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揭阳市为例

上传人:狼*** 文档编号:186653314 上传时间:2021-07-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揭阳市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揭阳市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揭阳市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揭阳市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揭阳市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揭阳市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揭阳市为例(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 引言12 文献综述12.1心理健康的概况12.1.1心理健康的含义12.1.2社矫人员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12.2社区矫正人员的概况22.2.1社区矫正人员的含义22.2.2社区矫正人员关于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现状22.3应对方式的概述32.3.1应对方式的含义32.3.2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33 研究目的和方法33.1研究目的33.2研究意义43.3研究对象43.4研究方法和实施53.4.1纳入标准53.4.2研究工具53.5数据收集和分析63.5.1调查质量控制63.5.2 统计方法与数据处理74 结果74.1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分析74.2 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的现

2、状分析124.2.1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的总体状况124.2.2 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的差异分析124.2.3 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的人口学差异分析124.3 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35 讨论135.1 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135.1.1 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的现状135.1.2 人口学变量145.2 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56 结论与建议166.1 结论166.2 社区心理矫治工作的建议167 研究不足17参考文献:17致谢19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揭阳市为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出台,社区对社矫人员的矫正工

3、作变得越来越有章可循。现如今,如何进行心理矫治成为社区矫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研究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健康会为社区的矫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参照。本课题围绕揭阳市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展开问卷调查;探讨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社矫人员应对方式的差异。因此,抽取揭阳市300名社矫人员为被试,施测量表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本研究调查分析发现:(1)社矫人员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9个因子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心理健康阳性症状评定因子最高的为抑郁、强迫次之,焦虑第三。(2)婚姻状况、年龄、社矫年限以及家庭来源对心理健康影响显著。(3)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与其

4、应对方式等变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4)采用混合型的应对方式普遍是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社矫人员。关键词:社区矫正人员;应对方式;心理健康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style of community correctional personnel and mental healthtake Jieyang city as an exampleAbstract:As the propagation of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legisl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mmunity corr

5、ection work is now having more rules to follow. Hence,what about carry out the psychological cure has become the primary task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task nowadays. In the meantime,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staff will provide a potent reference for community corre

6、ction task.The study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coping way of community correctional staff in Jieyang city. To explore the coping styles of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mental health levels and their differences.Therefore,300 social correction personnel from Jieyang city we

7、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nd the measurement scale was symptom self-rating scale (SCL-90) an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CSQ).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1) In SCL-90, the scores of the total score and the 9 factors of the scal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you

8、th. The most serious symptom factors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 were depression, then compulsion, and then anxiety.(2) Marital status, age, years of social adjustment and family origin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mental health.(3) There is a momentou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

9、l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personnel and their coping mechanism.(4) Mixed coping style is generally adopted by social mediators with good mental health.Keywords:community correction staff; Coping style; Mental health1 引言最近几年,心理健康愈来愈受到普通大众的关注和重视,人们日渐意识到心理健康是不可或缺的,大到学生群体,企业员工,小到家庭,都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而对于社区矫正人

10、员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更应该给予关注。随着社区矫正法治的完善,国家和各地区越来越关注社区矫正人员的素质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心理矫治已经成为社区矫正的重要方法,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社区矫正的目的是为了矫正罪犯的犯罪心理,心理矫治则是提高社矫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尽快再社会化,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甚大。故而,本研究重点对社矫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是对社区心理矫正领域的扩充,同时也对潮汕地区的社区心理矫治工作有一定启示。2 文献综述2.1心理健康的概况2.1.1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一词现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时至今日心理健康依旧缺乏一个官方的解释

11、概念。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者基于各自的立场和研究领域,对心理健康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提出许多不同的解释和评定标准。1因此,到目前为止,对于“心理健康”仍缺乏一个同一的解释。目前心理学界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基本上是单方面的,故而确定统一的标准是研究者为之努力的方向。而众所周知,大部分的研究只是简要说明心理健康或者不健康的标准,缺乏深刻探讨其本质内涵,更没有形成稳固的、整体的理论体系。我国参照和沿用西方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却也没有很好的突破性效果,是因为中西方文化不同的影响。故而,有学者建议,心理健康的研究理当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贴合各国文化,符合社会发展理念,尊重每个生命。谢升文的研究阐述,心理健康是指

12、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均正常的前提下,经过连续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受到外界的干扰且能够很好地适应这种干扰,并且拥有调和、融入环境的能力和特点。22.1.2社矫人员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在“心理健康”一词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今天,社区矫正人员这类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而现如今我国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健康缺少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大部分的社区仅仅停留在调查方面。调查显示,许多社区矫正人员实际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心理问题,社区工作者应当更深入关注社矫人员的心理层面。根据前人对强制戒毒人员、监狱服刑人员等调查分析显示,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呈现相关。因此,本研究着重研究社区矫正人员的应对方式与心

13、理健康的关系。现如今,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一般使用SCL-90量表进行测量,多数研究在SCL-90各因子得分排序上不一致,但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上结果是一致的。3李亚娟的调查发现,社区矫正人员中,虽然心理不健康者的比值比监狱服刑人员低,但却高于同用SCL-90测量的一般群体,1个或1个以上因子为阳性症状的检出率为100%,这表示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和精神均处在消极的状态。这更凸显出现今的社区矫正人员普遍都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社区工作者的重视。该研究表示,抑郁、躯体化、精神病性等症状为社区矫正人员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但其核心症状是伴随情绪障碍的神经症。追根究底,还是个体对自身在正常的社

14、会环境下进行矫正感到闷闷不乐、忧郁及不适应,所以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阳性症状表现4。2.2社区矫正人员的概况2.2.1社区矫正人员的含义社区矫正人员是指在犯罪后,依法被判处非监禁刑或因符合相关法定事由而在社区服刑的人员,涵盖了被宣告缓刑、被判处管制、被批准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裁定假释的罪犯。52.2.2社区矫正人员关于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现状国外有研究表示,心理健康会被应对方式间接影响,个体所使用的应付机制将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6国内研究者对军事飞行员的调查分析发现,个体采用积极应对机制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形成负性情绪,心理健康状态变差则是消极的应付机制所导致的后果。7同样的,国内对大

15、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强制戒毒人员、服刑人员等人员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但对社区矫正人员这个群体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的被试是揭阳市的社区矫正人员,探究在潮汕地区社区矫正人员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否与其他地域有差异。2.3应对方式的概述2.3.1应对方式的含义应对方式的别名有应付策略、应付机制,是个体在内外部环境中,面临情绪困扰时所使用的对策。应付策略可以体现出个体在特定应激环境下所采取的措施,而我们独特的应付机制则也许会养成一些跨情境一致性的应付习惯,所以使得应付机制存在个人特点。各个流派的心理学家发表了关于应对方式不同的观点和提出了各种定义。基于Lazarus 和 Folkman 4的研究,应付机制可以分为自我心理学模式和场合模式,前者指个体无意识的为减轻情绪痛苦,而使用具有个人稳定风格的应对方式,具有跨情境一致性;后者指个体自觉的包含认知与行动的策略以及管理情绪不断变化的应对方式,不具有跨情境一致性8。假设我们的应付机制存在跨情境的一致性,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被试的应对方式更充分地知晓被试在应激前提下使用哪种应对方式,乃至这些方式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的效果。故而,只需从其中甄别出更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应付策略,让被试有意识的采用对自己有用的应对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