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

上传人:狼*** 文档编号:186653268 上传时间:2021-07-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文献综述11.1问题提出11.2家庭教养方式11.2.1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11.2.2国内外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11.2.3家庭教养方式的测量11.3抑郁21.3.1抑郁的概念21.3.2抑郁的理论研究21.3.3抑郁的测量31.3.4抑郁的相关研究41.4家庭的教养方式和抑郁的关系研究41.5研究过程51.5.1研究目的51.5.2研究意义51.5.3研究假设62研究方法62.1研究对象62.2研究工具72.2.1抑郁自评量表(SDS)72.2.2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72.3研究程序82.4数据统计分析83研究结果93.1大学生抑郁现状统计93.2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研

2、究93.2.1性别方面的差异93.2.2是否独生方面的差异103.2.3家庭教养方式与抑郁的相关分析113.2.4家庭教养方式对抑郁的预测作用124结果讨论134.1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现状134.2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抑郁之间的关系145本研究的结论146 研究不足与展望15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摘要:本文以大学生为切入点,探究其家庭教养方式与抑郁之间的关联性,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考察。在此次研究中采取了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对象为301名大学生,得到以下结果:1. 采

3、取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2. 通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抑郁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父母的消极教养方式和抑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 经过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抑郁情绪具有显著性预测作用。 最终能够得出结论:大学生会出现抑郁的状况,其主要诱因有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具有极大的概率会引发大学生抑郁。关键词:大学生;抑郁;家庭教养方式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Education Styles a

4、nd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relevant bibliographic research, and has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with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for research and analysis. A systematic study on whether there is a

5、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education styl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study, EgmaMinnenavBardndosnauppforstran (EMBU)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were used. Taking 301 college students as an example,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1. Th

6、e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family education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due to their gender and whether they were only children.2.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depression is signifi

7、cantly related to the emotional status of parents, and negative parenting style is more likely to cause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3.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mily education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on depression.At last, it ca

8、n be concluded that college students will experience depression. The main inducement is negative family upbringing, which has a great probability of causing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family education styles 1文献综述1.1问题提出1.2家庭教养方式1.2.1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采用Darling,St

9、einberg的观念:家庭教养方式可以解释为父母的教育观念与他们情感表现的综合1。这类组合是相对于稳固的,不会随情境的转变而转变。1.2.2国内外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Sijtsema JJ及其同事指出,父母的温暖的教养方式较大影响青少年时期的孩子的抑郁症问题,而这些抑郁症的孩子变得更有攻击性2。Calafat A等则通过对温暖和严厉相结合、严厉的、溺爱的以及疏忽的四种不同的教养方式研究得出结论:温暖和严厉相结合是最好的教养方式,它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3。Chan,T. W.和A. Koo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生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最终分析表明积极与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的人生发

10、生不同的结局,包括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健康和危险行为,以及学校的成绩和入学率4。韦金宏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会影响幼儿与人交流时的积极性、语言表达能力、社会行为、非语言交往能力等,而且二者关联密切,具有显著影响 5。申艳婷的研究提出家庭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与理解导致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可能性较低,而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则导致社交焦虑的可能性较高 6。根据张东昀等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情感温暖与大学生自尊正相关,与妒忌的关系为负相关7。家庭教养方式是整个积极情绪里重要组成的一部分,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有积极影响,都为以上研究得出的结论。1.2.3家庭教养方式的测量 1980年,C.Perris等人在瑞典U

11、mea大学精神医学研究所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并展开研究,设计出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用于判别、分析父母养育行为以及态度。岳冬梅和她的同事想到了中西方文明的不同,在1993年联合我国父母教养方法的真实情况修改了这个量表。修改后的中文版本一共是66个项目,每一个项目是分成1-4个等级计算分数的。量表中的项目涉及诸多因素,例如父母情感温度、父亲偏爱被试、母亲情感温暖、母亲惩罚严厉、父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父亲过分干涉、母亲拒绝承认等。经由岳冬梅和其他人的测量和试验,对EMBU根据应用情况进行修正,提高其实践性与有效性。本文研究就采用这一量表。 1.3抑郁1.3.1抑郁的概念 抑郁(dep

12、ression)在医学和心理领域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国内外的学者对抑郁的定义都有各自的观点。本研究采纳应用孟昭兰的观点:抑郁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充满痛苦,愤怒,自责和羞耻。它比单一的负面情绪(比方简单的伤心)更猛烈, 延续的时间更长,并引发更多的痛楚。1.3.2抑郁的理论研究 精神分析家Karlabraham首先研究了抑郁症的病因,而不是Sigmund Freud。他是第一个从临床上发现抑郁症患者好像反映出许多有关口欲期的问题,他们解决抑郁症的方法是拒绝进食或使用它(尤其是吃甜食)。Abraham认为,患有这些异常饮食的抑郁症患者几乎无法满足口欲期的需求。满足口欲期的这类举动是由患者的儿童

13、初期的相关经验触发的,这致使成年后抑郁。在抑郁的认知理论中,能够导致情绪发生转变的因素主要为思维与信念。其涉及的相关理论为无助绝望理论、无望理论、Beck的图式理论。Beck根据其对于抑郁症病人的幻觉、妄想及梦的研究提出消极自我图式模型。Beck认为,情绪问题是由错误假定下的实际误解引发的。Beck根据研究还得出,将自己本身看作是“丧失者”的消极倾向是致使抑郁的基本起因。如果一个人由于童年和青春期的经历而形成某种认知“图式”。在这个图式中,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来对待自我、社会及将来,那这个人就易得抑郁症。在1970年代和1980时代,美国学者Abramson等人在探究抑郁症时以归因方式为工具获得认

14、知理论。其主要涉及Abramson的改良习得性无助理论、Abramson的无望感理论、Seligman的习得性无助理论。1975年,Seligman经过探索成功得出了第一个习得性无助理论。他的观点是,当一个人意识到没有任何努力可以控制环境中发生的事情时,他们会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并且失去了行动的动力。1978年,Seligman与Abramson对习得性认知理论进行修改。修改后的理论在对人们对事情的归因分析时,主要采取内部到外部、稳定到不稳定、全面到特殊维度几个层面展开分析。他们对抑郁症患者的思维特征进行归纳,提出他们归因于内部、稳固和全面的角度来理解消极事件。1989年,Abramson及其同

15、事再次修改了这一理论,提出无望感与抑郁症具有密切关联,认为致使抑郁症的最充分的缘由是无望感,抑郁症的人会因无望感将其发生的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稳定、全面层面。1991年,Monroe和Simons认为,压力和素质之间存在的关联作用不少于三个,在抑郁症中具有重要影响。首先,素质和压力是发生抑郁症的前提。两者都是必需的。第二个关系是,抑郁症的仅有前提是素质。压力因素是小影响,素质或抑郁发生的结果。压力不是抉择抑郁的重要因素。第三种关系表明,压力是抑郁症的唯一要求。某些压力是抑郁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模型中,素质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素质, 也有一定概率发生抑郁症。1.3.3抑郁的测量抑郁自评量表(SDS)共涵盖20个项目,其中精神性-情感症状、精神运动性障碍、躯体性障碍、抑郁性心理障碍分别涉及2个、2个、98个、8个项目。每个项目存在四个评分标准,为W.K.Zung于1965年设计的抑郁量表。得分标准低于53分的人被认为无抑郁,分数范围在53-62分、63-72分、72分以上的人分别被判定为轻度抑郁症、中度抑郁症、重度抑郁症。1960年,Hamilton基础临床需要涉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