题作答,每题10分。(7)上海卷: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形式包括填空、解答、论述等,每题分值不等,共70分。(8)浙江卷: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二)难度分析2019年全国卷4套文科综合及历史试卷难度都比较合适,其中全国卷、卷、卷难度在0.540.56,符合考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情、教情。全国卷作为历史单科卷,难度值为0.501,也保证了与其他3套综合卷难度的基本一致,具有较高信度。选择题的难度值为0.520.62,整体来看难度为中等。选择题的评分客观、失误小,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

5、水平。必考主观题部分,除了全国卷难度值偏高,其他3套试卷难度值均低于0.5,卷甚至在0.4以下,除了考生实际水平的差异之外,数据也反映出不同省份主观题的评分存在较大误差。而就选考题而言,4套试卷的难度值为0.520.66,全国卷的选考题部分难度相对较低,卷偏难。总体而言,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的难度设计合理,各试卷整体区分功能良好。就高考分省命题省份的情况来看,上海和浙江实施新高考,历史学科作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考试成绩以等级分形式呈现,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北京、天津和江苏实行老高考,北京和天津采用“3+文综/理综”方案,历史学科作为文科综合的一部分计入总成绩;江苏采用本省的“08方案

6、”,历史学科作为学业水平必测科目。2019年是北京和天津实行老高考的最后一年,从2020年起两市将实行“3+3”的新高考方案,历史学科将作为选考科目以等级分计入高考总成绩;江苏从2021年起实行“3+1+2”的新高考方案,历史学科作为“1”中的一门科目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5个省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历史试卷均保持较高质量,整体难度合理,社会反响良好。二 高考历史学科试题特点2019年,综览高考各卷种的历史学科命题,均呈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要求的鲜明特色,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持续推进。体现在具体试卷中,就是试题立意强调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注重彰显历史学科在育人

7、方面的独特价值,明确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此外,各卷试题也体现出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较好实现了测量功能,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才,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一)发挥历史学科育人功能,体现“六个下功夫”1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必须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2这“六个下功夫”紧扣新时代青少年成长规律,反映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期望和成才要求,进一步丰富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工作目标体

8、系,指向更清晰,方向更明确。从2019年高考试题的呈现来看,历史学科较为充分地贯彻了“六个下功夫”方针,结合历史学科注重客观事实和贴近青少年认知实际的特点,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高中课程标准,寻找适切素材,发挥育人价值,实现了对考试内容的优化。1.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以“六个下功夫”凝练概括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把“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摆在首要位置。这意味着,教育培养的人,必须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必须是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志之才。

9、作为素质教育“指挥棒”的高考,只有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才能使其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历史试题注重筑牢考生的精神底座,解决好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这也是历史学科的使命所系。例如全国卷文科综合第29题,考查考生对五四运动前后两段时期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理解,以“革命”一词在不同时期新青年杂志中出现的频率为切入口,揭示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引导考生坚定信念,追求真理。又如北京卷文科综合第17题,通过考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引导考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14年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培养考生高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

10、。再如江苏卷第11题的材料选自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后第三天解放日报发表的张乐平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这幅新闻漫画寓意深刻,充分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使当时无数中国人激动万分。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看到这幅漫画,人们仿佛回到了70年前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时刻,激发考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成其为中国,正在于有千千万万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可以说,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历史试题只有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才能让他们立志听党的话、跟党走,立志

11、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例如全国卷文科综合第41题,综合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等多个知识点。钢铁生产能力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正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过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才使钢产量迅速增长,科技含量大幅增加,极大地满足了国内建设所需,推动了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极大提高。这体现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的伟大成就,能够引导考生增强对祖国的认同、热爱,召唤青年一代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又如江苏卷第22题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反映一位普通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这个

12、特定的时代产生的特有的家国情怀。试题彰显考查的德育功能,有利于为高校选拔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落实党和国家对历史教育的要求,实现历史教育的育人目标。2.在增强学生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德者,才之帅也”,立德为先,修身为本,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要塑造学生的品德修养、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因为专业知识往往具有工具性的一面,如果一个人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知识的运用,则可能适得其反。高考作为教育“指挥棒”和改革龙头,3只有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让他们成长为有大爱大德大

13、情怀的人。高考历史试题通过先贤的躬身垂范、客观史实和至理名言启示考生:品德修养是需要一个人终身修炼的心灵成长与价值养成。例如全国卷文科综合第42题引用钱穆国史大纲序言,提倡对本国历史持有正确的态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突出历史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价值观。又如全国卷文科综合第24题引用古代儒家经典孝经中的孝悌礼乐观念,强调了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孝经以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作为人生不可或缺的内容和人人应尽的职责,鼓励考生注重个人修养,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传统孝道观转化为现代的基本价值理念。常言道,“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在

14、青少年的成长中注入拼搏的精气神,坚定其脚步、强健其精神,是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题中应有之义。高考历史试题通过对历史上众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集体和个人事迹的再现,激励考生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激发他们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吃苦精神。例如全国卷文科综合第31题,时代背景聚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特定时期,就当时国内外环境和中国的具体国情而言,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优越性,是实现工业化的最好选择。该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俄语书刊的借阅情况设置情境,表现出在现代化建设中,中国人民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引导考生树立高远

15、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勇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又如全国卷文科综合第24题描述了先秦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兴建大型水利工程抵抗自然灾害,发展农业生产的史实,突出了先民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在增长学生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学无止境,业有专攻,在知识更新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学生不仅要具备知识的宽度,还应具有知识的深度,才能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卓越的见识。高考历史试题强调对考生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考查,引导中学教学致力于增长学生见识,丰富其学识,让学生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例如全国卷文科综合第24题引用近代学者钱穆对商代、西周王位世

16、系研究的成果,通过对比商代和周代王位传承的代和王的数量,将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相结合,分析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在考生日常理解的王的概念之外,增加了代的概念,考查考生对中国国家形成早期社会特点的认识,在引导考生扩大知识半径,避免落入浅尝辄止的学习路径的同时,也激发考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如北京卷文科综合第16题、第21题、第22题、第23题、第40题第(1)小题分别涉及“京津冀一体化”、社会改革、世界政治与经济、社会救济等当今世界的重大议题,第20题和第41题第(2)小题则关注了重大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这些议题都有助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从历史的角度加深对当今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解,培养考生有意识地深化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和对现实问题的认识。通过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