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

上传人:锦晨****资源 文档编号:186652274 上传时间:2021-07-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二首课前透视: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教学目标:1. 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 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前准备:1. 字

2、词卡片、多媒体课件。2. 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5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2. 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二、初读1. 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2. 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3. 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三、研读1.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

3、像画面。2. 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3. 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4. 汇报交流诗意。5. 多种方式朗读。四、诵读1. 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2. 学生自由练读。3. 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五、写字1. 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2. 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3. 教师示范,学生评价。4. 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六、拓展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2. 挑战背诵古诗(一)。二、自学1. 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

4、习。2. 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 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4. 师生合作解决问题。三、细读1. 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2. 指名读,读后评价。3.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4. 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四、诵读1. 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2. 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3. 观看插图,练习背诵。4. 背诵展示。五、写字1. 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2. 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3. 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4. 学生练习。小组点评。六、练习与拓展1. 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

5、写。2. 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备课资料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描写秋景诗两首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书河上亭壁(寇凖)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栏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