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商会概述(2004)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7093348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商会概述(2004)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商会概述(2004)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省商会概述(2004)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省商会概述(2004)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商会概述(200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商会概述(2004)(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山西省商会(2004) 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我省各级工商联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和工商联章程,从实际出发,积极组建同业公会、行业商会、乡镇(街道)商会,做出了有益探索。工商联成立的这些组织在服务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使工商联工作得到了拓展,增强了工商联组织的活力,为完成新时期工商联的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一、山西商会的历史沿革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9世纪70年代前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有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兴办近代资本主义新

2、式企业。在东南沿海地区,首先出现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山西由于地处内陆,新式工业起步晚,直到1892年才有了第一家近代工业太原火柴局,1898年山西地方政府又创办了山西通省工艺局和山西机器局。伴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面临内忧外患日益深重的局面,清政府也不得不变通政治、改革官制,以继续维持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7月,清廷下谕设立商部以振兴商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商部为农工商部,随即修改商会简明章程,奏定商会章程通行各省,饬令照办。章程鼓励各地商人设立商会,商会分商务总会、商务分会及海外商务分会,总会设在省会或商业繁荣的地方,分会设在中小城市,于是

3、全国各大中型城市相应建立商会。到1911年,除川、粤、桂、滇、黔、湘等省无数字可查外,各省总计已建立总商会34个,分商会616个。山西商会成立于光绪末年。据说由于光绪帝认为晋中一带乃是票号的中心和富商大贾聚集之地,山西总商会设在太谷城内南寺街。会长由祁县、平遥、太谷三县的绅士商人遵照章程公推一人担任,商会会长一般是由拥有大量资本和办有企业的大商人资本家担任。例如,1911年担任山西商会会长的刘笃敬便是资本颇丰厚的商业资本家。1909年10月,他投资20余万元在南萧墙办起太原电灯公司,这是山西办电之始。商会另有总办会办4人,董事若干人(无定额),下设文牍1人,书记1人。商会负责处理全省日常商务事

4、宜,具体来讲,有三项职责:调查全省范围内的商情,并定时向商部报告。向商部转达通省商人的申请意见,传达商部的公文命令。向商部申请公司的设立、商标的登记、产品免税措施和申请专利权等有关商业事宜。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垮台。1912年山西总商会由太谷迁到太原,原太谷总商会改为分商会。山西总商会及各地分会创立之后,除了在联络工商、调查商情、兴办商号、调息纷争等方面发挥作用外,还将活动延伸到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公益等广阔的社会领域。此时,随着山西商业逐步恢复繁荣,山西总商会会员增至778户,根据这种情况,总商会经会董讨论,开始重订章程,召开各行会代表会议,筹备商团、商务公断处和会计讲习所等,积极

5、开辟商会区。商会经请示官府批准,将开化寺北部辟为市场,并命名为“共和市场”。这里地处闹市,店铺纷纷迁往,茶庄、绸布、百货相继集中于此,当时曾有“太原大栅栏”之称。后经扩建改造,成衣店、照相馆、鞋帽店也陆续向钟楼街、桥头街、柳巷一带扩张。一时间,这些繁荣地带的铺面房价日益昂贵,几有“寸土寸金”之势。太原的商业、工业、手工业店铺、公司总数已发展到2500多户。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动乱局势,山西商号负担沉重,普遍难以维持。当时商会鉴于这种情况,曾多次为商民向政府呼吁。1948年7月8日,商会召开理事会,经决议,派以梁殿齐为首的“太原商界请愿团”进京请愿,要求“减轻商民负担,以解商困”。之后,又进行了多

6、次请愿活动。虽然商会的请愿和呼吁作用有限,但毕竟是近代山西新式商人组织为商民利益所做的切实努力。在这一进程中,随着沿海地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地处内陆的山西逐渐失去了在商业上的优势地位。虽然山西各地也在政府的倡导下普遍设立商会,但其发展程度明显落后于沿海大埠的商会。但是,山西商会成立后,作为资产阶级的商业团体,它对山西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对社会的变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政务院的指引下,各地相继成立了工商业联合会,并着手整顿旧商会,将作为商会会员的同业公会,作为团体会员参加工商联,但是工商联的各项工作都是通过这些同业公会贯彻执行的。1953年,同

7、业公会改为工商联领导下的专业组织。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政府经济部门纷纷成立专业公司(或者局),直接管理企业。同业公会的经济活动日趋消失,着重开展同业的自我思想教育。1957年2月,中共中央批准同意并发出的关于继续发挥工商业联合会的作用的意见中说“同业公会是工商联的专业性组织,是工商联的组成部分,应该继续保留并发挥作用。同业公会应该成为专业公司(或者局)进一步改造私营工商业者的有力助手。它应该着重代表本行业工商业者的合法利益,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推动本行业工商业者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竞赛,并协助本行业改进公私共事关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随着工商联被迫停止活动,同

8、业公会组织也陷于瘫痪之中。进入新时期,工商联开始恢复和建立同业公会,并做出了有益探索。二 进入新时期组建同业公会、行业商会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入,行业组织的发展是必然趋势。非公经济迅速发展和行业分工逐渐细化及发展中出现的价格、原料、市场等问题,也促进了行业商会的发展。通过行业商会把分散的力量和资源聚集起来,形成群体优势,进而促进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是企业的内在要求。(一)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看建立同业公会、行业商会的重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逐步形成,各行各业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建立同业公会、行业商会是帮助企业、行业进一步做

9、强做大的有效举措,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市场经济是自我平衡的经济,它更需要同业公会、行业商会协调业内企业共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着巨大作用,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都是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作出决定的,但同时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具有滞后性,为了避免企业盲目投资,无序竞争,需要成立同业公会、行业商会对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对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指导意见,引导企业健康发展。第二,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它更需要同业公会、行业商会联合业内企业共同发展。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向更高层次、更大

10、规模发展。因此,客观上需要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增强竞争和抗风险的能力,而同业公会、行业商会可以聚集行业内企业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帮助其提高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第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需要企业依法经营,实行行业自律,同业公会、行业商会通过制定行规行约对行业内企业的行为进行约束,可以促使它们遵纪守法,依法经营。这种“行业自律”的性质,顺应市场经济法制化的现实要求,可以推进企业走向新的发展。因此,同业公会、行业商会的建立对于规范业内的运行机制,督促业内企业合法经营,有序竞争,满足企业和社会内在要求,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从政府机构

11、改革的不断深入,看组建同业公会、行业商会的必要性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逐步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由依靠行政手段转变为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在这一转变中形成的管理空间和职能必然由商会等中介组织来填补和承担。组建同业公会、行业商会,可以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从而推动行业和企业的健康发展。从同业公会、行业商会的历史看,它具有数十年的发展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业公会、行业商会,其明显的民间性、经济性,更能得到企业认同,在行业中的工作也就更加明显。由此可见,同业公会、行业商会完全有能力担当政府转移的职能。因此,随

12、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组建同业公会、行业商会显得十分必要。(三)从中国入世,看建立同业公会、行业商会的迫切性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广泛参与国际竞争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现在市场竞争空前激烈,构成企业竞争的因素多种多样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原有的市场格局将重新划分,国内企业失去了过去的优势,原先的一些竞争优势如生产规模、国内市场占有率等会弱化。面对这种情况,只有组织同业公会、行业商会才能整合优势,形成合力,保持和增强业内企业竞争力,才可能在市场格局的重新划分中占领一席之地。同时,入世意味着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交往增加。在国际上,经济交往、经济谈判,往往是商会与商会之间进行

13、,所以国外的商会作用很大,地位很高。而我们在外贸谈判过程中,往往是单个企业面对对方的行业商会,不仅势单力薄,而且由于我们同业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互相协作的联合体,常常被对方利用分化,各个击破,走了不少弯路,吃了不少亏。建立同业公会、行业商会,可以帮助国内企业组织起来面对挑战,通过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守住优势;建立同业公会、行业商会,可以共同应对入世,走向国际,一改以往在国际经贸中的被动局面。由此可见,入世组建同业公会、行业商会显得尤为迫切。三 山西商会发展现状和特点(一)山西同业公会、行业商会的发展现状1.现状和特点截至2004年底,我省由工商联牵头组建的同业公会、行业商会共288个,其中按地域分

14、:省直2个,晋中市66个,运城市52个,临汾市38个,长治市31个,太原26个,晋城24个,其他5市49个;按隶属关系分,省级2个,市级26个,县镇级260个,县镇级占总数的91.3%。从中可以看出,县镇两级组建的同业公会、行业商会是主体。这些同业公会、行业商会涉及的行业有五金交电、美容美发、交通运输、餐饮、医药、纺织、建材、煤焦、商贸流通、农副产品加工等几个行业,涵盖了我省非公有制经济比较集中的行业,其中也不少是在当地具有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地传统产业或极具地方特色的产业。会员范围基本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体,但有些也打破了所有制界限,如山西省五金商会、山西省代理商联

15、合会、山西省自备车行业协会等商会,吸收的会员就有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组织形式上有两种类型:一是在各级民政部门申请社团登记,经批准成为一级法人组织,这部分除省直和部分市县外,数量不多;二是经各级工商联批准,以工商联的二级商会开展活动,这部分占多数。这些同业公会在各级统战部、工商联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经费自筹,章程自定,人员自聘,会务自理”的原则上组建,依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原则开展工作。它们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搭建沟通平台,促进行业沟通,引导行业秩序规范化,促使行业结构合理化,使行业朝着专业分工条理化的方向发展;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积极开展对外联络,及时传递

16、和收集信息,帮助会员拓宽营销渠道;对行业进行自律性的规范管理,倡导公平,有序竞争,加强行业自律,化解业内矛盾;帮助政府进行行业调研,参与制定有关行业发展规划和行业政策,开展评税、协税、护税;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积极排解会员企业与有关部门、会员企业之间的矛盾;配合工商质监部门共同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环境,做了大量工作。如我省孝义市焦炭商会,为了解决会员焦炭外销难的问题,就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争取在孝义铺设了铁路专线。永济市面粉同业公会,在行业内积极倡导诚信经营,让消费者吃放心面,联合市质监局对业内诚信企业进行了授牌,促进了当地面粉业的健康发展。在中央电视台对平遥牛肉问题曝光后成立的平遥牛肉商会,成立之初就配合工商、质监等部门打击非法生产企业,维护了平遥牛肉的声誉。闻喜县玻璃器皿协会联合会员共同开辟国外市场,对会员的产品进行统购统销,提高了当地玻璃器皿行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