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分析报告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7093199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分析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分析报告 儿童医疗卫生事业关系每一名儿童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医疗的消费群体逐渐扩大,人们对儿童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提供的医疗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4月1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大幕全面开启,如何加快儿童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适应儿童医疗消费群体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儿童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是我们当今发展儿童医疗机构的首要任务。一 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发展的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疾病的救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安徽省的儿童医疗资源仍然十分匮乏,儿科诊疗技术

2、水平仍很薄弱。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安徽省儿童医联体的建设对改变安徽省儿童医疗资源落后的现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安徽省儿童医院和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2007年以前,安徽省儿童医院流动资金只有200万元,负债却高达3000万多元,对于很多家长而言,如果孩子生了重病并不放心将孩子送往儿童医院进行治疗。如今的安徽省儿童医院是安徽省内规模最大的且是唯一的一所设备先进、学科门类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省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是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会长单位和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并且协助卫生厅出台了安徽省“十二五”儿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医院于2

3、013年4月成立安徽省儿童急救中心,2013年5月正式加入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同时也是全省儿科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全省妇幼医护培训基地。医院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拥有医疗用房4.8万平方米,2010年新建的十六层门诊住院综合楼投入使用,2012年老住院楼改扩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2013年4000平方米的安徽省儿童急救中心楼竣工投入使用。目前医院开放床位1200张,开设26个病区,11个医技科室,30个临床专科。全院现有职工1300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326人,高级职称110人,担任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体负责人32人,为诊断、治疗的高效率、高质量和科研提供了雄厚的技术保证。安徽省儿童医院

4、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了迅速改变安徽省目前各级儿童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儿科医师紧缺的现状,充分发挥安徽省儿童医院在全省儿科的龙头带动作用,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首家儿童医疗协会,为安徽省的儿科医师搭建了一个科研工作、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的平台。2.安徽省儿童医疗联合体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而拥有2000万名儿童的安徽只有一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14年8月15日,由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安徽省儿童医院牵头,在安徽省范围内选择了儿科医疗技术相对薄弱而儿童人口又较多地区的符合一定条件的38家单位组成儿童医疗联合体。其中地市级综合性医院6家,县级二级综合性医院18家,市、县妇幼保健院6家,中医院

5、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社会资本办医的医院2家。医联体的成立开创了安徽省儿童专科医院联合综合医院儿科共同发展的医联体新模式,医联体建设是快速提高基层儿科救治能力、实现分级诊疗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儿童“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对实现安徽省儿科医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快速提高安徽省儿科医师整体业务水平,为安徽省的儿童提供安全、快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婴幼儿死亡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发展的优势分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明确指出,要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要加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多注重内部规范的管理,医院投入的合

6、理化、科学化。安徽省儿童医院,作为一个专门收治儿童病患者、非营利性质的公立医院,在当前复杂的医疗背景及环境下,为推动儿童医疗机构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服务广大的患儿,具有两大优势。1.儿童医疗消费群体在逐渐扩大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中国018岁人口约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5%,其中06岁人口超1亿,占世界同龄人口的20%,安徽省18岁以下儿童近20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近1/3。儿童由于年龄小、发育不完全等特殊的身体原因,很容易患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感冒、咳嗽、皮肤病、支气管炎等。中国卫生年鉴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数量950297家,其中医院2

7、3170家,而目前全国儿童医院仅有92家,所占比例仅为医院总数的0.4%左右。拥有2000万儿童的安徽只有一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14年安徽省儿童医院年门(急)诊量82万人次,出院5.4万人次;手术1.4万余台次,较2013年增长12.54%;业务收入达6.3亿元,较2013年增长20.05%。从数据的增幅可以看出,日益增长的儿科就诊需求与儿童医疗资源不足之间的供求矛盾相当紧张,儿童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市场需求。2.儿童医疗消费群体更倾向于选择儿童专业医院由于儿童医疗的特殊性,一个孩子看病,一般是两个甚至更多的大人陪同,而年幼的孩子大多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症状,陪同人员对病情的讲述往

8、往众口不一,并且病情变化非常快。这就对医生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儿科医生凭经验去判断、观察,要特别细致,需要具备更多的耐心、责任心和爱心。同时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使用药品和检查方面较成人有更多的禁忌,这就需要儿科的医生水平更精湛,同时也承受着更高的医疗风险。儿童疾病通常起病急、变化快、发展迅速,家长对疾病知识的不了解和对医务人员的高期望使得儿童医疗消费群体更倾向于寻求专业的品牌儿童医院。(三)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发展的环境分析1.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2014年,安徽省GDP总量达20848.8亿元,以2013年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320.8亿元,以2013年增长1

9、3%。由数据分析可知,GDP总量和增速以及消费总额和增速都呈现一种稳步上升的趋势。收入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居民医疗支付能力的提高,间接增加了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同时,家庭对儿童疾病的重视程度也在稳步提升,小毛病不在社区药店买点药自行解决,而是进入儿童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和治疗。2.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发展的政治环境分析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为推动全省2000万儿童健康事业的长远发展,安徽省制定了安徽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安徽省“十二五”儿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国家卫计委为加强医疗卫生行业建设发布了关于加强医疗卫生行业建设“九不准

10、”文件,安徽省卫生计划委员会学习落实国家卫计委文件精神,发布了关于加强省卫生计生委直属单位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意见,这些文件都为儿童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也表明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儿童健康的高度关怀和重视。2014年,在全国妇幼健康工作会议上,国家卫计委初步测算,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全国每年新增出生人口约200万,其中约80%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国家对“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将导致新生儿救治任务进一步加重,儿童医疗等相关服务需求明显增加,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儿童医疗健康需求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3.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发展的社会环境分析随着家庭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11、的稳步提升,家庭对儿童身体健康关注程度也有所提高,加大了家庭对儿童医疗健康消费支出的投入,促使人们的医疗保健观念逐步由“治病型”转向防病的“保健型”,遵从健康和科学的医疗观念。据统计,全省1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率为10.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3.3,病死儿童集中在新生儿及婴儿年龄段。这表明儿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对维护孩子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二 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发展的问题分析(一)医师、床位超负荷运转安徽省仅有的一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2014年全年门急诊82万人次,出院5.4万人次,手术1.4万余台次。2010年年底,全国共有儿科医生6.17万,但014岁的儿童却有2.3亿,儿

12、科医生与儿童的比例约为0.26831000,美国的比例为1.45581000。安徽省有资质的医生(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有78232名,而儿科医生只有近4000名,约占5%,安徽有2000万儿童,儿科医生与儿童的比例约为0.21000,安徽省儿科医生比例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2010年,全省总床位数为186116张,而儿科床位数仅占6.9%,这与儿童占全省人口总数近1/3的现实情况极不相称,数量上存在很大缺口。该情况下儿科医师、床位处于超负荷运载状态。儿科医务人才、儿科床位数严重匮乏,专业儿科医师数量、儿科床位数亟须增加。(二)儿童医疗、急救网络救治体系和培训体系不健全县级医院儿科救治能力较

13、弱,特别是对一些危重患儿抢救经验不足,儿科医生大都没有经过规范的儿科知识培训,同时80%的乡镇卫生院更是没有专职的儿科医师,而作为最基层的村医基本没有专业的儿科知识。因此一些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危重疾病、重大传染病及突发、新发疾病依然威胁着儿童健康,一些重大的儿科疾病和疑难杂症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全省儿童医疗救治缺少信息沟通与工作协调平台,危急重症患儿常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置。特别是近年来,新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儿童的威胁程度不断增加,医疗救治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和完善儿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已成为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三)儿童医院医疗

14、机构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儿童疾病通常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发展迅速等特点,这对医师做出及时性、准确性的诊断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儿童自身更是情绪化的个体,容易对诊治存在抵触情绪。广大患儿和家长都希望医院在力争达到现代化、拥有医术高超的医务人员和良好医疗设备的同时,也希望医务人员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宽敞、整洁、舒适、便利的就诊环境。高效迅捷的诊疗流程与和谐的医患关系,优秀的医院文化及管理运作理念,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等,这些使得儿童医疗服务由单纯的以医疗技术为主的模式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三 安徽省儿童医疗机构的发展前景分析(一)医联体建立以后的成就和影响安徽省医联体是学习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

15、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积极推进分级诊疗、预约就诊、双向转诊、对口扶持以及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等相关决定精神而成立的。安徽省儿童医疗联合体将打通预约挂号,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检验,大型设备检查与结果互认,重症患儿转运,远程会诊,信息共享六个绿色生命通道。开创性地建立“患儿不动、医生移动”的医疗新模式,实现专家共享、临床共享、科研共享、教学共享的目标,构建全省儿科大医疗、大科研上下联动的“一盘棋”的新格局。2013年,医联体成员单位辖区到省儿童医院就诊的门诊患儿有近10万人次。2014年8月15日,医联体建立后,成员单位辖区到省儿童医院就诊的门诊患儿大幅度下降至6万人次,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

16、势。而转入省儿童医院的患儿中危、急、重及疑难杂症的患儿比例呈上升趋势,相对2013年同期增长了70%。从医联体的门诊住院病人报表上看,2015年2月24日至2015年4月,医联体内门诊病人近两个月只转诊17个患儿,而转运住院的重症患儿为184人,数量依然在不断增加。这直观地说明了建立医联体对实现首诊在基层、常见病在基层、疑难复杂及危急重患儿到三级医院的分级诊疗目标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安徽省儿童医疗联合体的有效运转实现了儿童医疗事业发展的四个显著进步。1.基层儿童得到更大实惠非省城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城大医院甚至是北京专家优质的诊疗服务,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医联体绿色通道从基层医院转运到省儿童医院享受急诊急救的高医疗技术水平。2.基层儿科的诊疗水平快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