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

上传人:锦晨****资源 文档编号:186652540 上传时间:2021-07-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大禹治水重点难点学习水平课型新授课 时2识记理解运用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2 个多音字,1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突破重点难点设想文中四幅插图,形象的反映了课文的有关内容,学生读文时结合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文中“九条”“九座”“13 年”“十多岁”等数量词的运用,对表现大禹的精神起到了渲染、烘托作用,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数量词在文中的作用。教学媒体课文插图。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1. 今天,我们来学

2、一篇古代的传说,传说中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传中的一位为名造福的英雄,看看他到底做了什么?板书课题大禹治水2. 生齐读课题两遍,老师对课题做必要的解释,并简单介绍大禹齐读课题,认真倾听: 积极发言4的情况。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带着自己的问题读文,找出问题的答案(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自然段序号2.检查自读效果让学生逐段指名朗读,相机帮助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重点指导生字的读音:治、制,洪、姓、形、通、雄,没、倒。3. 通读全文练习读文指名读文指名读文积极汇报读文后口头填空: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3、() 个别汇报的故事。4. 教学生字。(1) 认读词语:冲倒、决心、带领、无家可归、治理、安定、伟大、千辛万苦(2) 分析字形,学生描红。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 学习第 1 段:齐读第 1 段,结合课文插图,思考:它告诉我们什么?这么大的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难?认字形、描红讨论交流,积极汇报齐读文,个别回答讨论交流,代表汇报3. 学习第 2 段(1) 这段共有几句话?划出大禹下决心治水的句子。(2) 学生汇报,结合插图说说从这两个句子里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大禹治水的艰辛?4. 学习第 3 段(1) 指名读。(2

4、) 看图,体会大禹是怎样做的?他不想亲人吗?为什么不回去?(3)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出来的呢?(13 年,三次过家门)(4 )介绍“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5. 如果你要画老百姓安定的日子,你会画写什么?这么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那你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最后一段呢?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1. 老百姓会怎样赞美大禹?2. 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3. 写出“千()万()”词语4. 多音字组词倒(dodo)没(mim) 5.比一比,组词读文思考积极发言认真倾听积极汇报自由发言 有感情朗读口头回答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治()理()形()到()制()里()行()倒()秀()被()洪()代()教学反思)带()红()祖()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