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析报告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7093173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析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析报告 一 主要做法与成效2009年以来,在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卫生部门发挥主战场和主力军作用,遵循医学规律、市场规律,精心组织谋划,积极探索创新,深化医改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一)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1.转换体制机制,回归公益性2009年11月,安徽省在32个县开展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2010年8月在全省全面推开,在全国率先实施以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药品、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建立公益性管理体制、竞争性用人机制、激励性分配机制、规范性药品采购机制、长效性补偿机制。全省核定编制6万多,竞聘上岗近

2、5万人,分流安置2万多人。2011年6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拨款较2010年同期增长了1.88倍,次均门急诊药品费、次均住院药品费、次均门急诊费、次均住院费,分别较2010年同期下降28.3%、13.8%、20.0%和9.7%。2.完善保障与分配机制,调动积极性2011年8月,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巩固完善基层医改30条政策措施,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支出和竞聘上岗人员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以及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等基本支出,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比重,同时在业务收支结余中提取奖励基金,对院长(主任)和工作成绩突出的职工予以奖励。2012年基层医

3、疗卫生机构财政拨款比2009年增长了3.3倍,乡镇卫生院在职职工工资性收入比2009年增长了66.04%,门急诊诊疗人次、出院人次较2011年分别提高了17.8%和28.4%。3.规范医疗服务,保障可持续2013年6月,安徽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运行机制18条政策措施,推进基本支出、公共卫生支出政策及经营自主权、收支结余分配权的落实,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奖励性绩效工资比重达60%以上,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改革动力和运行活力。2014年,安徽省建立村卫生室医疗执业风险分担机制,2/3以上的县(区、市)设立了村卫生室执业风险基金。推进村卫生室门诊处方规范管理试点,试点县

4、覆盖病种129个,占门诊常见病种的95%,试点县的村卫生室输液率、抗生素二联使用率、激素使用率分别下降至21.37%、8.50%、3.09%,村医看病“三素一汤”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二)全面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1.推进综合改革,转换运行机制2012年11月,安徽省在21个国家试点县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年底前,全省74个县(区、市)的144家公立医院全面推开,重点推进管理体制、药品采购机制和补偿机制等综合改革。县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减少的收入,通过收取诊察费补偿75%,增加政府投入补偿25%,省级财政每年安排补助资金2.51亿元。同时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

5、诊疗、护理、手术等项目价格,合理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2013年,全省144家县级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比2012年增长27.8%,总收入增长12%,药品占医疗收入的比重下降4.3个百分点,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较2011年上升1.7个百分点;县级医院次均门急诊药品费用同比下降5%,次均住院药品费用同比下降11.3%;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10%,出院人次同比增长5%。2.巩固改革成果,规范医疗服务2014年1月,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巩固完善县级医院综合改革16条政策措施。省卫生计生委认真调研分析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和医院经济运行情况,召开了政策培训会、推进会,并分4个片区召开座谈会,汇

6、编改革典型经验30篇,积极推动各地政策落实。2014年全省县级公立医院实现门急诊人次、出院患者同比分别增长10.49%、7.73%,总收入同比增长16%,药品占医疗收入的比重降为39.4%。与此同时,推进合理诊断、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并保障质量,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在6个县9所县级公立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下按病种付费改革试点,制定县级医院实施性临床路径,覆盖病种112个,补偿比例提高到70%,次均费用下降10%,平均住院日下降近1天。实行输液控制,在全国率先提出53种常见病无须输液,全省县级公立医院及以上医疗机构急诊输液率下降16.14%,门诊输液率下降9.55%。(三)积

7、极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1.稳步推进改革芜湖市、马鞍山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两个市按照“四个分开”的要求,大胆探索,取得初步成效。芜湖市成立3个医院集团,实行资源共享,改革人事分配制度,离退休人员由社保统一管理,并通过市药管中心实施药品网上招标采购。马鞍山市以推进“管办分开、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为突破口,组建市立医疗集团,履行政府办医职能。2.建立倒逼机制从2013年起,对41家省直和各市三级综合医院开展季度群众满意度调查,向社会公开调查结果,引导社会加强监督,促进公立医院优化环境,改善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向社会公示全省三级医院和省直医院的门急诊次均费用、出院患者次均费用等

8、8项核心指标,引导患者合理选择就医,倒逼医院加强管理、保证质量、降低费用。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试点,试点城市办理高级职称医师多点执业注册446人。(四)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农合筹资水平2014年提高至人均390元,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保障水平逐年提高。2014年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0%、70%和79%,实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4%、60%、60%。2.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2012年10月,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2013年2月,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承办机构招标实施办法,积

9、极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2013年,11个试点县8492人享受到大病保险补偿,补偿金额达5165万元,大病保险补偿后实际补偿比例为65.1%,比2012年提高近9个百分点。2014年,新农合大病保险实现全省县域全覆盖,全年补偿支出4.99亿元,11.7万人受益。3.群众看病报销方便快捷新农合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74个统筹地区建成新农合短信平台,69个统筹地区采用二代身份证就诊报销。参合农民在省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住院全部实现“一卡通”,跨省即时结报稳步推进。初步实现了“住院有保障、门诊有补偿、看病花钱少、报销很方便”的目标。(五)大力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1.开展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按照“

10、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的办法,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基本药物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中标价格较国家指导价平均下降52.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在网上下单采购,实行网上全过程动态监督,规范药品采购与使用,强化采购配送、药品回款、质量抽验,建立红黑名单、市场清退等制度,保证药品及时供应。2.实施县级公立医院集中招标采购2012年,统一全省县级公立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在全国率先启动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统一药品目录、统一集中招标、统一网上采购、统一配送要求,采购价较国家指导价平均下降36.6%。据测算,一年可减少群众看病用药负担6.4亿元,中标药品中65%是大型药品企业产品。3.推

11、进公立医疗机构集中招标采购2014年明确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基本用药目录(1118种),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用药实行“一个目录、比例控制”。搭建省级药品耗材设备集中交易平台,基本用药中标价格较政府定价平均下降42.21%,医用耗材网上集中交易平均降价19%。(六)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1.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完善绩效考核,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稳步推进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省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82.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3.47%、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8.54%、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89.0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保健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1.9%、86.5

12、%和81%,将重度精神疾病患者15万人纳入规范管理。2.加快推进社会力量办医2013年,安徽省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意见。2014年,安徽省明确非公立医疗机构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有力地促进了民营医院发展。目前全省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已达7868家。2014年,民营医院诊疗服务1534万人次,占医院服务总量的17%。目前,正在细化政策措施,推动社会办医快速健康规范发展。3.创新卫生人才培养使用制度修订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标准,突出医疗卫生服务实践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聘县级医院全科医生特岗医师,免费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为乡镇卫生院招聘医药

13、卫生类高校毕业生,培训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儿科医生。2014年,每万名常住人口全科(助理)医生达1.5人。二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实践证明,安徽省医改符合人民群众愿望和要求,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对巩固扩大基层医改成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具有积极借鉴作用。在改革方案设计和实施推进过程中,形成以下改革共识。(一)坚持公益方向是改革的基本原则在制度设计中,坚决贯彻中央医改精神,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采取落实政府投入、全面破除以药补医、建立以社会效益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式,强化政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责任,坚持基本

14、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质,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二)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是改革的突破口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通过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降低医院管理成本等途径,补偿药品零差率销售减少的收入,扭转医药价格扭曲机制,同时以此为牵引,全面推进管理体制、人事分配体制、医保支付体制、药品采购机制、监管体制等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三)建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机制是改革的关键环节坚持医疗、医保、医药整体联动,把创新药品招标采购机制摆在突出位置,按照“质量优先、价格合理、量价挂钩、招采合一、保障供应”原则,集中招标采购药品耗材设备,避免了虚高价格,既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又为医疗卫生事业

15、按规律发展创造了条件。(四)发挥医保基金杠杆作用是改革的有效手段通过设立“诊察费”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稳定的补偿渠道。同时,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下的支付方式改革,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控制检查费、材料费和药费,抑制过度用药、过度医疗和费用不合理增长,保障医院收入不减少、病人负担能减轻、医保基金能承受。(五)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是改革的重要着力点针对医疗卫生行业高技术含量、高强度劳动、高职业风险的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薪酬制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合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同时,赋予医院分配自主权,合理确定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水平,拉开收入差距,打破大锅饭,实现优绩优酬、多劳多得。(六

16、)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是改革的坚实保障坚持把医改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责任工程,建立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积极的舆论引导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障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三 面临的问题安徽医改取得的成效只是阶段性的,与党和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存在一定差距,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从安徽的省情看,安徽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优质资源十分短缺,尤其是皖北地区和大别山区。从总体上看,卫生事业发展依然受投入不足、人才缺乏等“瓶颈”制约,与经济社会发展、与群众健康需求增长不相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