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华美****资源 文档编号:186652525 上传时间:2021-07-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本试卷分为I卷、II卷和III卷三部分。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24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镶嵌(xidng)肌肤(伍)譬如(bi)咄咄逼人(du。)B. 吝啬(ling)煎熬(do)沉寂(ji)花团锦簇(jin)C. 粼粼(ling)桑椹. (shen)蟋蟀(shui)倾盆大雨(qing)D. 锡筆(b6)隐藏(cdng)盔甲(kui)踉踉跄跄(qing)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喉咙脑髓菜畦人迹罕至B.睫毛绣像珊湖饥

2、肠辘辘C.透彻腋下惭愧冥思暇想D.委屈确凿贪婪人声顶沸3. 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班主任老师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什么事都做得具体而微。B. 经过我的一再请求,叔叔终于把他那支生花妙笔送给我了。C.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我们中国人更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这样才能战胜困难。D. 李明讲了一个笑话,逗得全班同学忍俊不禁地哈哈大笑。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秋天的襄阳是一个瓜果飘香、成熟丰收的季节。B. 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找到了做这一类题的简便方法。C. 举行“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D. 近日,政府岀台了一系列政策防止交通意

3、外不再发生。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B. 寿镜吾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的先生,他方正、质朴、博学、严而 不厉。C. “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 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D.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一句中,“济南” “秀气”分别是名词、 动词。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

4、公大兄无 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乙】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 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 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注释】黄琬:东汉末大臣。魏郡:古郡名。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 元147年。食:同“蚀”,侵蚀。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诏:皇帝的命令。初:一开始,刚刚。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急)B.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C.为魏郡太守(担任)D.即以其言应诏(应该)7.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

5、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第4页共19页例句: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A.俄而雪骤B.黄琬幼而慧C.学而不思则罔D.而深奇爱之8.下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通过写谢家子弟咏雪的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B.【甲】文中谢道韫用柳絮比喻白雪,突岀雪的洁白和轻盈。C.【乙】文中的黄琬用初月类比日食,形象说明了日食的形状,表现岀他聪慧的才思。D.【乙】文中黄琬父亲黄琼按照黄琬说的回答皇后,并更加喜爱他。第II卷(阅读感悟 共56分)三、翻译、感悟,鉴赏、默写(17分)9. 给下面句子划分节拍。(划两处)(2分)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撒盐空中差可

6、拟。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11. 诗歌鉴赏。(5分)【甲】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乙】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兀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1)两诗都着一 “望”字,它们所起作用有何不同?(2分) (2)两诗都写到了 “山”,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3分) 12. 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6分)(1)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2)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回乐烽前沙似雪,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舟

7、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 , ”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开阔画面。(6)孔子教育我们学习和思考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他说: 四、现代文阅读(29分)(一)(13 分)难忘那一缕生命的馨香怀念残疾人作家史铁生先生 2010年12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消息传来时, 新一轮的冷空气正席卷神州大地,瑟瑟寒风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飘飞,路旁的松树、冬 青的枝叶也低垂着。 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读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我读得 很慢很认真,前后读过三遍,这篇文章里,史先生用平实的文字平静而低调地叙述自己的心 路历程,他从自

8、身岀发,对存在的信念与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思考,文中的母子 情深令人动容。在文章里,他坦承当初的颓废与迷茫,“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 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 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平静地回顾当初的心理挣扎,“我一连几小时专 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岀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 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便决定活下去试试。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 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 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

9、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 ”他这样阐 述自己最初的写作动机,“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稍微 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他的写作 状态近乎痴迷,“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让你写成小说 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像一位邻家大哥把真实的心迹娓娓道来,把真切 的心灵感悟与千万读者分享。我与地坛带给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与生命价值的触动,是亲 切而深刻真实的。 史先生说:“左右苍茫时,总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瞠,便用笔去找。”于 是他过上了“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生活,我对他的全部了解来源

10、于他的文章。读我的轮椅后,我知道他身边有一位不离不弃的守候天使希米小姐。后来,略知他的生平,1951 年岀生于北京,16岁初中毕业,18岁响应号召去延安地区的清平湾下乡插队。21岁住进医 院,从此双腿瘫痪再也没有站起来。28岁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30岁患 上严重的肾病,这样一位深受病痛折磨的人,却在病榻上写岀了许多优秀作品一一我的遥 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由于多年来病痛缠身,史 铁生的文学创作从自身经历岀发,直面死亡,逐渐升华岀对心灵的真正探索和诘问。活着 的事写作的事病隙碎笔和我的丁一之旅无不深具哲思。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岀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

11、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 表达岀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当多 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于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 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 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这是华语文学传媒大 奖对年度杰岀成就奖得主史铁生的授奖词,也是对他本人及其作品最真实最恰当的评价。 史铁生的一生,似辛勤的蜜蜂,默默地把生活的苦难酿成生命的馨香。那些充满睿智 哲思的作品,影响了无数的读者,他不屈不挠迎接命运挑战的豁达态度,深深感染了数不清 的人。从他的

12、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高尚灵魂的绝美舞姿,倾听到崇高心灵的歌唱。“太阳, 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 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 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2010年的最后一天, 他走了,带着无数读者的眷恋与景仰。他永远在我们身边,那一缕生命的馨香,将继续温暖 我们的心灵。13. 试分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3分)14. 请分析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1)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13、2)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15. 依照文本,请分条概括岀第段中“那一缕生命的馨香”的具体内涵。(3分)第5页共19页16. 细读全文,联系拓展材料,回答问题。(3分)【材料】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史铁生病隙碎笔请谈谈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实践给你的人生启发,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二)(16 分)父亲都是艺术家孙道荣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这次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他觉得,这些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于自

14、己的父母了解并不多,而尤其 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农民工身份的父母,有一种自卑和轻视。他希望通过这篇作 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有更多一点理解。一篇篇看下来,基本上都是写自己打工的父亲,怎么辛苦,如何劳累。这也难怪,民工 子弟学校的家长,不是工地上的泥水匠,就是烈日下的清洁工;不是忙于餐馆的服务员,就 是奔走在楼道的送水工又翻开一本,作文的标题让他眼前一亮,我的艺术家爸爸。艺术家?这怎么可能!在 这所条件极其简陋的民工子弟学校,哪可能有艺术家的子女。本能的感觉是,这个孩子是虚 荣心作怪,在编故事。他好奇地读下去。孩子写道:我的父亲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工作室,这里堆满了大小、粗 细、厚薄不一

15、的木头和木板,空气里弥漫着木头的香味,地上到处都是卷曲的刨花,而刨花 下面,是泥土般细碎的木屑,刨花就是这些木屑土上开岀的花朵难道孩子的父亲,真的是一个民间雕刻家?他止不住好奇,继续读下去。接下来,孩子 笔锋一转:没错,我的爸爸是一个木匠,但在我的眼里,他就是一个艺术家。看到这里,他忍不住“扑哧” 一声笑了,果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木匠。再读下去,他的笑容凝固了。孩子写道爸爸是建筑工地上的一名普通木工,那些大楼里 的很多木活,都是爸爸做的,他靠自己勤劳的汗水,养活了我们一家。爸爸虽然只是一个木 匠,但他心灵手巧,木头在他的手下,仿佛都有了生命。刚搬到岀租屋时,我们家一无所有, 第6页共19页很多东西都是爸爸亲手做岀来的,比如我做作业的桌子,就是爸爸用工地上废弃的边角料做 的,其中的一条腿,竟然是用四截短木棍连接起来的,每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