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0)

上传人:华美****资源 文档编号:186652319 上传时间:2021-07-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0)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0)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0)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0)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0)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穷人课文分析:穷人,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 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 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 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文章的特色在于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活动表现了人物的美好心灵。文章多处出现人物之间的对话及心理活动,是练习朗读的 佳作。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4. 根据课文内容,

2、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5. 练习续写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根据课文 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练习续写课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自作自受、魁梧黧黑、喃喃、忐忑不安。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的穷困和悲 惨。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渔夫夫妇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 和悲惨。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交流收集的材料。1. 简介本文作者以及其主要作品。2. 简介时代背景。二、自选方式,初读课文,扫

3、清字词障碍。学生读书后,要求他们提出课文中易读错的字音,读不通的句子以及不理解的 t司语。仅以易读错的字音为例,学生有可能提出以下几个字:自作自受魁梧黧黑仍旧模样勉强倾听可采用教师带读、轮读、个别读等方式练习读准字音。三、检查朗读,从正确、流利两个方面评价。四、交流初读收获。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的写作特色,以及对渔夫夫妇的 悲惨生活和优秀品格的初步感受几个方面谈谈初读的收获。五、置疑,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然后再提出小组内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主要提出以下问题:1. 为什么以“穷人”为题,而不以“桑娜和渔夫”为题?2. 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

4、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 过来?3. 当桑娜拉开帐子,渔夫看到邻居的两个孩子以后会有什么表现?4. 文章中省略号处桑娜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其中,第一个问题学生较易理解,因此当堂课就可以解决。而后三个问题比较有深度,初读课文后便回答比较困难。可待到以后深入理解课文时再给予解决。六、学写生字。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难写的字,并自己想办法识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感受他们勤劳、淳朴、 善良的优秀品质。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人物复杂的心理,初步领悟课 文运用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教学重点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根据课

5、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人物复杂的心 理,初步领悟课文运用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回顾复习。1. 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3-2. 回忆上节课还有哪些疑难问题尚未解决,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和方式,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文中省略号处桑娜的心理活动。(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有 选择的完成)3. 思考: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 的孩子抱过来?二、分组自学,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同学喜欢的一个问题讨论交流。三、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1. 汇报、指导朗读。以小组读

6、,全班读,个别读等方式进行朗读汇报,中间穿插评读和教师范读。 使学生在评读和教师范读中进一步体会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 评读:“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你认为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来,为什么? ”这样以读促 理解,既练习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又能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人物善良的品质,一举两 得。2. 汇报、交流第二个问题。设计此项练习意在训练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描 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将此项训练和朗读训练相结合,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物此时的心 理活动,然后再根据自己想象的心理活动指导自己的朗读。其中,课文第9自然段可作为重点段研读。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这段话中的 重点

7、词句进行分析,帮助想象。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已经够他受的了”这句话想象桑娜此时会想到什么。学生展开想象后会填写出这样的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丈 夫整日整夜的打鱼,既辛苦又有生命的危险,可即使这样,孩子们还穿不暖,吃不饱。 丈夫为了这个家已经付出了许多,自己的五个孩子已够拖累他了,我再收留西蒙的两个 孩子,丈夫能负担的起吗? ”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反复读自己填写的语句,体会出桑 娜此时的心理是十分为难和矛盾的。当学生体会出这一点后,再让学生带着为难的语气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这项训练时,教师不要强求学生,而要让学生尽其所能,能体会出什么 来就是什么,能填出多少来就是多少。无论学生完成的如

8、何,教师都要给予表扬鼓励。同样,课文第11、18、23自然段也可用来做此项练习。这几个自然段可由学 生自己分析、填写、朗读、交流。师生应及时给予评价。学习完后,教师可相机点拨描 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几种方式。3.汇报、交流第三个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课文内容发表自己对桑娜以及渔夫的 看法。答案不要求统一,学生可畅所欲言。只要不偏离中心,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 励。四、教师小结,布置扩展练习教师可使用这样的结束语:“桑娜和渔夫的困苦生活以及西蒙一家的悲惨命运 都是沙俄的黑暗统治造成的。沙俄将自己的魔爪伸向了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桑娜和 渔夫便是这些穷人的缩影。那么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

9、样呢?那么就让我们展开想象,下 节课学习续写穷人这个故事。”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续编穷人这个故事。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并将它们积累下来。教学重点:掌握续写故事的方法,明确续写故事的要求。教学过程:一、提出续写要求。1. 先要清楚整个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2. 掌握故事的主线。3. 情节发展要合情,想象要合理。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主线不能变,人物 的性格特点都不能有本质上的变化。二、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续写思路。三、当堂练习续写。四、让学生读自己写的文章,大家点评。五、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将它们积累下来,进行全班交流。师生给予评 价。板书设计:穷人桑娜渔夫非这样做不可揍我一顿也好皱起眉脸变的严肃总能熬过去(心理活动)(动作、神态、语言)善良点评:教学中注重以读为主线,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在读中 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还注意适时组织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 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