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0102012)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7093198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84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010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安徽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010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安徽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010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安徽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010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010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0102012)(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徽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0102012) 安徽省简称皖,位于华东腹地,地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全省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2012年末总人口5988万人,人均GDP达到28792元,万元GDP能耗为0.7741吨标准煤。“十二五”中期(20102012年),安徽省环境竞争力的综合排位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2年排名第9位,比2010年上升了4位,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12.1 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12.1.1 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201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排位和排位变化情况及其下属2个三级指标和18个四级

2、指标的评价结果,如表12-1-1所示;生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的优劣势情况,如表12-1-2所示。表12-1-1 201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的得分、排名及优劣度分析表项目指标2012年2011年2010年综合变化得分排名优劣度得分排名优劣度得分排名优劣度得分变化排名变化趋势变化生态环境竞争力45.917中势45.517中势46.016中势-0.1-1持续(1)生态建设竞争力21.819中势21.417中势22.017中势-0.2-2持续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个数26.611中势26.611中势26.611中势0.00持续公园面积15.114中势14.811中势14.811中势0.3

3、-3持续园林绿地面积21.014中势21.514中势21.514中势-0.50持续绿化覆盖面积19.97优势19.47优势19.47优势0.50持续本年减少耕地面积56.520中势56.520中势56.520中势0.00持续自然保护区个数27.510优势26.99优势26.99优势0.6-1持续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重7.128劣势7.128劣势7.128劣势0.00持续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数14.711中势9.89优势9.89优势4.9-2持续野生植物种源培育基地数2.811中势3.88优势3.88优势-1.0-3持续(2)生态效益竞争力82.114中势81.716中势82.013中势

4、0.1-1波动工业废气排放强度71.921劣势72.522劣势72.522劣势-0.61持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90.310优势89.710优势89.710优势0.60持续工业烟(粉)尘排放强度82.917中势79.017中势79.017中势3.90持续工业废水排放强度69.314中势65.416中势65.416中势3.92持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92.210优势91.812中势91.812中势0.42持续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强度90.414中势89.915中势89.915中势0.51持续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强度100.01强势100.01强势100.01强势0.00持续化肥施用强度56.4

5、19中势57.619中势57.619中势-1.20持续农药施用强度80.820中势84.321劣势84.321劣势-3.51持续|Excel下载表12-1-1 201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的得分、排名及优劣度分析表表12-1-2 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的优劣度结构表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四级指标数强势指标优势指标中势指标劣势指标优劣度个数比重(%)个数比重(%)个数比重(%)个数比重(%)生态环境竞争力生态建设竞争力900.0222.2666.7111.1中势生态效益竞争力9111.1222.2555.6111.1中势小计1815.6422.21161.1211.1

6、中势|Excel下载表12-1-2 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的优劣度结构表201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综合排位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排名第17位,比2010年下降了1位,在全国处于中游区。从生态环境竞争力要素指标的变化趋势来看,有1个指标处于波动下降趋势,为生态效益竞争力;有1个指标处于持续下降趋势,为生态建设竞争力。从生态环境竞争力基础指标的优劣度结构来看,在18个基础指标中,指标的优劣度结构为5.622.261.111.1。中势指标所占比重大于劣势指标的比重,表明中势指标占主导地位。12.1.2 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图12-1-1将20102012年安徽

7、省生态环境竞争力与全国最高水平和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由图可知,评价期内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得分普遍低于47分,说明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图12-1-1 201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指标得分比较从生态环境竞争力的整体得分比较来看,2010年,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得分与全国最高分相比有19.7分的差距,与全国平均分相比,则有0.4分的差距;到了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得分与全国最高分的差距缩小为19.2分,高于全国平均分0.5分。总的来看,201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与最高分的差距呈缩小趋势,表明生态建设和生态效益有所上升,保持全国中游水平。从生态环境竞争力的

8、要素得分比较来看,2012年,安徽省生态建设竞争力和生态效益竞争力的得分分别为21.8分和82.1分,分别比最高分低29.8分和14.4分,前者低于平均分2.9分,后者高于平均分5.5分;与2010年相比,安徽省生态建设竞争力得分与最高分的差距扩大了0.3分,生态效益竞争力得分与最高分的差距扩大了0.5分。12.1.3 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变化动因分析二级指标生态环境竞争力的变化是三级要素指标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三级要素指标变化又是四级基础指标变化作用的结果。三级和四级指标的变动情况如表12-1-1所示。从要素指标来看,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2个要素指标中,生态建设竞争力的排名下降了2位,生

9、态效益竞争力的排名下降了1位,受指标排位升降的综合影响,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持续下降了1位。从基础指标来看,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18个基础指标中,上升指标有5个,占指标总数的27.8%,分布在生态效益竞争力指标组;下降指标有4个,占指标总数的22.2%,分布在生态建设竞争力指标组。上升指标的数量和下降指标的数量相差不大,受其他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评价期内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排名持续下降了1位。12.2 安徽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12.2.1 安徽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20102012年安徽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排位和排位变化情况及其下属6个三级指标和56个四级指标的评价结果,如表12-2-1所

10、示;资源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的优劣势情况,如表12-2-2所示。表12-2-1 20102012年安徽资源环境竞争力各级指标的得分、排名及优劣度分析表项目指标2012年2011年2010年综合变化得分排名优劣度得分排名优劣度得分排名优劣度得分变化排名变化趋势变化资源环境竞争力41.221劣势41.321劣势39.921劣势1.30持续(1)水环境竞争力44.324劣势44.121劣势45.518中势-1.2-6持续水资源总量16.515中势13.516中势19.913中势-3.4-2波动人均水资源量0.720中势0.620中势0.918中势-0.2-2持续降水量23.616中势20.415中势2

11、4.716中势-1.10波动供水总量46.98优势50.98优势51.87优势-4.9-1持续用水总量97.71强势97.61强势97.61强势0.10持续用水消耗量98.91强势98.71强势98.41强势0.50持续耗水率41.91强势41.91强势40.01强势1.90持续节灌率10.225劣势9.924劣势10.024劣势0.2-1持续城市再生水利用率1.723劣势1.622劣势0.419中势1.3-4持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71.718中势71.418中势73.319中势-1.61持续生活污水排放量71.823劣势72.123劣势79.217中势-7.4-6持续(2)土地环境竞争力21.531劣势21.631劣势21.631劣势-0.10持续土地总面积8.022劣势8.022劣势8.022劣势0.00持续耕地面积47.57优势47.57优势47.57优势0.00持续人均耕地面积29.112中势29.112中势29.213中势-0.11持续牧草地面积0.021劣势0.021劣势0.021劣势0.00持续人均牧草地面积0.021劣势0.021劣势0.021劣势0.00持续园地面积33.515中势33.515中势33.515中势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