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全 册 教 案 目录 1.1 疆域教案 1 1.1 疆域教案 2 1.2 人口教案 1.3 民族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复习教案 2.1 地形和地势教案1 2.1 地形和地势教案2 2.2 气候教案 1 2.2 气候教案 2 2.2 气候教案 3 2.3 河流教案 1 2.3 河流教案 2 2.4 自然灾害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 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1 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2 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3.2 土地资源教案 1 3.2 土地资源教案 2 3.2 土地资源教案 3.3 水资源教案 1 3.3 水资源教案 2 3.3 水资源教案 4.1 交通运输教案 4.2 农业教案 1 4.2 农业教案 2 4.3 工业教案 1 4.3 工业教案 2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1 从世界看中国 课题第一节疆域课时安排共( 2)课时 课程标准 P131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 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学习目标 1. 自读课文,说出地理位置的含义,并在地图上描述出我国的地理位置,用自己说出我国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 小组合作,研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小组比拼指认我国的邻国和含义,并归纳概括我国即 使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的优势 教学重点 1. 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 性 2. 识记我国的领土面积,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及濒临的海洋 教学难点 1. 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 性 2. 识记我国的领土面积,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及濒临的海洋 教学方法小组竞争,积分制度 教学准备中国区划教具 课前作业 你知道中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吗?共有多少省区,它们都是哪些,你能说出有哪些自治区 和直辖市吗?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2 环 节 一 播放大中国 歌曲, 请学生打开世界地图, 找到中国, 描述她的具体位置,引入优越的地理位置 1. 复习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知识,接着阅读课文图1.1 , 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并用科学的语言表述出来 2. 根据活动第1 题第( 1)小题,联系 五带划分知识,让 学生继续读图,在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
比较我国与俄 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的纬度位置 3. 让学生在图1.1 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问:我们祖 国位于哪个大洲?面临哪个大洋?与蒙古、日本对比我国的 优势在哪? 4. 根据活动第1 题第( 2)小题,提问:我国的海陆位 置有那些优势? 课中作业:撰写短文,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环 节 二 1. 读图 1.3 ,找出我国的最南、最北、最东、最西自然地理界线, 完成活动第1 题第( 1) (2)小题 2. 读图 1. 2,找出陆地面积与我国相当的国家:俄 罗斯、 加拿大、 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告诉学生我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 万平方 千米,居第三 3. 引导 读图 1.3 ,完成活动第1 题第( 3)小题 . 4. 读图 1.3 ,找出 我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以及近海分布的岛 屿分组学习,讨论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并把观点填入活动第2 题的 表格 课中作业:课内活动题 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 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 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 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 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3 环 节 三 【提问】请你算一算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 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 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 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 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 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 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 【读图】 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提问】 2 月份,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 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 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 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 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 个纬度, 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 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 2跨进 50 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 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 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 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 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 区至东 9 区, 共 5 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4 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 点时 ,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 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 我国东西跨越60 多个经度, 由于地球自转, 东边的地方 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 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 7 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 点 52 分因此, 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 星斗满天的黑夜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4 课中作业 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 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 度,距离约为110 千米, 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约 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 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 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 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 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课后作业设计: A4纸描画中国轮廓图,并着色,填注上中国的邻国、临海、隔海相望的国家 (修改人:) 板书设计: 第一节疆域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为中国地理学习的第一课,要让学生从“大国”意识上入手, 以数据为依据, 认识祖国的领土, 了解祖国的国情。
更重要的认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学会利用地图分析位置的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5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6 从世界看中国 课题第一节疆域课时安排共( 2)课时 课程标准 P131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 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学习目标读图,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重点记住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记住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方法小组竞争,积分制度 教学准备中国区划教具 课前作业 你知道中国共有多少省区,它们都是哪些,你能说出有哪些自治区和直辖市吗?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 节 一 1 请. 学生介绍自己的籍贯,并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分析籍贯包含 的行政区划级别,导入 2. 告诉学生我国地域辽阔,如果管理不善,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了 有效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国基本实行省(自治区、直辖 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行政区划。
3.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目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数量让学生自 主完成活动第3 题,熟悉并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名称、 简称 和行政中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7 4. 阅读“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名称的由来”,了解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名 称的历史继承性 课中作业:比一比,谁积累的省级行政区多 环 节 二 第一轮强化练习记忆阅读“中国政区图” 1. 在图中找出我国4 个直辖市、5 个自治区 和 2 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 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2. 找出本省的名称、简称、位置和行政中心并找出相邻省级行政区的 名称和简称 3. 按方位找出我国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 一、位于东北的3 个:黑、吉、辽 二、位于黄河中下游的6 个:晋、冀、鲁、豫、京、津 三、位于长江中下游的7 个:湘 、鄂、赣、苏、浙、皖、沪 四、位于南部沿海的7 个:粤、闽、桂、琼、台、港、澳 五、位于西南的5 个:云、贵、川、渝、藏 六、位于西北的5 个:陕、甘、宁、青、新 七、位于北部边疆的1 个:内蒙古 第二轮轮廓想象记忆 第三轮拼图游戏比赛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8 教师提供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磁性拼图和游戏软件。
学生反复练习 后分组比赛 课中作业:分组比赛 环 节 三 课中作业 课后作业设计: A4纸描画中国轮廓图,并着色,填注上中国的邻国、临海、隔海相望的国家 (修改人:) 板书设计: 第一节疆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反思: 中国的 34 个省级行政中心,从简称、和行政中心角度记忆,每个省区的位置轮廓也同时是学生记忆 的难点,所以,这在以后上课中要不断的加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9 从世界看中国 课题第二节人口课时安排共( 1)课时 课程标准 P13 人口与民族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确立教学目标为: 1. 记住我国的人口数量,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 利用图表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培养读图能力; 3. 通过辩论我国人口多的利弊,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4. 运用我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找出人口地理分界线,分析其成因,培 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学重点我国的人口和人口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作业 课前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资料了解我国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识记我 国的人口总数,通过比较使学生感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 节 一 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体味拥挤的人群给 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通过查阅资料回答:人口总数达到时13.4 亿,居 世界第一,通过对比认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通过读图计算得 出结论: 1849 年到 1949 年跨越 100 年,人口增加了1.32 亿说明这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1 0 段时期我国人口增长缓慢通过思考讨论: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后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 高,人口增长迅速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学生辩论: 人多好: 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提供广大的消费 市场;人多力量大 人多不好: 人多要吃掉的食品多;用掉的石油、 煤炭等矿产品多; 造成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堵 读图,计算,比较认识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比较如果没 有实行计划生育条件下与现在的人口数量以及人均粮食,人均教育经 费等方面的差异。
1949 年到 2010 年人口增加了7.98 亿,用了61 年,说明这段 时期我国人口增迅速 通过读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计算, 直观认识不同时期 我国的人口的增长特点关注增长曲线图中比较明显的转折点,引发 学生的思考: 为什么 1949 年前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会出现如此大的 差异? 1949 年后我国人口总体增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