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眼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8.67KB
约5页
文档ID:187035112
眼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观察_第1页
1/5

眼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对眼科白内障患者使用手术治疗方式,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眼科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和小切口非超生乳化囊外摘除术,每组368例结果:(1)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349(例)94.8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276(例)75.00%,(P<0.05),两组有差异2)研究组裸眼视力0.760.12,最佳矫正视力0.900.10,对照组裸眼视力0.530.17,最佳矫正视力0.740.09,(P<0.05),两组有差异3)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32(例)8.69%,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61(例)16.57%,(P<0.05),两组有差异结论:对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症状,该方法值得临床推荐使用关键词:眼科;白内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白内障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病症,该病症往往是由于生理衰退、外伤、代谢异常等等原因引起的晶状体蛋白变性,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活影响,甚至导致患者致盲在治疗中往往会使用手术的治疗方式,但是手术方式差异和优劣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对眼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诊断后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随即编入患者368例,该组使用超声乳化术治疗方式,患者平均年龄58.677.64岁,平均身高1.620.57米,平均体重54.267.63千克,男182例,女186例对照组随即编入患者368例,该组使用小切口非超生乳化囊外摘除术,患者平均年龄59.146.58岁,平均身高1.610.36米,平均体重53.856.94千克,男183例,女185例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1.2.1对照组使用小切口非超生乳化囊外摘除术,具体步骤为:术前使用复方托皮卡胺滴眼以散瞳,表面进行麻醉,然后在上方角巩膜缘2毫米处切口,之后使用隧道刀分离,至透明角膜1.5毫米处停止,运用同样方式分离皮质与囊膜、核与皮质,使用平衡液使水分分层,完全分离晶体核心后旋转进入前房将孔膜隧道切口扩大至6毫米,内口需超过外口,于前房、核下注人粘弹剂,分离晶状体核,避开后囊膜、角膜内皮,使用注水匙托出晶状体核,按其具体大小进行劈块根据合球结膜实际情况进行缝合,退出器械并给予抗炎处理[1]1.2.2研究组使用超声乳化术治疗方式,具体步骤为:术前使用复方托皮卡胺滴眼以散瞳,表面麻醉,消毒铺巾并将上直肌固定,于颞侧角膜缘做2.5mm x 3mm的透明角膜切口,并与切口顺时针90度方向做辅助切口。

注入粘弹剂分离水分后环形撕囊,直径6毫米将超声乳化头负压及能量设置好后,伸入囊袋乳化晶体核晶体皮质抽吸完成即可植入人工晶体,吸除粘弹剂,切口以水密封,退出器械并给予抗炎处理[2]1.3统计学应用SPSS22.0统计,结果应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349(例)94.8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276(例)75.00%,(P<0.05),两组有差异图1 两组患者有效率情况组别数例未愈好转显效有效率研究组368(例)19(例)5.16%137(例)37.22%212(例)57.60%349(例)94.83%对照组368(例)92(例)25.00%192(例)52.17%84(例)22.82%276(例)75.00%2.2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对比研究组裸眼视力0.760.12,最佳矫正视力0.900.10,对照组裸眼视力0.530.17,最佳矫正视力0.740.09,(P<0.05),两组有差异2.2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情况组别数例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研究组368(例)0.760.120.900.10对照组368(例)0.530.170.740.09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32(例)8.69%,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61(例)16.57%,(P<0.05),两组有差异。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组别数例眼压增高虹膜脱出前房积血后囊撕裂角膜水肿不良反映率研究组368(例)12(例)3.26%6(例)1.63%4(例)1.08%8(例)2.17%2(例)0.54%32(例)8.69%对照组368(例)16(例)4.34%9(例)2.44%8(例)2.17%16(例)4.34%12(例)3.26%61(例)16.57%3.讨论到目前为止,临床上治疗白内障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对白内障患者实行的手术方式也有突破,如光学虹膜切除术、白内障吸出术等等,其中超声乳化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最常用手术方式,由于每一个医生的认知、患者病症不同,造成很多的学者对于以上两种手术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异议[3]为了有效的明确两种手术方式,获得手术治疗的效果,采用两组分析方式,首先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349(例)94.8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276(例)75.00%,(P<0.05),两组有差异;然后从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对比:研究组裸眼视力0.760.12,最佳矫正视力0.900.10,对照组裸眼视力0.530.17,最佳矫正视力0.740.09,(P<0.05),两组有差异;最后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32(例)8.69%,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61(例)16.57%,(P<0.05),两组有差异。

综上所述,对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症状,该方法值得临床推荐使用参考文献[1]喻春梅.眼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49-50.[2]赵利民.眼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5):172-173.[3]付莉莉.眼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9):42.-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