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分岔的花园-关于当下文学、文学界的一些随想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7093295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径分岔的花园-关于当下文学、文学界的一些随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径分岔的花园-关于当下文学、文学界的一些随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径分岔的花园-关于当下文学、文学界的一些随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径分岔的花园-关于当下文学、文学界的一些随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径分岔的花园-关于当下文学、文学界的一些随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径分岔的花园-关于当下文学、文学界的一些随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径分岔的花园关于当下文学、文学界的一些随想 一谈到当下文学和文学界,我首先想到的是博尔赫斯笔下的“小径分岔的花园”:“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一个庞大的谜语,或者是寓言故事,谜底是时间”小说中的汉学家艾伯特是这样破解它的秘密。这仿佛指向了所有写作和写作者的命运:写作者看不清他的作品的命运和前途,只能把它托付给时间来裁决,然而在未来的时间中,他又是个缺席者。那么,他们的当代命运呢?“时间有无数系列,背离的、汇合的和平行的时间织成一张不断增长、错综复杂的网。由互相靠拢、分歧、交错或者永远互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

2、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1当代文坛似同一张错综复杂的网,各写作群体相互间有交集,也可能是互相看不到对方或者大部分时间不在同一空间中。同时,难以预言他们的未来,因为他们存在着各种可能性。说点具体的,如果认定有一个文坛或者文学界的话,20世纪80年代或者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文坛,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文学场域,它对文学的判断是有着相对统一的标准的。至90年代,我们说文学多元化,但是,这个多元化总还是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文学,不论通俗文学、高雅文学,还是纯文学、大众文学等等,它们实际上有一个潜在的标准,用这个标准可以隔开两边,尽管相互间不是交融,大家还处在同一个场域中,而且经常碰撞。但经

3、过新千年,特别是经过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后,当代文学发生了某种相当复杂的变化。对此,有的学者已经预感到这种变化:“当八后出生的一批文学青年涌现出来后,他们就不跟我们文坛玩了,所以韩寒、郭敬明,他们根本离开文坛了。我们这一套美学观念,我们这一套以前领导文学、统治文学、管理文学、推动文学的这样一个系统,一个规范,到了八后的孩子身上就完全失效了其实我觉得这一批孩子已经归媒体去管了,不由作家协会管了,所以这个以后,因为今天是六十周年,到七十周年或八十周年,还有没有现在意义上的文学,我觉得是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这个传统,在这二十年里面已经消解到渐渐没有”2可以说,当下的中国文坛已经呈现某种断裂之势,这种断

4、裂完全中断了那种线型发展的逻辑,而变为“小径分岔的花园”,彼此或有关联,或许互不相见。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种断裂:它仅仅刚刚开始,还远没有完成;它不同于以往的新一代作家对于上一代作家的叛逆,因为那种叛逆毕竟还存在着文学精神的承传关系,甚至不乏相互取代的意图,然而,这种断裂是远离你、不关心你,“不跟我们文坛玩了”;由这种断裂所产生的创作,有自己的读者和运作系统,它与所谓的传统文学未必是以谁取代了谁的结果呈现,也无法说相互间没有影响没有渗透,但彼此可能长期共存,也可能在共存中互相“看不见”。二我想用“自文学至文字”来概况这样的断裂或转变。回顾中国文学史,甚至可以勾勒出这样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自

5、文字至文章。这是鲁迅1926年的讲义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的题目,它讲了最初连文成篇、文有美感、以成文章这样的过程,这是一个审美感觉觉醒、形成范式的过程。由前言更推度之,则初始之文,殆本与语言稍异,当有藻韵,以便传诵,“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区以别矣。然汉时已并称凡等于竹帛者为文章(汉书艺文志);后或更拓其封域,举一切可以图写,接于目睛者皆属之。梁之刘勰,至谓“人文之元,肇自太极”(文心雕龙原道),三才所显,并由道妙,“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故凡虎斑霞绮,林籁泉韵,俱为文章。至刘熙云“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会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释名)。则确然以文章之事,当具辞义,且有华饰,如文

6、绣矣。说文又有彣字,云:“戫也”;“戫,彣彰也”。盖即此义。然后来不用,但书文章,今通称文学。3虽然他说“文章”“今通称文学”,但我觉得它与后来的“文学”还是有区别的,至少范围比现代所称的“文学”要大,而且从作者而言,写文章,有实际应用的需要,也有消闲娱乐的“余事”,也与现代的文学创作有所差异。第二阶段:自文章至文学。它发生在晚清与“五四”这一时间段,至于当下,也可以说当下文学界,这个范型仍然是主流话语。这是随着报纸杂志等公共传媒诞生而出现的,是在知识精英对民众进行启蒙的过程中迅速发展的。一方面,它体现了相当的话语权力。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是有着自己的等级秩序、生产机制和话语规范的。比如很长时

7、间有一个不成文的认识:同样是在写作,居然有“作家”和“作者”;同样发表作品,在人民文学收获上与什么县、市的文学杂志上是有区别的。这种差别本身还形成了一种排除机制来保证精英作家的地位和话语权力,以形成所谓的文坛、文学界、文学圈子,被排除之外的人,不仅丧失话语权,甚至也因此失去进入这个领域的基本资格。这也是为什么总是后一代作家要对前一代作家进行叛逆,因为一种精英的文学必然要有它的权威、尺度、规范,而如果不取而代之,后一代就无法获得自己的话语空间和权力,在这一点上是难有容忍和商量的。另一方面,现代文学又与大众传媒和商业文化密切依赖,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也形成了一个产业,稿费制度的产生、大众传播

8、业的发达,使得文学不仅是文人的余事,而且可能成为养家糊口、维持生存的社会职业。文学徘徊在精神反抗与商业依赖的十字路口,并由此演绎出20世纪文坛的诸多故事。第三个阶段:自文学到文字。这里所说的文字并非是指作为单个书写符号,而是一种文辞,它有别于我们当下所定义的文学,因为它消解了文学的等级制度,除了“文学”的范畴无法容纳它,认为它们缺乏必要的“文学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产生和流通于当今文学秩序之外,我称之为倒(逆)生产机制。传统的流通方式是:作者-出版者-读者,这是精英文学的生产机制,而“文字”的写作群体很明显是大众文学写作,毫无疑问,网络是它们的重要媒介。每个人都有在网络上公开表达自己的权利,不

9、需要接受一种规范的审查就可以表达自己,它们是倒着来的,受众的点击直接决定了出版者(网站)的倾向、作品的流通、作者的写作内容和方式。更为不同的是,由于网络的即时性,它们取消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阻隔,使得以往文学作为一种权力机制赖以维持的基本权力不再存在。比如说以往的创作,如果不符合某个刊物和出版社的美学标准,就没有与受众见面的机会,而网络则让一切都有了可能,这种可能性尽管未必承诺预定目标,但会激发出各种自由的探索,那么原来的那些规范、原则、机制则面临着失效的可能。比如,在传统写作中,什么是文学和什么不是文学,什么是通俗什么是纯文学,泾渭分明,但在新写作群体中很模糊,一个写作者可能操练多种文字,他写

10、着足球专栏,也写着小说或诗歌,文字工作者可能会取代文学工作者,文学在被文字抹平。这些文字,特别是能够借助于商业来流通的写作往往呈现出鲜明的后现代性:怀疑权威、真理,无深度、无中心,游戏的、模拟的等特点,但从更大范围而言,则有着更为丰富和复杂的图景,正如谢有顺一再提醒大家注意的“80后”有张悦然,也有郑小琼一样。比如,我们更多关注以青春写作为代表的各种类型写作,或者说是可以进入商业领域的小说创作,但是网上诗歌写作或写作群体不计其数,甚至有人认为网络使当代诗歌迎来了春天,更有人觉得140个字限度的微博,简直就是为了诗歌的复苏而设计的。至少,在商品时代,诗歌由此可能有效地与商业剥离,建立起自给自足的

11、写作空间。比如,大量的私人博客、微博的写作,除了记载私人生活之外,也表达了社会的声音,还可以使小众趣味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例如嘉兴的范笑我,从1994年开始编辑的秀州书讯,到后来以同样风格上网变成博客,其内容为当代名人、地方风俗、街谈巷议等等,尤其是对嘉兴乡贤乡俗的关注,我认为它恢复了中国古人的笔记写作的传统。迄今笑我贩书已经出的四编,上百万字,前两编还是有出版社出版,后两编干脆就是孔夫子网络书店代售。有人评价说:“一部笑我贩书,为20世纪末叶的最后岁月留下了珍贵的侧影。它是一部野史,是一种丰沛的民间文化史,更是一个文心百结的大线团。”4“笑我贩书形式上对于中国古代笔记传统的承继,以及行文之朴

12、实无华、简练干净,均很值得留意。较之时下铺陈渲染、矫饰造作的所谓大散文,真不可同日而语。”5但这样的东西传统的文学刊物是不会登,而专家们也所不屑注意。比如,现在的文学评论,大家是看文学评论文艺报等报刊,然而,将来最重要的评论媒介会不会是网上的豆瓣读书小组呢?还有微博上的那些“微评论”。以往,只有专家学者才有资格进入的文学研讨会的现场,现在,普通读者天天可以开会。当然,随之也有另外的现象产生,出版商看到这些媒介的公众影响力,也开始有意识地操控这些传媒,这其中呈现的复杂的纠缠又特别值得关注。谈到这些断裂的图景,并非新元素、新形式独霸天下,我说过,彼此完全可以共存。比如十多年来,自传、回忆录、传记,

13、或者怀人忆事等文章的兴盛,已经超出了传统散文区域,所发表的刊物也不光是文学刊物,其读者多半也不是冲着文学而来,或许正因为如此,它们在“解密”、史料价值之外,对于散文文体之丰富和冲击再一次被忽略了。可别忘了,在中国的传统中,可从来都是文史不分家啊!像扬之水的日记读书十年6,不比装着样子写什么“一个人的八十年代”来得更自然、更原生态吗?里面写到的金克木、徐梵澄、钱钟书等大家的文字,单独选出来,难道不是极妙的人物小品?赵越胜燃灯者7,忆周辅成先生,其中所录周先生的言行,补充了周先生的著作,让人如沐一代知识分子的和暖春风,又对社会、历史和人生有着澄明的思考。洪子诚的我的阅读史和吴亮的我的罗陀斯8,是两

14、本通过梳理自己阅读史来梳理自己的精神成长与时代交叉的著作。前者,审慎、学术;后者,敏感、气势磅礴,都是难得的好文章。资中筠的不尽之思9中怀人篇章,把在时代纠结中的知识分子之选择与遭遇如实道出,寄予了对历史的清醒反思。孙晓玲的布衣:我的父亲孙犁10更是本色文章,却如农家饭菜,口味好,滋养人。提前怀旧,已经由“60后”传染给“70后”,连“80后”也跃跃欲试多少年前,中国人不敢写自传、回忆,恨不得将过去抹杀,现在踊跃写来,最重要的是不少人坦诚落笔又不乏自省的精神,又尽将个人细枝末节的感受一一道来,这样的文风和这些作品都将是近些年来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三或许,我们有意无意间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

15、文学向来就是什么样子,或者文学只是我们每个人想象中的某个样子而不可能是其他。至少,我们忘记了文学史漫长的历程,每个时代对文学的看法和认识都可能有差异,比如,从小说作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下里巴人之物,到“五四”之后被抬进文苑成为最受关注的体裁。文学的内涵和外延常常是不稳定的。在法国人安托万孔帕尼翁所写的讲文学的书中,对于这个问题,他引述了不少人的看法,但也一筹莫展无可奈何。他谈道:到了巴特,则避重就轻,干脆不予界定,“一言蔽之,文学,即教授所授之物”。十足的同义反复。不过,除了“文学就是文学”,抑成“文学就是当下在此地被称为文学的东西”之外,我们还能找出别的说法吗?11他也提醒我们注意这些常识:“由

16、著名作家作品构成的经典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断有作品登场(也有作品谢幕)。”“文学传统是一个由文学文本构成的共时系统,始终处于运动的系统,它将随着新作品的面世而不断得到重组。每部作品都将引起整个传统的调整(同时修正传统中每部作品的意义和价值)。”12这话不难理解,比如20世纪90年代,曾有过文学大师重新排座次的事情,比较引人注目的是金庸的进入并位置靠前,我想在1980年代初,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那时金庸在大陆不过是一位通俗的武侠小说作家,在今天,把金庸再排进这个座次中,已经不会有太多人质疑了。所以,这位法国研究者说,20世纪,文学的疆域就在扩大,除了传统的种类之外,自传、游记也相继正名,诸如儿童读物、侦探小说、连环画等亚文学也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