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新汴河水利风景区发展报告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7093163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宿州新汴河水利风景区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宿州新汴河水利风景区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宿州新汴河水利风景区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宿州新汴河水利风景区发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宿州新汴河水利风景区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宿州新汴河水利风景区发展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徽宿州新汴河水利风景区发展报告 一 景区概况新汴河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城区,全长15公里,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主景区长4公里。2014年获批安徽省水利风景区。2016年8月被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属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获批国家水利风景区以来,接待国内外游客近两百万人次,已成为宿州广大市民休闲的必去之处。新汴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将汴河文化和宿州千年历史文化嵌入景区建设中,使其变成一座集自然、历史、人文于一体的博物园。景区由“一点两线”构成(见图1)。图1 新汴河全景“一点”即新汴河源头的大型标志性雕塑建筑“远航”,以此建设的汴河博物馆,也是一座讲述水利史和水文化的博物馆,是新

2、汴河水利风景区的灵魂所在。“两线”则是通过建设绿色长廊,形成新汴河两岸风光带,进而巧妙利用风光带布置景观节点,形成的北岸战争历史线和南岸民俗人文线。北岸通过13个节点广场,展现了宿州境内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战役。南岸12个广场,通过古汴遗韵、人杰地灵、艺苑民风三大板块,深度再现了宿州古朴庄重、源远流长的人文和民俗文化。二 发展历程1.建设背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文化休闲的需求日益显现。宿州市市区建成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85万,在新汴河水利风景区建设前,市区没有一个综合性的大型滨水公园。对此,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科学用水,以新汴河城区段治理为契机,将水利工程建

3、设与水生态环境治理、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旅游、水利科普结合起来,以打造皖北地区亲水宜居城市为目标,在坚持“过流能力不减少,5年一遇除涝水位和20年一遇防洪水位不改变,百年一遇堤防高程及航运能力不降低”的原则下,利用“淮水北调”以及新汴河水利工程的重建、维修、提升等,保证城区河段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在此基础上建设宿州新汴河水利风景区,打造独具滨河特色的风景长廊、生态长廊、文化长廊和休闲长廊,实现由传统单一治水向综合治水、生态治水和民生治水转变。2.历史沿革汴河是隋唐大运河的一段,又称通济渠,是唐宋时期东西主要运输通道。隋朝置宿州,宿州城沿河而建,因漕运而兴,是当时的军事和交通重地。北宋末年,因连年

4、战乱和黄河夺淮入海,汴河逐渐荒废,失去作用。历代河南、安徽、江苏汴河沿线区域一直受水患困扰,十年九灾,两岸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做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从1966年开始,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动员百万民工,奋战三冬四春,沿汴河平行路线开挖了全长127公里的当时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称新汴河,从此根治了汴河水患,让两岸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新汴河穿城而过,流经宿州境内110公里,成为宿州人民的母亲河。然而,新汴河经过40多年的运行,出现了河道泄洪能力衰减、堤岸河闸安全隐患增多、泵站补水功能丧失、通航能力降低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城区段河道内的渔网、鱼箱及沿岸违章建筑、坟

5、墓、垃圾等,严重影响了新汴河的泄洪、通航功能和城市形象,对其进行高标准整治势在必行。2012年7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宿州市新汴河治理工程,其中要求对城区段进行重点治理。在新汴河水利工程治理开始不久,党的十八大召开,为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以新汴河城区段治理为契机,将水利工程建设与水生态环境治理、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旅游、水利科普结合起来,以打造亲水宜居城市为目标,建设新汴河水利风景区。3.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宿州位于安徽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襟连沿海,背倚中原,交通咽喉,国家粮仓,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中原者得天下,得宿州者得中

6、原”之说。古往今来,在宿州境内发生大小战争400多场,其中4场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分别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推翻暴秦;垓下之战,刘邦奠定汉朝400多年江山;符离大战,隆兴和议,从此宋朝南迁建立南宋;淮海战役为全国解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宿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古有孝贤之首闵子骞、一代贤后马秀英;当代有医师楷模李月华、教师典范孟二冬、干部榜样沈浩。宿州市是中国书画之乡,龙城画派名扬天下。齐白石祖籍砀山,雕塑大师刘开渠、法兰西学院艺术院士朱德群、著名画家萧龙士、书法家尉天池生于此长于此。宿州市是中国文学之乡。白居易在宿州生活20年,并写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的不朽诗篇,李白、杜牧、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皆游居于此,写下汴水诗词近千篇。美国作家赛珍珠民国初年在宿州工作生活5年,以宿州农村为原型,创作长篇小说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宿州是奇石之乡,灵璧石被乾隆题为“天下第一石”。宿州也是马戏之乡,全国80%的马戏来自宿州。宿州还是泗州戏之乡,“泗州戏学院”培养出了大批泗州戏人才。宿州还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运河城市。历来黄淮之间水系变迁频繁,但古汴水、古泗水是沟通黄淮的重要水系。隋唐大运河的沟通为宿州带来了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极大地繁荣了宿州的经济社会,并形成了宿州的运河文化。丰厚的人文历史文化是宿州的宝贵资源。宿州的建设者们明确地认识到了这一点。4.景区

8、建设与管理机构新汴河景区在建设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涉及规划局、住建委、水利局、财政局、城管局等部门,哪个部门和企业都难以独自统筹。为此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新汴河景观工程建设指挥部,市长任指挥长,分管副市长和政协副主席任副指挥长,日常工作由政协副主席来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综合部、工程部、投资发展部和规划征迁部,工作人员由市委组织部从市、区相关单位抽调,与原单位脱岗,专职工作,有效保证了景区的高效建设。2016年4月景区建设基本完成,为保证新汴河景区的有效管理和长远发展,新汴河景区建设指挥部继续保留,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景区的管理职权,市政协副主席负责坐镇统筹。之后,依托景区建设

9、指挥部办公室成立新汴河景区管委会,为副处级事业单位,同指挥部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其他各部职能并入景区管委会。景区管委会负责景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全面工作。为加强新汴河景区的治安管理,2014年5月,宿州批准成立了宿州市公安局新汴河景区治安管理大队,为正科级机构,正式干警10名,辅警60名,负责景区的治安工作。为破解新汴河景区管理行政执法难题,2015年11月,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了新汴河景区执法分局,负责景区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编制15人,为正科级事业单位。集中了市直13个部门的行政执法权,通过授权执法的形式开展工作。为规范执法,宿州市政府出台了宿州市新汴河风景区管理办法,于2018年3

10、月1日起施行。此外,新汴河景区公开招标6家物业公司,负责景区的环境卫生、秩序维护、绿化保洁和基础设施维修工作。执法分局、治安管理大队、物业公司由景区管委会统一管理,景区形成了指挥部领导下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保证了景区的高效运转和有效管理。2019年3月8日,为加强新汴河景区的开发和市场化运作,宿州市政府批复组建新汴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按正处级配备,由景区管委会主任担任。为景区发展和人才储备留出了较大的空间。三 建设成效经过精心规划和建设,一个碧水穿城,两岸花香,绿树成行,轻舟荡漾,水、岸、滩、堤、路、桥、景、灯交相呼应的汴河风光带,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广场集会、教育科普、防

11、洪保安、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风景区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宿州人民心中的明珠。1.以文化为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景区之魂。新汴河是在淮北平原上开挖的大型人工运河,没有蜿蜒曲折、起伏跌宕的自然风光,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如何丰富景区内涵,使景区留得住人,吸引得了游客,是新汴河水利风景区建设的重要课题。汴河水利风景区成功地将汴河文化和宿州千年历史文化融入景区建设中,让其变成了一座集自然、历史、人文于一体的博物园。汴河博物馆,以汴河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为主线,通过文物、资料、图片、大事记等,展示汴河的沧桑巨变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团结奋斗、不屈不挠、战天斗地的精神。汴

12、河博物馆不仅是宿州的历史博物馆,也是一座讲述水利史和水文化的博物馆,是新汴河景区的灵魂所在。北岸的战争历史线通过13个节点广场,展现了发生在宿州境内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战役。有大泽惊雷,垓下之战,符离鏖兵,抗日烽火,淮海硝烟等。南岸的民俗人文线通过古汴遗韵(宿州八景)、人杰地灵(孝贤广场、东林草堂、宴嬉台、赛珍珠故居、名人墙)、艺苑民风(泗州戏、马戏,书画)三大板块,深度再现宿州古朴庄重、源远流长的人文和民俗文化。景区的文化建设注重从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方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从新汴河的开挖建设提炼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科学治水、团结奉献”的

13、新汴河精神,作为宿州精神;在孝贤广场,将以闵子骞为代表的新二十四孝刻成浮雕进行宣传,弘扬孝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2.以工程为骨新汴河的主要功能是排洪除涝、景观与生态功能。新汴河整治按照5年一遇除涝标准和20年一遇防洪标准,百年一遇堤防高程,四级航道进行工程建设。为了保证新汴河的水质达标,建设了引水截污工程。保证防洪除涝安全和通航能力的工程体系、引水截污工程构成了水利风景区的骨骼框架。3.以生态为基新汴河穿城而过,岸线顺直,缺乏变化。因此景区建设从生态环境上做文章。大手笔在两岸种植各类乔灌草,形成绵延数公里的绿化带。150万株景观树和上千亩四季开花的各种花草形成的花海以及图案,花团锦簇,美不

14、胜收;数十个生态岛形态各异,似翡翠散落在主城区4公里河面上,良好的生境引来野鸭、天鹅、白鹭栖息觅食。飞鸟游鱼,天上水中,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4.以管理为要建设阶段成立新汴河景观工程建设指挥部来统筹各部门,提高了效率,避免了矛盾,减少了内耗。运营阶段的执法分局、治安管理大队、物业公司、景区管委会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保证了景区的高效运转和有效管理。即将成立的新汴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为强化景区的自我造血功能、增强景区的运营能力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5.以市民为中心为给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增强景区的观赏性、互动性、针对性,让市民和游客在娱乐中长知识、受教育,景区先后

15、举办了泗州戏曲系列演出、汴水之夜国际时装秀、马戏、捕鱼节、旗袍秀、马拉松赛、钓鱼比赛、健步行等多种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与、观赏。景区还建立了宿州之窗,加强汴河文创产品的研究开发,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景区蜿蜒的休闲步道、鲜亮的自行车道和临河栈道依势而建,健身、散步、赛车人流穿梭如织,儿童乐园、水上游乐场熙熙攘攘,夜晚两岸数千盏霓虹灯齐放光彩,让人如梦如幻。景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处处体现了服务市民、以市民为中心的宗旨。四 经验启示(一)经验启示新汴河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运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影响辐射范围逐渐扩大。其主要经验可总结如下。1.做好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新汴河整治工程为新汴河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做

16、好了工程基础设施,确保了新汴河防洪除涝、航运通航、生态补水、水环境调控功能的实现。2.充分挖掘文化底蕴新汴河水利风景区以文化为魂,极大地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科普功能,强化了景区的多样性,赋予了景区的草木、河水、岸坡、滩地以鲜活的生命力,使游客的游览体验得到极大丰富。3.岸线利用合理将单调的岸线进行充分利用、丰富,两轴两线两带都是依托岸线而建,化短为长,神奇出巧。各种游乐设施、健身休闲设施也都依托岸线布设。4.重视建设与运营管理从景区建设到运营管理,再到市场机制引入,景区在建设与运营管理的组织架构、制度建设、管理实施上进行了重要的探索,形成了一套与当地水情、工情、社会经济相适宜的经验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