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课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7093316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微课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微课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微课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微课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微课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微课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微课”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 面对网络意识形态竞争激烈的新形势,思政课应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发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MOOC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SPOC为这一构想提供了可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教与学高效结合的摸索由来已久,SPOC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思政课将呈现出: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思想启迪为取向的教学目标,解决“怎样教,如何学”的问题;以综合测评为依据的整体考量,构建科学测评与整体塑造相结合的反馈效果。这些新理念、新目标和新测评方式会在未来开启思政课的教学变革,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为国家意识形态长久规划提供

2、有力支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1做好“三进”工作,思政课应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发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这使得创新和改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认为,由于思政课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教师教学共识等方面具有特殊性,采用MOOC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是比较可取的做法2,而SPOC即为这种教学模式。使SPOC与思政课有机结合,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培养政治过硬、全面发展的社会

3、主义高素质接班人,不仅为SPOC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大显身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为思政课教学模式的革故鼎新带来了深刻思考。第一节 “小微课”较之“慕课”的优势MOOC是基于课程与教学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而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在线课程形式。2012年“MOOC元年”点燃了全球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星星之火,MOOC平台建设迅速风靡全球。美国哈佛、耶鲁等国际顶尖大学作为MOOC建设的领头羊,吸引欧洲、大洋洲、亚洲的许多国家争先恐后创建本国的MOOC平台,各国政府也希望借助MOOC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教育界自然也在经历MOOC教学模式带来的“核聚变”3,教育部从政策、资金、平台建设等方

4、面为推动中国本土的MOOC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然而,在全球掀起MOOC学习风暴的同时,MOOC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伴随MOOC在线注册人数的巨量猛增,课程质量危机在所难免。其二,MOOC学习不设置先修条件,学生基础知识的局限性导致无法完成课程,成为注册率高,完成率低的主要原因。其三,MOOC授课教师与教学方式并不完全符合MOOC理念,“照猫画虎”“换汤不换药”现象严重。也许正因为MOOC在推广中表现出的不足,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全球顶尖学府才开始思考尝试一种小巧而精致的课程类型,即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译为“小规模限制性

5、在线课程”。“small”指学生规模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指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SPOC课程。4清华大学康叶钦博士后对SPOC教学案例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当前SPOC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和在线学生两类学习者。“前者是一种结合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是在大学校园课堂,采用MOOC的讲座视频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后者是根据设定的申请条件,从全球的申请者中选取一定规模(通常是500人)的学习者纳入SPOC课程。”5SPOC融合了MOOC的优点而又弥补了它的缺点,德美富布莱特项目执行董事罗尔夫霍夫曼(Rolf Hoffmann)认为“SPOC=cl

6、assroom+MOOC”。6哈佛大学罗伯特卢(Robert Lue)教授则大胆地指出,SPOC已经取代了MOOC,我们正在迈入后MOOC时代。7由此,SPOC与MOOC相比,显现出较大的优势,更适合于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学科教学中的发展和走向。如果说MOOC带给教育领域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叙事场面,那么SPOC则更像是一幅悄无声息的精巧教育图景,从MOOC到SPOC的话语转移,显示出改革者和实践者对MOOC的认知与应用更趋于成熟和理性。与MOOC相比,SPOC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 推动校内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SPOC学习对象的小规模与MOOC学习者的广泛性相比,更侧重于提高本校的教学

7、质量,最大程度体现大学校园在线教育的价值。SPOC模式不仅得到学生认可,且学生的出席率、参与程度、自信心以及对课程的喜爱程度都有很大提高。8哈佛大学罗伯特卢教授认为,SPOC在线学习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复制课堂课程,其正在试图创造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果大学忽视了这一变革趋势,仍旧停留在MOOC只是传统课程的常规视频在线的认识上,那将使自己陷于一种危险之中。9可见,SPOC比起单纯的MOOC产生了更有效灵活的学习效果,通过缩小学生规模、为学生定制课程,利用MOOC中大量的教学资源和数据,提供更专业、更强大的教学支持,从而解决MOOC不能解决的问题,体现小规模和大数据的双重特性。二 强化学生

8、课程体验,提升学习效果相比MOOC,SPOC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福克斯(Fox)教授认为,将SPOC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吞吐量(Throughput)、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参与度。10针对校内学习者,SPOC的基本流程是:学生课前完成MOOC视频作业;实体课堂中师生交流讨论,答疑解惑;课下完成在线测试等任务。针对在线学习者,经准入条件筛选后,能够拉齐学生基础知识水平,更好地保证课程设置与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的匹配度,增强学生学习动机,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总之,比起纯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有针

9、对性的深入讨论,翻转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加讨论、实践的环节,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表达观点等综合能力,激发学术兴趣,增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1,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和满足感。三 增强教师课程掌控,激发教学活力SPOC重新塑造了教师在整个课程建设中的作用,更大程度地发挥了教师的智慧与资源优势。SPOC自动评分功能将教师从视频讲座的重复性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使教师有更多时间钻研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集中精力从事更具价值的工作,如辅导课和设计方案讨论。那些看起来不能做成MOOC的学习行为,例如讨论式学习、开放式项目设计等,可在MOOC中直接省略,并将它们完全置于课堂教学中12,成为MOOC+课堂

10、教学。同时,教师为了更好地设计、经营课程,在MOOC中重新成为学生,通过学习、阅览MOOC平台资源,不断整合课程资料,汲取营养,活跃思维,深入思考,从而获得更大的教学启发。可见,SPOC令教师重新回归到可以掌控的小型在线课堂,成为课程真正的协调者、掌控者,不仅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课堂活力,而且实现了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贡献。总之,在中国大学对MOOC进行深入研究和实验之时,SPOC教学模式的灵活、有效使各领域教育者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因其可更有效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启迪大学生的思想与灵魂,SPOC自然也成为思政课教师寻求课程改良的焦点。第二节 “小微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SPOC的教学

11、特性运用于思政课教学实践之中,可以呈现出新理念、新目标、新模式和新测评方式,切实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将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落在实处。一 新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转换课堂教学结构形态新理念,指线上线下互动探究式教学,更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结构形态。实现教师角色从传授者向促进者的转变;教学设计从循规蹈矩转变为围绕学生自主、协同学习来进行;教学模式从传统单一式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教学流程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导”13;教学环境从课堂教学转变为网络和课堂双教学场域。思政课对SPOC的应用,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使

12、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体现,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平等,教与学的关系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效果将得到很大提升。二 新目标:占领网络主阵地,打造价值观教育新武器新目标,就是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过滤网络资源,并敏锐洞悉学生思想动态,打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的新武器。其一,净化筛选网络资源,强化德育教育。SPOC大数据功能可以对海量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网络资源进行精心挑选、整合利用,过滤错误思想和不良信息,为学生网络资源库输入丰富充实的“红色”营养,凝聚网络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其二,智能分析学生思想动态,实施针对性教育。SPOC学习分析技术,“用数据

13、说话”可以客观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对理论的认知程度,便于教师进行价值引导和精神辅助。三 新模式:构建双教学场域,推动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新模式,是指慕课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而构建的双教学场域,使线上与线下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体现现代与传统的模式融合与创新,积极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一是线上数据精准统计,教学针对性强且可行。SPOC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显现学生线上学习的全过程并生成图表,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灵,从而“对症下药”。二是线下课堂实践教学,价值转化实现于课内。主题演讲、诗词朗诵、情景话剧、互动辩论等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侧重学生参与,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认同、感性可亲,实现从

14、意识形态的观念内化到行为习惯的践行。四 新测评:综合立体性考核,实现综合素质科学评估新测评方式,是对学生在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学习全过程进行的多层次、立体式综合学习反馈和素质评估,包含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理论情感认同、综合能力锻炼与提升等多方面,从而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想、价值和行为转化效果。一是SPOC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网络学习全过程进行数据统计,生成的智能成绩构成学生总成绩的一部分。二是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全过程进行跟踪评估,得分作为学生总成绩的另一半。人机分数相加为总成绩,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科学测评的教育目的。第三节 “小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

15、经历了慕课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后,认识到“小微课”更加适合其开展翻转课堂,优化网上网下双教学场域,增强学生参与教学、共建课堂的机会,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一 “小微课”在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应用近些年,思政课为提升其教学实效性不断探索改革,但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转变。思政课如何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仰,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与传统思政课相比,SPOC在教学前期的课程设计、中期课程本身对学生的启迪、后期课程总结与反思三个方面为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一)课前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课程设计SPOC为思政课因校施教、因班施教、因材施教提供了有效的空间,能够更

16、好地围绕学生需求设计课程。1.结合时代特点,抛弃照本宣科,实现因材施教思政课普遍存在“教师夸夸其谈,学生听者寥寥”的现象。究其根本,是课程设计没有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思政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在课前做足准备,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取向、心理接受程度、学习能力等习得因素进行摸底,进而形成一个针对性较强的规划方案。SPOC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本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需求采样,根据学校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学生专业、学习状况,进行个性化教学资源设计,将其嵌入教学过程,使思政课教学不再照本宣科,促进学生悦纳核心价值,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高。而传统思政课教学,往往一位教师一本教案用于所有学生,针对性、灵活性无法与SPOC相比。2.结合形势动态,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